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语言应用 3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mán)怨      (yùn)帖       (jiē)实      提纲(qiè)领

    B.(nìng)可     公(yǔn)       (pǐ)泰       色厉内(rěn)

    C.奇(bā)       (qǐ)首        (jī)年       (jiǎo)枉过正

    D.(piē)开      (jǐn)管       (xié)韵      余勇可(ji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对那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行贿受贿的腐败分子要严惩不怠,绝不姑息养奸。

    B.每个存在物不仅是神秘的,而且也是神圣的。之所以神圣,是因为每个存在物都是大自然亿万年演化的结果,酝藏着天地之精华。

    C.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个人的才能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D.“一边一国”这一分离言论与“两国论”一脉相传,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理所当然地遭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强烈谴责和国际舆论的普遍置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们甚至觉得,《潜伏》中的两个虚构的人物应当续写情缘,实现他们自己那些在现实面前显得无奈的理想,让这一代青年人意识到还有时间不能够侵蚀的纯真感情。

    B.《京华时报》对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就“药家鑫案”举行法庭调查一事评论说,如此举措称得上千载难逢,中国司法机关的坦诚程度令世人吃惊。

    C.第三届海峡两岸论坛期间达成的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协议可圈可点,更重要的是人们明显感受到横亘在两岸之间的战争阴云,已经开始逐步散去。

    D.对产品经理与程序员来说,仅仅是作为一个服务人员出现,而不是参与者。如此一来,当设计被边缘化,当设计师的观点被资本否定摒弃,那么产品的质量就很难保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除了给我们以崭新的视听享受以外,还创造了许多崭新的语辞,单由“因特网”,就生出了“网吧、网民、网友、网址、网恋、网页、网虫、网上书店”等等。

    B.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C.在历史研究中,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运用和整理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夫用在几这方面。

    D.在本次活动中,许多胖哥胖姐认为,当今社会对胖人有一些偏见,认为胖人笨,胖人智商低等,主要是因为对胖人缺乏了解。他们希望能够举办一些活动,充分展示胖哥胖姐的风采,让全社会对胖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观察下面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图,描述曲线所解释的内涵。

    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字数不超过60字。(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一篇短文,对英国报纸的行为进行概括。(不超过15字)

    读英国的报纸,你会马上发现,要读到你的国家的新闻,很难。如果你的国家发生大灾难,死了几百人,也许,在国际新闻版的新闻速写板上,会看到50个字的描写,塞在3寸宽的方格内。如果你的国家被北约攻打得一塌糊涂,对不起,报纸上没有人替你掉眼泪。当然,像印尼的大选、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纠纷、中国的一箭两星上天,还是有的,姑且不论报道是否够客观。报道飞机意外事故,如果是死了两个美国人,新闻上会报道:“两个美国人在飞机事故中丧生。”然后你会读到死者的姓名,第二天还会有有关处置他们遗体的后续报道。但是,机上同时遭殃的200个亚洲人和非洲人,很抱歉,只有一句带过。英国一个不知名小镇上一位善良的妇女养了50只小猫。新闻当然要报道。非洲一个大国食物短缺,恶疾散播,500万人的性命受威胁,很抱歉,没有新闻价值。(4分)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临近高考,有人冒用教育考试中心的名义组织所谓“高考报告会”,推销高考辅导资料,并称报告者为“高考命题组专家”。下面是教育考试中心所作的声明,略去标题和落款,请你补写空缺部分,要求恰当、得体。(5分)

    近期,________

    特此声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9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这一连串的自我追问是长存于每个人心中永恒的哲学命题。家谱,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线索。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是同宗共族的血缘集团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私修?因为缺乏记载,至今不得而知。据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宗法制度的体现。上古,尤其是实行分封制的朝代,如西周,统治者的儿子们谁能封王、袭爵,一排家谱便一目了然。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到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的现象。

    中国古代是宗族社会,家族关系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社会关系,是一个人的“根”,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的体现就是在家谱中占有一个位置。修宗谱与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共同组成的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家谱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其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读等族规正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视的,这一点与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根本区别。

    家谱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四个层次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资料。以前人们更多关注王侯将相,但是家谱把目光投向了普通人,对于研究民风民俗、民族迁徙、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流行病和遗传病研究等都很有帮助。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百姓家族有着丰富的家族故事,这些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平民化的寻根意识,正以不可小觑的力量,从精英阶层走进千万普通家庭。在泛着岁月光泽的历史黄卷里,古旧家谱中附着的诸多人文价值正日益显现……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在对生命本体的回溯和关照中,生命变得更加具有质感。在这种真实的触摸中,一扇扇记忆之门渐次打开。人文人文,有人,才有文。家谱不是人口统计表这么简单,而是一部人的学问。家谱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家谱的内核。家谱是符号,真正重要之处在于这一符号背后的文化认同。有人这样说:“家谱是什么?是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给每个人一个有所归依的位置。浸润了血浓于水的寻根之情,不管过多少年,会有人知道你,记住你,认可你,哪怕你再平凡卑微。”每一个生命叶片,都因了“根”的滋养,而愈发油翠和充满生机。除了名人传记、大人物传记外,家谱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

    家谱是活的精神,涵育了家族的文化,也注入了家族的情愫。继往事知来者,家谱体现着生命与生命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对一个家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谱寻根的过程中,前人的奋起、磨砺、责任,成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家谱的使命就是“承前启后”,把精神代代相传,其中的家风、家训更有强大的教化作用,让一个家族不偏离主线。

    1.下列对“家谱”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家谱为解答人对自我追问的哲学命题,提供了答案。

    B.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我国第一部家谱出现在先秦时代,开始时为适应政治与社会需要,主要是官府修谱。

    C. 家谱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家谱这一符号的背后附着了文化认同。

    D. 家谱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同时由家谱形成了宗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由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中国古代构建社会价值体系的方式同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根本区别。

    B.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家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缺少了家谱,中国历史由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构成的历史资料就无法完整。

    C. 继往事知来者,家谱让生命找到了彼此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也让每个人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有所归依。

    D. 家谱中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读等族规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视的东西,没有家谱,也就没有中国文化。

    3.请根据文章的3-7段,分条概括家谱的作用。(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 )

    夜归人

    (美)爱伦·坡

    (1)窗外下着大雪,这是今年冬季的第一场雪,大雪覆盖了窗外那荒寂的大草原。年轻的妇人静静地站在窗台前面,痴痴地向外望去,但她什么也看不见,她像是盼望着什么似的。屋子里只有她一个人。

    (2)此时,她比任何时候都感到孤寂和害怕。她丈夫常常出远门,一去就是好几天,只留下她一个人守在家里。但是,这次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现在她已确知自己怀孕了。她恨自己为什么不把这件喜事早点告诉丈夫。

    (3)他已经对工作产生厌烦的情绪了,如果知道她已有了身孕,一定不会再出远门的。然而她却不愿意让他为自己而焦灼。她回想起几小时前的一个插曲:他告诉她关于那一包钱的时候,正是站在这个窗台前,双手轻轻地搭在她的肩膀上。她丈夫是一个边区的税务员,把一大包税款拿回了家,放到一个饼干箱里,藏到厨房的地板底下。

    (4)“为什么呢?”唉,倒大霉了!小俩口自己的那一点存款,存在老远的一家农村银行里了,现在银行就要倒闭了,他只好赶快去取回他们的钱。然而他不敢随身带着公款跑这么远,所以把它藏在家里了。

    (5)“你得答应我,我不在家你千万别离开屋子,”他说,“不许让任何人进房子,无论说什么都不能让人进来。”“好的,我答应。”她说。

    (6)现在,他已经走了好几个小时了,天色已昏沉下来,夜幕降临了。大雪和黑暗笼罩着孤寂的木屋。她听到了声音。这不是风声,风吹门窗的声音虽然像有人想偷偷地进来,可是她能分辨得出,她听到的是一阵敲门声。声音很低,但很急促。妇人把脸紧贴在窗户边,只见有一个人靠在门前。

    (7)她连忙走开,从壁炉边取下了丈夫的手枪,真倒霉,这是一支没有用的手枪,好的那一支和火药筒都让丈夫给带走了。她只好拿着空枪,快步走到紧紧地锁着的大门边。

    (8)“是谁在外边?”她喝道。

    (9)“我是伤兵,大雪天迷了路,走不动了,请你做件好事,让我进来。”

    (10)“丈夫吩咐我,他不在家,谁也不让进来。”年轻的妇人实实在在地告诉他。

    (11)“那么,我就只好死在你们家门口了。”

    (12)再过了一会儿,他又恳求说:“你打开门看看我,就知道我不会伤害你的。”

    (13)“我丈夫是不会饶恕我的……”她哭诉着,开门让他进来了。这伤兵的确已筋疲力尽,似乎就要垮了。他高个子,步履踉跄;苍白粗糙的脸,手臂上包扎着绷带,浑身是雪花。妇人让他到火炉边,坐在她丈夫的椅子上,替他清洗伤口,换绷带;又把准备自己吃的晚餐给他吃。等他吃完,她已经在后房里用地毯为他铺了一张床,他往床上一倒,似乎马上就睡了。

    (14)真睡着了还是假的?妇人在自己卧室里走来走去,心里忐忑不安,像是要出什么乱子。深夜里,万籁俱寂,只有炉火劈劈啪啪地低声作响。忽然传来一阵非常低的声音,很轻,显然是有人在干什么,鬼鬼祟祟地,比老鼠偷啃东西的声音还要轻。这到底是哪儿来的声音呢?难道是隔壁房里的那个男人?想到这,她拿起灯,轻轻地走到狭窄的通道,站着静听。伤兵的呼吸声音不会那样响,准是故意装的。她把门推开,走进后房,俯身去看伤兵,只见他睡得很甜。她走出房间,立刻又听到了那个声音。这次她知道了:有人在撬前门的锁。妇人立刻从工具箱里拿出丈夫的一把折叠式洋刀,然后轻轻摸到那伤兵床边,推醒他。他哼了一声,睁开了眼睛。

    (15)“你快听!”她低声地说,“有人要偷进屋里来,你来帮我一下忙!”

    (16)“谁要偷进来吗?”他困倦不堪地说,“这又没有什么东西可偷的。”

    (17)“有的,有很多钱,藏在那厨房地板底下。”这件事怎么可以告诉他呢?她恨不得咬断自己的舌头。

    (18)“那么,你拿我的手枪,我右手伤了,拿不了枪,你把刀给我。”他说。妇人迟疑了片刻。这时,又听到前门被撬的声音。她立刻把刀递给伤兵。自己拿了他的手枪。

    (19)“你来对付头一个进来的人,”他说,“靠近门边站着,门一开就开枪,枪里有六发子弹,一定要打到他倒下来动不了为止。我拿着刀,在你后边,应付第二个进来的人。我们一站好位置就把灯吹灭。”

    (20)顿时,屋子里一片漆黑。撬锁的声音停止了,传来了扳扭东西的声音,门锁被打掉了,门开了,溜进了一个人来。刹那间,白雪衬托着那人的身影,她看清楚了,立刻一枪打去,那人倒下了,但马上又踉踉跄跄地站起来,妇人再开了一枪,他这才慢慢地倒下。脸碰着墙脚,再也不能动弹了。伤兵俯着身子,咒骂了一声,然后叫道:“原来只有一个人!好枪法呵,太太!”接着,他把尸体翻过身来仰天躺着,这才看到这强盗还蒙着一个面罩。伤兵把面罩揭开,妇人凑近去看。“认识这个人吗?”伤兵问。

    (21)“从没见过!”她说。这时妇人比任何时候都有勇气,盯着死者的脸,看着这个回来抢劫自己的人——她的丈夫!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经典·美洲卷》有删改)

    1.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3分)

    2.赏析第(6)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3分)

    3.品味文中加点的词语,概括它们分别表现了妇人怎样的心理。(3分)

    哭诉:

    迟疑:________

    4.结合小说,分析“年轻的妇人”的人物形象。(5分)

    5.“丈夫”深夜回家抢劫的结局既让人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待漏院记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撤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死下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注】①慆慆(tāo):长久不绝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修德以之              厘:矫正

    B.则百官                  总:统领

    C.奸人附势,我将之        陟:提拔

    D.巧词以悦之              构:图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朝廷自国初旧制          人之力而敝之

    B.于以息                  积水成渊,蛟龙生

    C.相君有思乎              远而无所至极邪

    D.死下狱                  物与我皆无尽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抓住宰相待漏片刻时的思想活动,剖析灵魂,并运用对比手法,歌颂公忠体国的宰相,鞭挞祸国殃民的奸贼以及无所作为的庸人。

    B.作者认为,天不说话,而万物生长,收成良好,是因为四时五行在宣导阴阳之气。皇帝不说话,而百姓亲和、万国安宁,是因为三公六卿在施行教化。

    C.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在规劝执政的君主,要任用兢兢业业、励精图治的宰相,切不可任用那些窃位拥权,谋私自利的人。

    D.本文重点在说理,在记情叙事方面,篇幅有限,着墨不多,但仍显示了作者高度的概括力和生动的形象性,使之读起来不觉得枯燥无味。

    4..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3分)

    ⑵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

    子贡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注重民意,君轻民贵,师生平等和谐等观点,充分说明孔子是主张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社会的。

    1.从甲文看,孔子对一个人的评价依据是什么?(1分)

    2.乙段文字,对儒家有关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结合《论语》的有关内容简要说明理由。(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7分)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沈佺期①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②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①本诗是沈佺期和杜审言之诗。两人都于公元705年被流放岭南。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南境内),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驩州(今广西崇左县)。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

    1.本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请以颔联为例作简要赏析。(3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哀而不怨”,即悲哀而不怨恨,情感有所节制。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2.遥襟俯畅,________ 。爽籁发而清风生,  。(王勃《滕王阁序》)

    3.四围山色中, 。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长亭送别》)

    4.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 。’”(《论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晒”有“公开”的意思,如:权力必须晒在阳光下,必须加强监督。又如晒收入,晒公款招待费。

    “晒”在网络上流行就是本着“分享你的一切,晒出你的一切可以晒的东西”的指导思想,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资源,与人分享,如:晒心情、日记,晒摄影作品,晒旅游心得等等。

    当然也有一些人把他人的隐私也晒到网上,美其名曰“光明磊落的暴露”。

    一个“晒”字,内涵丰富,能够引发我们许多联想和思考。

    请以“晒”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晒”的看法。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