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4 题,语言应用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共 4 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苻坚的人生剽(piāo)悍而无奈,他前期安邦定国,文治武攻,彪炳一时,最后却在淝水战中遭遇人生最大败绩,身死国灭,只留后人空嗟(jiē)叹。

    B. 科教片《美丽星球》为我们捕捉到地球的许多瞬间,从清晨形如金色弹(dàn)丸的美丽星球,到夜晚人世间的斑斓(lán)灯火,无不美得慑人心魄。

    C. 下雨的日子,平时紧张忙碌得快要绷(bēng)断了那一根根弦,这会儿全放松下来,心绪便开始信马由缰一无羁勒地恣(zì)意驰骋。

    D. 在阅读浩如烟海的经典作品时,切勿把大师的思想奉为圭皋(niè),不知不觉画地为牢,让自己变得面目可憎(zèng)的教条主义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11月16日是第15个“世界慢阻肺日”,目前慢阻肺死亡率极高,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吸烟是该病最大的诱因。

    B. 2016年温州马拉松赛从世纪广场出发,贯串三个城区,全景式展现温州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为参赛者创设了良好的运动环境和参赛体验。

    C. 小明脸部总是情不自禁地抽动,有时候甚至手脚也跟着抖动起来,经过系统的检查后发现,这是一种叫“抽动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引发的。

    D. 日前,一青年凭借非主流农民形象迅速在网上走红:不论是开着拖拉机还是咋泥泞稻田里干活,他都穿西装打领带,如芝兰玉树般优雅帅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以下划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句是

    【甲】在名利前多一点清亮,少一点污浊,在感情上多一点率真,少一点做作。虽然胸无城府难免要吃亏和碰壁,但清浅者总比那些阴鸷深奸的人,【乙】活得轻松、自然、快乐。【丙】正如菜根谭》所说,“心体光明,暗室中有晴天”。清浅且快乐着,何必像水仙装蒜那样装深沉。

    A. 甲   B. 乙   C. 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政府有关部门将通过互联网技术加大对电商平台及其商家的价格行为的监测,严厉查处价格失信和价格违法行为,用完善的信用机制约束经营者。

    B. 为满足城乡居民的休闲健身需求和日益提高的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向往心境,我市开启了“百大森林公园”建设计划,努力拓展居民生态福利空间。

    C. 志愿者精神是让社会产生凝聚力的有机力量,而要让志愿者精神持续闪光,不能仅依靠各方合力和制度保障,还应该靠人们自发的善念和善举。

    D. 北极站是我国第一个海外陆地卫星接收站,它的落成运行极大提高了我国对全球数据的接收获取能力,使我国接收站相关工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数据概括出两点结论(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风”有鲜明的季节特点:春风______,夏风 _____,秋风_______,冬风_______。选择某一季节的风,在相应横线上填写一个能体现其特点的形容词,并用一个场景描绘这个特点。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②不少于12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去无知”的历史。如果说,前几次工业革命,人类“去无知”,主要是去掉技术上的无知,并体验、认知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直接影响,那么,这次革命所要做的,就不只是技术上的认知升级,还应当努力去革除、颠覆历史沉淀下来的某些经验、知识和意识形态,以构造出新的社会影响知识。那么,我们又当如何去颠覆既有的认知呢?

    本次工业革命的狂飙,再次猛烈地撞击了既有的思维方式,在以往革命累积的问题或将危及人类生存和生活之态时,隐隐约约昭示了“人类中心主义”向“整体世界主义”转变的必要性。将“自然人”放置在整体世界的范围之中来看待,重新理解和建立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让人与大自然和人造世界平起平坐。因为,即使只在人的群体里,也将出现“机器人”“基因人”等新新人类,和我们这些“自然人”比肩并行,人类原有思维方式已无法面对如此场景了。

    在历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进阶升级问题上,我们从来都是迷思者。人类中心主义的主体思维,将任何的技术进阶升级,都视为助益于人类的工具进步。技术越是进阶快速,人类由此得到的助益就越是被认定为巨大。但与此同时,核武器、化学毒品等等的技术进阶升级,却是整体上加害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这样的技术越是先进,对于人类整体上的加害,越是强烈和彻底。

    这次工业革命“集成”式的技术叠加进阶升级,使得人类的主体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从“机器代替人”上讲,一方面,“机器人”和“基因人”将全方位地代替我们这些“自然人”来劳作;另一方面,这种代替表明,“自然人”将从依赖“机器人”和“基因人”,走向依附他们。这不就是实质意义上的被取代或被奴役?这离“自然人”的末日,又还能有多远?是重新认知技术进阶升级的时候了,技术只有“助益”而无“加害”的片面认识,必须彻底予以抛弃。

    由史而今,人类社会整体的道德良知,基本上是与技术的进阶升级相匹配的。然而,人类社会远没走上从人类整体的视角来建立道德良知的道路。第四次工业革命,以超越地域、民族、国家、政治团体、宗教派别的态势,在向整个人类社会发出新的挑战,也预示了人类社会一个自我超越时代的到来。我们这些“自然人”,必须适度地放下“自然人”内部的争斗,从整个人类的视角,塑造全新的、共有的道德良知,摈弃前嫌,团结起来,面对整个人类新的对手。面对如此革命,没有一种主流的、共有并且是强有力的人类价值观或普世道德出现,技术进阶不仅不意味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相反,那一定是人类社会的倒退或灾难。

    (节选自《读书》2016年第11期陈彩虹《在无知中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删改)

    1.下列对“去无知”的相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次工业革命的过程,是人类不断“去无知”的过程。

    B. 人类“去无知”主要表现为去掉技术上的无知,也表现为对技术的体验和认知。

    C. 在历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进阶问题上,在“去无知”过程中,人类从来都是迷思者。

    D. 构造新的社会影响知识成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去无知”内容的重要方面。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人类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人类中心主义”危及了人类生存和生活之态。

    B. 技术进阶对人类的“助益”越大,其“加害”也越大,但是人类往往忽略其“加害”性。

    C. “集成”式的技术叠加进阶升级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人类面临被奴役被取代的危机。

    D. 超越了地域、民族、国家、政治团体、宗派教别,人类社会才有可能实现自我超越。

    3.分点概括文中提出的“颠覆既有认知”的方法(每点不超过10个字),并就其中一点作简要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悲惨命运

    【英国】威·毛姆

    (1)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艰难的事。时间一分接一分的过去,到了拜访者觉得自己真的该走了的时候,他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说:“呃,我想我……”紧接着主人就说:“噢,你这就要走吗?时间真的还早呢!”于是拜访者拿不定主意的尴尬就接踵而至了。

    (2)在我所知的这类事情中,最悲惨的例子要数我可怜的朋友梅尔帕梅纽斯·琼斯先生的遭遇了,他简直不知道该如何从所拜访的人家里脱身:他是那么忠厚,又是那么规矩,从不愿失礼。在他放暑假的第一天下午,天空一片浅蓝,他去他的一个朋友家拜访。他在那儿聊了一会儿天,喝了两杯茶,然后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呃,我想我……”

    (3)可是女主人说:“噢,别急!琼斯先生,你真不能再多待一会儿吗?”

    (4)琼斯从来都是说实话的。“噢,我能。”他说,“当然,我——呃——可以再待一会儿。”他留了下

    来,喝了十一杯茶。夜幕开始降临了,他再一次站起来。

    (5)“呃,现在,我想我真的……”

    (6)“你非要走吗?”女主人客气地说,“我还以为你可以留下来吃饭哩……”

    (7)“呃,是可以的。”琼斯说,“假如……”

    (8)“那就留下来吧。我肯定我的丈夫会很高兴的。”

    (9)“好吧,那就留下来吧。”他颓然回到椅子上,灌了一肚子的茶水,怪难受的。

    (10)男主人回来了,他们开始吃饭。席间琼斯从头到尾都在盘算着要在八点三十分告辞。主人一家都在纳闷,不知琼斯到底是因呆笨而显得闷闷不乐呢,还是仅仅只是呆头呆脑。

    (11)吃完饭后。女主人想“打开他的话匣子”,于是就拿出照片给他看。她把家里珍藏的所有的照片都拿了出来,总共有好多哩,到八点三十分的时候,琼斯已经看了七十一张,大约还有六十张没看完。琼斯站起来:“现在我得告辞了。”他以恳求的口吻说。

    (12)“告辞?”他们说,“才八点三十分,你有什么事要去办吗?”

    (13)“没什么事。”他承认,接着又闷声闷气地坐下来,然后苦笑了一下。

    (14)就在这时候,大家发现主人的宝贝儿子——那个可爱的小调皮鬼把琼斯的帽子给藏起来了,因此,男主人说,琼斯先生非留下来不可了,于是就请琼斯一起抽烟聊天。琼斯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果断地离去,可是办不到。后来男主人开始厌烦他了,就用反话挖苦他说:“琼斯先生最好留下来过夜,我们可以给你临时搭一个铺。”琼斯误解了他的意思,竟然热泪盈眶地向他连连道谢。于是男主人便把他安排在一间空房里,内心却在狠狠地诅咒他。

    (15)第二天,吃完早饭后,男主人进城上班了,留下琼斯和家里的宝贝儿子玩。琼斯这一天一直在琢磨要回去,可他又左右为难。男主人傍晚下班回来了,他发现琼斯还在家里,大感吃惊和恼火。他想开个玩笑把琼斯支走,于是说,我认为该向琼斯先生收房租和伙食费了!那个不幸的小伙子目瞪口呆一阵,然后紧紧握住男主人的手,向他预付了一个月的食宿费。

    (16)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神情忧郁,最后他终于垮了。他发烧得可真厉害,神志不清。后来病情进一步恶化,怪可怕的。有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呃,我想……”紧接着又倒在枕头上,同时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笑。再一会儿,他又跳起来,大叫着:“再来一杯茶,再拿照片来!哈!”

    (17)最后,经过一个月的痛苦折磨,在他假期的最后一天,他去世了。人们说在他临终之际,他在床上说:“噢!天使们在召唤我,我想我真的该走了。再见!”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2.12)

    1.第15段中,琼斯为什么会“目瞪口呆”?结合上下文作简要说明。

    2.如果说琼斯一次次告辞失败是故事的“明线”,那么,请指出小说的“暗线”,并按时间次序概括其发展变化过程。

    3.你认为造成琼斯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4.有评论说小说情节“既夸张荒诞又真实可信”,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骂虱赋(并序)

    【元】杨维桢

    杨子自铁崖山中客钱塘,初宿市舍,胁未暖席,有物噍身,若芒刺然。已而噍肉皆起瘾疹。十指爬搔不得停,搔讫即成疮痏。亟命童秉烛,枕褥间了无一物。复睡,则噍如故,遂挈胡床,露坐待旦。明日,问舍长,舍长曰:“此壁虱也。当兹旱气熇然,城中舍皆是物。”问何状,命童剔床笫空出之,虱非虱,蚤非蚤,以爪掐之,其臭令人呕恶。杨子叹曰:“异哉有是物也!昔玉溪生、荆舒老人①,先后为嫉虱之作,而未有指斥是物者。岂其潜于昔而出于今?抑其幸见漏于指斥也?“余既楚其毒,乃作文骂之曰:

    “维尔虱之种类不一也,不知又有尔类!皤腹而轻身,纤足而劲嘴②;或青或绀,或黄或紫;白昼潜藏,昏黄坌起;脱走如珠,狙刺如矢,使人胁不得以帖席,肱不得以曲几,追踪捕痕,若亡若存。遁景朽空,灭迹密纹。汤沐所不能攻,掌指所不得扪。但见肉斑磷其成瘭③,肤窒栗其生龟,怒床几而欲剖,避衾褥而欲焚。呜呼尔虱兮!蜂则有虿兮蜂可祛,蝎则有螫兮蝎可诛,嗟尔么类孰能屠?咨大化之好生,恐一物之弗纾。胡尔恶之兼毓④,为吾人之毒荼!饱膏血之毒嘴,资肥腯之臭躯。吾将上告司造⑤,殄尔类,非无辜也。

    辞毕,是夜,梦有被玄衮裹绛幅而至者若有辞曰吾即见骂尔文者辞义既严敢不退避然吾小毒小臭尔亦知世有大毒大臭者乎?奸法窃防,妨化圮政,剥人及肤,残人至命,此非大毒大臭者乎?为国之病,而司臬不屏⑥。其或分民曲直,任国是非,义无避位,仁不让师,则丹书是絓,皂椟见遗⑦。彼大毒大臭,又何惮不为乎?且吾起伏适节,消息⑧乘机,白露洒空,劲风吹衣,蝉脱而退,莫知予之所归。子试絜夫大毒者,毒无已时。大臭者,臭无穷期。孰为可詈不詈乎?子不穷南山之竹以为辞,而詈予琐琐不已,戏乎!”

    于是杨子增愤加怖,涕泗不支,霍然而觉,不知虱之所之。

    【注】①玉溪生:李商隐,曾写《虱赋》。荆舒老人:陆龟蒙,曾写《后虱赋》。②嘴:嘴。③瘭:(biāo):疱疹。④毓:同“有”。⑤司造:主管进化之神。⑥司臬:执法者。屏:摒弃,铲除。⑦丹书是絓,皂椟见遗:司臬对忠义之士横加罪名,追令自尽。⑧消息:事物的生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露坐待旦         露坐:在露天里坐着

    B. 掌指所不得扪       扪:摸

    C. 殄尔类,非无辜也    无辜:无罪

    D. 且吾起伏适节       适:适合,符合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此壁虱也               ②吾其还也

    B. ①蜂则有虿兮蜂可祛         ②既来之,则安之

    C. ①子不穷南山之竹以为辞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 ①霍然而觉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客居钱塘旅舍,晚上被壁虱叮咬,瘙痒难忍,连忙吩咐童仆拿掉床上的席子,终于找到壁虱,感慨壁虱长相怪异,写了这篇赋文。

    B. 第二段运用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将壁虱的形态、动作、习性及人被叮咬后的惨状描写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赋“铺采摛文”的特点。

    C. 第三段化入梦境,将壁虱拟人化,与作者展开激烈辩论,借壁虱之口揭露那些违法乱纪、败坏政治、残害百姓的贪官污吏才是“大毒大臭者”。

    D. 采用讽喻手法,借物讽刺,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社会的弊端,语言尖锐泼辣,笔法痛快淋漓,又委曲幽默,给人淋漓酣畅而又隐微曲折之感。

    4.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岂其潜于昔而出于今?抑其幸见漏于指斥也?

    (2)子试絜夫大毒者,毒无已时。大臭者,臭无穷期。孰为可詈不詈乎?

    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莫知予之所归。子试絜夫大毒者,毒无已时。大臭者,臭无穷期。孰为可詈不詈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

    材料二:

    子张问曰:“崔子①弑齐君,陈文子②有马十乘③,弃而违④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至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

    【注】①崔子:齐君的臣子崔柕。②陈文子:与崔柕同朝为官,两者地位相当。③乘:一辆四匹马拉的大车叫一乘。陈文子有马十乘,在当时应算及其富有。④违:避开,离开。

    1.材料一体现的是儒家的___________精神。

    2.面对弑君事件,孔子与陈文子的做法有何不同?你更赞成哪一种做法?为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如梦令①

    【清】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②醒来无味。

    【注】①此词是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扈从圣驾东巡时所作。②解道:知道。

    1.首句描绘了怎样的塞外风光?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2.简析词人“醒来无味”的复杂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只选做3小题)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_______,_______,有耻且格。(《论语》)

    (2)大阉之乱,________,_________,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3)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人命危浅,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4)淇水汤汤,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诗经·氓》)

    (5)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咬文嚼字》列出“2016年十大流行语”,“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工匠精神”“蓝瘦,香菇”等网络流行语入选,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的盛行是语言文字顺应时代发展的表现,值得肯定和鼓励;也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的盛行带来负面影响日益严重,应当警惕和反思;当然还有人认为这两者并不矛盾……

    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加以阐述。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