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问题。

    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2.下列行为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进城看病           B.上街购物

    C.外出旅游           D.移居国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完成问题。

    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径流量关系为

    A.相同的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径流量是非林地的30%

    B.当降雨量增加约86%的时候,人工林地径流量增加3倍

    C.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线性函数关系

    D.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大小具有相关性

    2.根据上题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关系是

    A.相同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的

    B.相同降雨量,非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人工林地的

    C.降雨量增加l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l倍

    D.降雨量增加l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l倍以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北京时间2012年4月11日16时38分,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附近西海岸发生8.5级强震。此次地震发生在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B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A.22.5℃,13.5℃        B.13.5℃,14.5℃

    C.22.5℃,14.5℃        D.13.5℃,12.5℃

    2.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A.101米             B.398米

    C.199米             D.601米

    3.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H地比B地降水多

    D.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为某国(①区域不属于该国领土)玉米主产区和玉米种植、收获的时间。该国采矿业、制造业是其经济支柱。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国玉米主产区选择7~10月为农闲时期,主要自然原因是

    A.降水较少,水源条件差

    B.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不适合玉米生长

    C.为夏秋季节,气候过于炎热干燥

    D.降水过多,多洪涝灾害

    2.该国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示意某湖7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95 mm,蒸发量1315 mm。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古湖泊地势北缓南陡,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荒漠

    B.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距今7000~距今5700年

    C.湖泊含盐量增大,对周围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D.距今7000年时,湖泊南北最大距离约为150千米

    2.该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

    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

    ④沿湖围垦导致降水量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全长 1241 千米,全程砌引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 145 亿立方米的水调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

    (1)结合图乙,判断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2)华北平原供水紧张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缓解北方缺水问题

    ②使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③造成南方严重缺水

    ④使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下图(某地等高线图,图中A、B两地为城镇),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从①处能否直接看到②处?①②两处适合进行急速漂流的是哪一处?

    (2)C地资源丰富,如果想在A、C两地间修建公路,把C地的资源运到A地加工出口,图中③④两条线路,哪一条比较合理,并说明理由。

    (3)若以丙处为出发点进行登山比赛,有L、P两条线路攀登龙山或虎山,如果你参加登山比赛,你将选择哪条登山线路,并说明你所选线路的优缺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21:00开始,法国巴黎(49°N, 2°E)至少六处公共场所发生枪击或爆炸事件,已有百余人死亡。事后法国总统奥朗德发表电视讲话谴责恐怖分子,同时宣布取消参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的行程。

    材料二 法国主要农产品分布图

    (1)枪击事件开始时,北京时间是

    A.13日4:52       B.14日8:08

    C.14日4:52       D.13日8:08

    (2)图中A是_________________河,注进_________________ 海峡,据图判断法国北部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B为法国最大岛屿________岛,对应的气候类型为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

    (4)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盆地,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气候因素是___________。

    (5)简述巴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如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