↑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问答题 4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的门户被列强打开了

    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了

    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94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应是(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孙中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是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人是①李鸿章②左宗棠③梁启超④康有为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下列事件没有发生在该地的是( )

    A.中华民国成立     B.同盟会的成立  

    C.国民党政权垮台    D.日本侵略者制造大屠杀惨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国共合作实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小芳为了了解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在谷歌网站上输入“1927年4月18日的中国”,你认为可能搜索到的是(  )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B.黄埔军校建立 

    C.北伐战争开始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 )

    A、 是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红军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主要是指:(    )

    A.国民党不再围剿红军     B.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

    C.国民党已无力围剿红军     D.革命取得了成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是:

    ①广州   ②武汉   ③南京  ④重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其中,“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A、华北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小华正在看李宗仁将军的回忆录,其中李宗仁将军提到,他生平中指挥的最值得自豪的战役,是取得抗战中正面战场最重大胜利的

    A.平型关之战   B.百团大战   

    C.长沙会战     D.台儿庄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有:

    ①平型关战役  ②淞沪会战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中共某次重要会议闭幕词:“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决定了党的路线。第二,通过了新的党章。第三,选举了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据此可知这一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人民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中共中央根据敌我力量的变化,决定转入战略进攻。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在人教网刊《半亩历史》的编后絮语中,有过这样一句话:“他中过状元,本来有很好的仕途,却生不逢时,所以毅然放弃仕途,实业救国。”你认为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张謇      D.严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14年-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原因是( )

    A、日本给北洋军阀政府贷款    

    B、北洋军阀分裂

    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改变政策   

    D、"一战"时欧洲帝国主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是一个反映中国1903年一家四兄弟情况的历史故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      

    B.老二因参加义和团被捕杀害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所宅子  

    D.老四远赴重洋去美国留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问答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法国作家雨果,1860年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夏宫”是什么地方?(2分)

    (2)“两个强盗”指的是 谁。(2分)

    (3)这两个强盗是何时毁掉这座园林的?(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4分)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2分)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耻辱】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3分)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此之前,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2分)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 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个事件是如何解决的?当时起调停作用的共产党领导人主要是谁?(3分)

    【同仇敌忾】

    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4)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2分)

    【全面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5)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2分)

    【归纳总结】

    (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国共两党应该怎样相处才更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的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请回答:

    (1)这篇文章出自于何时召开的哪次会议?( 4分)

    (2)这次会议对抗日战争和中国有什么意义?(2分)

    (3)材料中提出的“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是在何时?标志是什么? (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