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句子默写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B. 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 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D. 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浩瀚(hàn)   锐不可当(dǎng) 凛冽(lǐn)     悲悯(mǐn)

    B. 娴熟(xián)  镌刻(juān)   一丝不苟(gǒu) 颓唐(tuí)

    C. 悄然(qiāo)  咆哮(páo)    殚精竭虑(dān) 匿名(nì)

    D. 紧绷(bēng)  轻盈(yíng)   屏息敛声(píng) 畸形(jī)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御风 飘荡 隐天蔽日 嘤嘤成韵   B. 倒影 候骑 晓雾将歇 争高只指

    C. 皎洁 牛犊 悬泉瀑布 沉鳞竟跃   D. 疏条 采薇 青荣峻茂 藻荇交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紧扣藤野先生来刻划,行文缜密,结构严谨。

    B. 《我的母亲》作者胡适写的是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之下成长的往事,字里行间突现了母亲对作者深深的爱和严格的教育。

    C. 郦道元的《三峡》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作者描写三峡自然风貌的语句动静相生,情景交融,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D. 李白《行路难》(其一)诗中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由于“这一代网络”中,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

    ②这就是NG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

    ③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代网络”。

    ④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

    ⑤而在NG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⑥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络”而言的。

    A. ③①⑥⑤④②   B. ⑥③①⑤②④   C. ③⑥①⑤④②   D. ⑥①③⑤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提示写出诗文原句。

    ①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④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晏殊《浣溪沙》)

    ⑥王维《使至塞上》中叙事兼抒情,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了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本报讯  人民网联合搜狐网、新浪网等门户网站近日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最具价值的前10个汉字分别为:德、信、孝、诚、善、仁、和、礼、义、道。第11至第20个汉字分别为:爱、正、公、法、廉、智、理、忠、学、敬。

    在征集过程中,受访者围绕“德”字发表了很多看法。大家普遍认为“德”是做人的根本,古人强调“为政以德”“以德服人”,现在我们仍讲“德才兼备”“立德树人”。同时,受访者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如何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国民道德水平,值得我们思考、探索。“信”字排在第二位,表明公众对当前社会上“诚信危机”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建立新信用体系的期待。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请你就排在第三位的“孝”字谈谈自己的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诗词鉴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所展示的画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文言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乙】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方山子传》节选)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析】
    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1) 遂至承天寺  (2)相与步于中庭   (3)余告之故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

    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现代文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1.简要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2.在雨中飞行的蚊子没有雨滴砸死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划线句子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下列哪种说法不符合原文(   )

    A. 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再迅速分离。

    B. 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没有减速,它的动能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

    C. 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D. 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现代文

    纸飞机

    ①今年春天下了很大的雨,惊雷滚滚,雨落如注,大颗大颗的雨滴狠狠地砸在地上四分五裂,最终又汇成一条条蜿蜒的小流,向着不知名的地方流淌开去。

    ②我和弟弟坐在田垄上,沉默被雨声塞满。地里的蒜薹(tái)被雨水冲刷得很干净,绿油油十分可爱。然而可惜,今年菜价便宜,尤其是蒜薹——这一大片的收成,还不够请人收割的工钱。弟弟无言地看着田野,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远方的青山,它们面色铁青,肩并肩连成一片,把所有的出路堵成死胡同。雨“哗啦啦”地下个没完,水流打着漩从我们脚边流过。“走吧,哥。”弟弟的声音穿过雨幕,传到我耳朵里也是湿漉漉的。

    ③我抬起头看那黛青色的天,如银针般的雨丝自上而下刺入我的眼睛,又从眼里流出来。雨,大雨,满世界都是雨,如果没那么多雨就好了。要是没有那么多雨,爸骑车的时候就不会滑在地上摔成骨折;蒜薹也不会疯长以至于贱到赔本……要是没有那么多雨,市里比赛时空气湿度就不会那么大,我和弟弟就可以拿到第一、第二名了。市里有规定,比赛第一、第二名可以免费参加国家航模比赛,而其他每位晋级的同学,还要再多交上1000元材料费及路费。

    ④而现在,我们只能沉默不语地瞪着绿色的蒜薹。家里已经明确地说了,只能拿出1000元,今年收成不好,爸又摔伤了。

    ⑤那1000元正攥在我手里,弟弟走在前面,我紧紧跟着他。无论如何必须下决心了,明天一早报名统计截止,过期不候。弟弟的身影在雨里显得有些瘦弱,我想起他投掷飞机时的模样:双眼目视前方,飞机稳稳托在右手上。清风乍起的时候,他适时地松手,风从机翼下穿过,飞机便乘风而上,带着漂亮的上升弧线,划出潇洒的滑行轨迹。弟弟在后面跟着跑,少年的衣服像鼓起的风帆,他张开双臂,就像鸟儿舒展着羽翼。

    ⑥ “哥,你想去吗?”弟弟突然打破了单调的雨声问我,却没有回头。“这时候了,还问这干什么?”我回答他的声音散在雨水里。得到晋级通知的时候,谁不想去呢?看着烂在地里的蒜薹的时候,谁不想去呢?到更遥远的地方去,怀揣着骑马仗剑浪迹天涯的意气风发,去见识更广阔的山川星河,谁不想去呢?我仍记得第一次参加社团活动,第一次用高级泡沫和进口的黏合剂,第一次把那小玩意儿放出手去兴奋得好像麻雀。

    ⑦我们慢慢地走着,雨水冲刷着眼前的路,偶尔有戴草帽的人奇怪地看看我们,不知道这是一场慎重的仪式——有关到世界去的一场严肃抉择。其实路不太远,可我却感觉是我短短__岁人生中走过的最长的路。

    ⑧雨中小路上还有许多人向我们走来,在雨里模模糊糊得看不真切。我郑重地擦干手,从书包里取出两张纸来:既然为了飞翔,就让飞翔来抉择吧。两张纸,两架纸飞机,谁的飞得时间久,就算谁赢。谁就可以去那个群山外面的世界,那个巨大的、有无限天空的世界。叠飞机的时候,弟弟光顾着各种折叠技巧,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用的那张纸上斑斑点点,白纸黑字十分明显,明显得可疑。

    ⑨从一开始,我就没想过去参加比赛。两张纸,一张用来给弟弟飞翔,而另一张是我的报名表。我是哥哥,要照顾家,农田,以及不再年轻的爸妈。但弟弟,你是不一样的,我知道你生来就要去飞翔的,到天空去,到宇宙去,到世界去,你的飞机一定会冲出雨幕飞向蓝天的!

    ——本文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简要概括。

    2.从全文看,第①段从“雨”写起有何作用?

    3.第请对第⑤中划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4.⑥段主要对“我”进行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5.第⑦ 段“其实路不太远,可我却感觉是我短短17岁人生中走过的最长的路。”如何理解这句话?

    6.文章以“纸飞机”为题,有什么用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作文

    根据要求作文,请以《为了心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