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zhēng)嵘     浸(zì)     笑(shàn)    按不住(naài)

    B.敛(jú)       (xùn)菌   訾(lì)     (zhǔ)清沙白

    C.(chì)造      (tò)片     (sǔn)头    畏(xí)不前

    D.(yǐ)逦       熟(rěn)   (cén)寂     (jū)园绿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菲薄     寥廓      食不果腹      山青水秀

    B.匏樽     砥励      不落言筌      繁芜丛杂

    C.拮据     妨碍      锱铢必较      命途多舛

    D.纨 祷     反馈      孽根祸胎      篮田日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责任和使命面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委员和代表正在身体力行努力去做,用他们最朴素的语言和最朴实的生活,为杭州人民更好的生活呐喊、呼吁。

    B.很少与外界有接触的王刚在为希望工程捐款500万人民币后,面对新闻媒体的采访,不得不抛头露面向人们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C.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外宣称钓鱼岛国有化,此种危言危行严重伤害中日两国的正常的外交关系。

    D.范曾泼墨人物画的出现,使几成绝响的梁楷泼墨人物画,于八百年之后,再次奏出黄钟大吕般的华美乐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B.当这些年轻人踏上返京的列车时,他们已是满载收获。“有没有实践就足不一样。”杨斌说:“我们会把这次学习到的东西带回去,做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种子,向更多人播撒开。”

    C.南勇和杨一民相继落网之后,反赌打黑的风暴也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昨天,记者从公安机关获悉,专案组的下…步目标将是实德系,2002 2005年的“实德系”窝案将要被清算。

    D.1790年前的头盖骨如何测定DNA,鉴定“曹操墓”到底是科学还是“无厘头”,随着复旦大学的加入,“曹操墓”的真伪再次激起了大众的兴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华尔街的五大银行的首席执行长的年薪酬是动辄上亿的天价,而高薪换来的,却是定时炸弹的爆炸:贝尔斯登消亡,雷曼兄弟倒闭,陷入破产危机的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也摇摇欲坠。

    B.李克强在贺信中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盘是科学管理和决策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更是重大的国情国为调查,任务艰巨繁重。

    C.专家提醒,预防H7N9型禽流感不应单单局限于一种或几种药,不能将板蓝根中药当成万能神药,关键是要因人、因病对症用药。

    D.越来越重的升学竞争和课业负担,日益狭窄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使现在的中学生们很少有生活的体验和真实的感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那毛乎乎的脸,一片坦成直爽,含着快乐的爱心和得意的光辉,我无法加以形容。他那诚实的眼睛也闪烁有光,仿佛它们深处被种光明的东西搅动着似的。”可见,佩葛蒂先生对小大卫的爱多么感人至深。           

    B.宝玉生日,人家做“占花名”的游戏。黛玉掣的是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写着“莫怨东风当自嗟”。宝钢的是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写着“任是无情也动人”。

    C.周瑜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孔明乘机占领南郡、荆州等地,周瑜火气攻心,伤口破裂;周瑜和孙权设下美人计,孔明将计就计,让刘备前往娶亲,致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羞愧难当,再次生病。

    D.爱斯梅拉达拿水给加西莫多喝,这一情节感人至深。一个是美丽绝伦的少女,一个是丑陋至极的怪物,地点则是惩处犯人的刑台。这样的组合,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也是雨果美丑对照原则的体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在轰动一时的影片《盗梦空间》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梦境世界可由人随意操控。而英国《每日邮报》发表的一篇报道指出,现实情况正逐渐向这一步迈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清醒梦”的体验,人类对梦的控制能力正在飞速增强。

    “清醒梦”也被称为清晰梦,即所说的“知道自己在做梦”的梦,意指人在睡眠时,大脑中掌管语言和运动的部分处于半清醒状态,甚至拥有清醒时候的思考和记忆能力。这种意识清醒时所做的梦,并非常见的“白日梦”。“白日梦”属于冥想或幻想,不进入睡眠状态中.但在“清醒梦”里,梦主自己能控制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者说,将表层意识中一直念念不忘的愿望在梦中实现,因此多数有过这种体验的调查对象,会因在梦中实现愿望而具有莫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一项早年问的统计显示,能多次且自然经历“清醒梦”的人少之又少,普通人须经由训练,如清醒再入睡法、周期调校技巧等,才能被引导进入“清醒梦”。不过最近研究发现,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中做过“清醒梦”的人数增加了10%、40%。到现存,做出一个“清醒梦”已不是什么稀罕之事,约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曾体验过它的奇妙。

    构建了大热银幕影片《盗梦空间》的概念就是“清醒梦”。主角在自己或他人的梦境中穿越游走,制定匪夷所思的场所,捏造梦的发展情节,甚至“一梦套梦”以达到影响梦中人潜意识的目的。人的梦乡中竟可有巴黎市区翻转折叠、海边高楼接踵坍塌等场景。

    据《福靠斯》杂志报道,日前通过名为“人脑起搏器”的设备植入脯细胞,向人脑具体部位发送脉冲信号,就能将非常原始的信号注入大脑。该方式中,“大脑起搏器”能以脉冲影响特定的神经元医学上用于减轻类似帕金森氏症的症状,但至少在现阶段,靠它植入较高指令思想还纯属虚构。

    人们不能轻易进入他人梦乡,但控制自身梦境的过程却与影片描述相似,可以引导梦中的行为,或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赏梦境的幕布缓缓开启。只不过,现实中的“清醒梦”情形没那么华丽。美国哈佛大学给出的结果表明,大脑在做“清醒梦”时正在努力工作,大脑一些区域韵活动程度与清醒时完全类似,正如影片中人可在梦境里按计划完成任务。有趣的是,研究还指出,易做“清醒梦”的人拥有类似的性格特征:他们比较富有创造性,同时注重个人责任而不是让社会承担责任。其实早在1968年,西利亚·格林所著、世界第一本承认“清醒梦”具有科学研究潜质的书就已出版,但至今人们仍对它模棱两可。而不要说“清醒梦”,人们甚至还不十分清楚普通梦的活动。

    1.下列有关“清醒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清醒梦”是“知道自己在做梦”的梦,指人在睡眠时,大脑中掌管语言和运动的部分处于清醒状态,甚至拥有清醒时候的思考和记忆能力。

    B.“清醒梦”让大脑在睡眠时还在努力工作,大脑一些区域的活动程度与清醒时完全类似,甚至可以完成全部的工作。

    C.“清醒梦”是一种睡眠状态,做梦的人能控制梦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以此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D.“清醒梦”最佳的例子就是影片《盗梦空间》中主人公营造的巴黎市区翻转折叠、海边高楼接踵坍塌等场景,在自己或他人的梦境中穿越游走的奇幻梦境。

    2.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英国《每日邮报》指出,现实情况正逐渐向这一步迈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清醒萝”的验,人类对梦的控制能力在飞速增强。

    B.据统计,近年来能多次且自然经历“清醒梦”的人少之又少,普通人须经由训练,如清醒再睡法、周期调校技巧等,才能被引导进入“清醒梦”。

    C.据《福布斯》杂志报道,目前通过名为“大脑起搏器”的设备植入脑细胞,向大脑具体部位送电脉冲信号,就能将非常原始的信号注入大脑,但植入更高指令还属虚构。

    D.虽然全世界有许多人声称做过“清醒梦”,但要真正让人们认识到“清醒梦”具有科学研究潜质,仍有很多的困难。

    3.下面对“清醒梦”和《盗梦空间》中的梦境相同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盗梦空间》的梦境就是清醒梦,主角在自己或他人的梦境中穿越游走,以旁观者的身份观赏梦境的幕布缓缓开启。

    B.清醒梦中控制自身梦境的过程与电影描述的场景完全相同,只不过,现实中的“清醒梦”情形没那么华丽。 

    C.研究表明,要做清醒梦已是轻而易举的事,人们可以像影片中人那样在梦境里按计划完成任务,利用梦境的功能。

    D.两种梦境中梦主自己能控制故事情节的发展,将表层意识中一直念念不忘的愿望在梦中实现,引导梦中的行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21分)

    绝地之音

    马步升

    那年秋天,我随导师踏上了徒步考察长城的征程。进入陕甘宁蒙一带,我的心整日被强烈的震撼着。那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呵,大沟横断,小沟交错,沟中有沟,原本平展开阔的黄土高原被洪水切割成狰狞的黄土林。我们背负考察工具,和采集到的秦汉边卒使用过的遗物标本,整日跋涉在这无边无际的黄土迷宫中。晚秋的朔风走涧窜谷,刮得干枯的黄土崖面一片乱叫如蝉呜。在这典型的黄土沟壑地形里,惟一标志我们方向的是长城。细心看,有条高约二三米的土垒顺山脊沿若隐若现、时断时续蜿蜒伸展。这一带的长城在修筑时,充分利用了天然地形,因高而置险,因险和置塞,因沟而开堑,因堑而起垒,千百年来,由于洪水冲刷,原来较为和缓的沟壑现多为绝壁危沟,有些区段的长城高悬于数十米、甚至百米的沟崖之上,使残存的一线土垒,倒显得格外威风壮观。

    面前又是一条大沟。夕阳仍然漂在那面沟坡上。一眼望不见边沿的沟坡破碎而陡直。有一块平地,满沟坡只有块平地。那是一块什么样的平地呵,沟坡向沟底延伸,突然被沟内冲出来的洪水迎面斩断,在面前划出一道深达百米的危崖,山坡上涌下来的洪水则从两面切割下来,各自形成危崖,中间只留下两亩见方的一块平地,岌岌悬于三面陡崖之上,余下的,面如一根细绳拴在山体之上。距平台不远有两棵山椿树,树下有几孔土窑洞,一群鸡,一条大黑狗,几头猪,还有几头大骡子在树下或站或卧。山坡罗平缓处,铺展着有耕种痕迹的山坡地。平台上正在打碾庄稼。一头大骡子拉着碌碡在场内不紧不慢地转刚儿,一个人一手牵绳缰,一手场皮鞭,皮鞭并不往下抽,只绕在空中,偶尔鞭梢一抖,啪地一声,那声音就沿着三面沟崖哗啦啦传出去,很远很远,直到听不见任何声响,还觉得有一股声音驰向遥远。那人拉着骡子转在r崖边,阳光依然洒下来,远远看去,人和骡和碌碡好似在空中行走。我的心跳起来,人或骡只要走歪步……那人高扬起手臂,鞭梢也张扬起来,骡子和碌碡也欢乐了几分。突然,那人唱了起来,细听,那歌无词,也无统一的曲调,只有一种内在的音韵连续在一起。如果说有歌词的话,那只有“咧”一个字。咧-咧-咧-,歌声好似被鞭梢越沟撩过来,抑或是被风断断续续扔过来。满地是无边的黄土壑,昏黄的夕阳浮在黄土上,满地好似涂着秦汉边卒那风干的血。那歌声,似情歌却含雄壮,似悲歌却多悠扬,似颂歌却兼哀怨,似战歌却嫌凄婉……那是一首真正的绝唱,无词,而饱含万有,无调,却调兼占今。

    根据地势,那是长城的外侧,也就是城城要守御的对象。长城一线,仅一墙之隔,即便同民族,甚至同家庭也风俗迥异。其显著标志便是寒食节长城内外侧则无此风俗。长城不光是一道军事防御线,更是道文化分界线,心理分界线,这条线已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族,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地域自觉。那么,对面平台上引吭高歌的究竟是秦汉边卒的骨肉还是匈奴的遗脉?仅一沟之隔,便有山河悬远,可望而小可即之感。我只有倾听他那洞穿物障的声音。咧咧一咧一,他究竟要咏叹什么,歌颂什么,怨懑什么,冀求什么?他是为秦汉边卒而歌还是为匈奴先民而歌?抑或是为千年历史陈迹而歌?甚而至于他压根儿什么都不想不屑也没有表达?无词,无调,那单调而变幻无端的音符随着朔风洒向山川沟壑,沿着陡崖一路流淌而去,汇八风沙草棵中。

    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那支歌的词和调,为此我翻遍了几乎所有可以找得到的形式各异的黄土高原民歌卷册,为此,我喜欢听各种音乐和各种嗓门唱出的歌。尽管,我仍不懂音乐,不会唱歌,但我坚信人的心灵是相通的,只要有一支歌与那支歌重合,我便会立即将其捕捉,遗憾的是我的寻找距离原目标愈来愈远,我甚至不能确定世间有无那首歌,或者我曾否听到过那首歌?尽管那首歌仍时时刻刻奔来耳畔,那清晰的音符有力地敲打着我的心灵,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感动。我相信那是真实的歌音,要不自己怎么会不断地被感动,并且不断地感动着越来越多的天南地北经历迥异的朋友?

    我无法确定它,但我必须接近它,捕获它。

    过了几年,我闯进了腾格里大沙漠。不知不觉间,满世界只剩下我一条生命。这时夕阳平洒下来,望不断的沙丘便如远古宫殿的金柱,矗满了我的思周。哪根金柱可供我依靠,哪座宫殿供我憩息,怅然良久,满地都是与生命无缘的荒漠。那串歌吟这时突然奔入我的心房,我濡湿了干裂的嘴唇,迎着依依下沉的夕阳唱了起来。咧一咧-咧一,哦,是那声音,是那来自古长城线上的声音。我至今也不知道那天我究竟唱r什么,但我肯定,那一次我确切地捕捉住了那串古长城线上的音符。

    绝地,才能迸发出绝唱,绝唱,永远是绝地的宿命。绝地之音,并不仅仅传达悲壮哀婉,它是生命本身,每一个音符里都透射着生命的全部内涌。它不是用具体的词、调所能表达清楚的,身处无语无理性之境地,废词失调才是真实生命的展示。

    (有删改)

    1.如何理解“绝地”“绝唱”的内涵?(6分)

                                                           

                                                            

                                                          

    2.文章第二段作者为什么花了很大的篇幅来写一块平地,这是一块怎样的平地?(5分)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所表达情感的理解和认识。(7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父成秩,陕西大都督府司马。穆幼能属文,有至行。行路得遗物,必访主归之。从王昭素受《易》及《庄》《老》书,尽究其义。昭素谓曰:“子所得皆精理,往往出吾意表。”且语人日:“李生异日必为廊庙器。”

    周显德初,以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迁右拾遗。宋初,以殿中侍御史选为洋州通判。既至,剖决滞讼,无留狱焉。移陕州通判,有司调郡租输河南,穆以本州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又坐举官,削前资。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

    开宝五年,以太子中允召。明年,拜左拾遗、知制诰。五代以还,词令尚华靡,至穆而独用雅正,悉矫其弊。穆与卢多逊为同门生,太祖尝谓多逊:“李穆性仁善,辞学之外无所豫。”对日:“穆操行端直,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上曰:“诚如是,吾当用之。”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以疾言日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己。穆日:“朝与否,国主自处之。然朝廷甲兵精锐,物力雄富,恐不易当其锋,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使还,具言状,上以为所谕要切。江南亦谓其言诚实。

    太平兴国初,转左补阙。三年冬,加史馆修撰、判馆事,面赐金紫。四年,从征太原还,拜中书含人。预修《太祖实最》,赐衣带、银器、缯彩。七年,以与卢多逊款狎,又为秦王廷美草朝辞笏记,为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

    年春,与宋白等同知贡举,及侍上御崇政殿亲试进士,上悯其颜貌癯瘁,即日复拜中书台人、史馆修撰、判馆事。五月,召为翰林学士。六月,知开封府.剖判精敏,奸猾无所假贷,由是豪右屏迹,权贵无敢干以私,上益知其才。十一月,擢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月余,丁母忧,未几,起复本官。穆三上表乞终制,诏强起之,穆益哀毁尽礼。九年正月,晨起将朝,风眩暴卒,年五十七。

    穆自责授员外郎,复中书舍人,入翰林,参知政事,以至于卒,不度周岁。上闻其死,哭谓近臣曰:“穆国之良臣,朕方倚用,遽兹沦没,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赠工部尚书。

    (节选自《宋史·列传二十二》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穆幼能文,有至行       属:连缀,写作

    B.又举官,削前资       坐:由……而获罪

    C.宜熟思之,无自后悔      贻:赠送

    D.月余,母忧           丁:遭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子所得皆精理         ②不如须臾之所学

    B.①以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C.①李生异日必为廊庙器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D.①穆国之良臣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穆至/谕旨煜/辞以疾/言日/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

    B.穆至/谕旨煜/辞以疾言日/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

    C.穆至谕旨/煜辞以疾/言日/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己

    D.穆至谕旨/煜辞以疾言/曰/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穆将母就肃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4分)

    译文:                                                         

    (2)又为秦王廷美草朝辞笏记,为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4分)

    译文:                                                         

    (3)六月,知开封府,剖判精敏,奸猾无所假贷,由是豪右屏迹。(4分)

    译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浣溪沙

    贺铸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简要分析。(4分)

    2.词的下片仍然写景,但景中有情。试简要分析其中的情。(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蜀道难》)

    (2)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辞》)

    (3)       ,石破天惊逗秋雨。       ,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凭箜篌引》)

    (4)守着窗儿,             ,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

    (5)       ,茂林修竹,____     ,映带左右。             (《兰亭集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请从下列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3分, 50字左右)

    (1)简述堂吉诃德斗风车的故事。

    (2)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本章孔予的话有什么含义?

    选答第(  )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字。

    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在过去两年多的高中生活中一定有你难以忘怀的记忆,请你在回放的过程中选择一个班级活动的场面进行描写。

    要求:以描写为主,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边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下来,于是再爬,便又再掉,爬而又掉,掉而又爬,但终于爬过了那块石头;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走向了它的目的地;第三只小蚂蚁到来,望石而返,也找到了丰厚的食源。

    生活犹如蚂蚁前行,有时需要直行,抱定理想,执著求索;有时需要转向,变通处之,量力而行;有时则需要迷途知返,另辟蹊径,但无论怎样都是要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

    请根据对上文的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