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3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  )

    A.诸子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

    C.士的兴起           D.“学在民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的流派是(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人心也,人者,政之本也,身者,人之本也,心者,身之本也,不造其本而从事其末,末不可得而治矣。”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为政根本在于得民心           B.修身正心方能国治

    C.事功为本,修身为末           D.内心反省可明天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  )

    A.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       B.天意与人事交相感应

    C.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       D.儒家试图约束皇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985工程”是1998年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国家启动这一工程具体是为了(  )

    A.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           B.贯彻“双百”方针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实现“十二五”规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时说道:……在禅学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的一种反叛,因为他将重点放在了冥想与直觉认识之上。学者论及的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记录了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他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  )

    A.孔子创办私学      B.齐国设“稷下学宫”

    C.汉武帝设立太学     D隋朝开创科举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熹旨在强调(  )

    A.儒家自古以来就讲求个人的修养

    B.人的正常欲望是天理,超越于此的是人欲

    C.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

    D.人要克制欲望才能发明本心符合天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三先生看来,当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已难以继续承担儒家所强调的道德与社会教化功能,……他们不遗余力地倡导‘重民’、‘保民’、‘敬民’,呼吁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回归”。以下言论最能够体现“儒家基本价值观念回归”的是(  )

    A.“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黄宗羲认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  )

    A.君主制度摇摇欲坠        B.启蒙思想已有萌芽

    C.纲常礼教全面崩溃        D.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

    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

    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段文字流行状况。下列有关由A到B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和应用是变化的前提

    ②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③小篆作为统一的官方文字,有利于秦朝思想文化的繁荣

    ④促进了秦国实现统一大业

    A.②        B.③

    C.②④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说明“明清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

    A.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B.封建君主制的需要

    C.商品经济的开放性      D.自身较强的适应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近代某思想家曾说:“余闻东西之人,盛称泰西者,莫不曰其国大政事大征伐皆举国会议,询谋佥同而后行。其荐贤授能,拜爵叙官,皆以公选。其君臣上下,无疾苦不达之隐,无壅遏不宜之情。”下列思想与之吻合的是(  )

    A.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B.维新派的“君主立宪”思想

    C.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       D.激进派的“民主科学”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中国近代思想主张出现最晚的是(  )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

    C.“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故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D.“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896年孙家鼐在《议覆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称:“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有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排斥西学               B.认识到了中学的不足

    C.认为西学处处在中学之上      D.开始认识到西学有其优越之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读下图,漫画中被碾在车轮底下的人物是孔子。这反映出作者(  )

    A.维护中国先进文明

    B.推崇民主共和制度

    C.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胡适认为:“我们思想新、信仰新,我们在思想方面完全是西洋化了;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这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新文化运动彻底失败

    C.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中西文化融合日益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孙中山在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身处十分穷困之时,仍然相信“中国是可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度,这个国度应用来作为社会主义政府的典范”;并呼吁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协助他“把中国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材料表明(  )

    A.孙中山深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

    B.不断失败导致孙中山转向社会主义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是权宜之计

    D.孙中山吸收世界先进思想为我所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此说是(  )

    A.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体现        B.为国家干预经济制造舆论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形成四大家族的理论根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抗战时期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他们称延安是“思想工厂”。在这里产生的“思想”主要是指(  )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问题

    C.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努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

    A.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

    B.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C.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共同点是(  )

    A.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冲破了“个人崇拜”        D.促进了思想大解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该讲话(  )

    A.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学习、借鉴和传承、创新是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

    材料二 两宋诸儒,门庭径路半出于佛老。

    ——全祖望《题真西山集》

    佛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厌;老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巧。厌薄世故,而尽欲空了一切者,佛氏之失也;关机巧便,尽天下之术数者,老氏之失也。……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

    ——《朱子语类》

    材料三 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为世界应乎天而顺乎人之革命,去腐败而存良善之革命,由野蛮而进文明之革命,除奴隶而为主人之革命。……今试问吾侪何为而革命?必有障碍吾国民天赋权利之恶魔焉,吾侪得而扫除之,以复我天赋之权利。

    ——邹容《革命军》(1903年)

    (1)阅读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荀子的思想主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儒对待“佛老之学”的态度。

    (3)阅读材料三,列举邹容倡导革命的目的。联系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思想出现的背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提取信息

    表1:《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两白银)

    年代

    进口

    出口

    1885

    88,200,018

    65,005,711

    1895

    171,696,715

    143,293,211

    1905

    447,100,082

    227,888,197

    1911

    471,503,943

    377,338,166

    (二)论证观点

    怎样在历史中间,在国家衰落的时候,发现一些非常可贵的因素,特别是一些先驱者带智慧性的见解,这是非常重要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很重要,因为本来认为中国是天下第一,老是天下第一,天下就是中国,中国就是天下,那时候中国没有世界的概念,中国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心,周边都是自己的属国。但是魏源能够看出中国已经不行了,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

    ——《复兴之路》

    (三)阐释事物

    (1)从上表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这一观点。

    (3)试从上图中任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他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

    ——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

    材料二 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义利观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比如,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它更多地强调精神,以便于战胜在物质上强于我们的敌人;在国家或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或集体的利益,以便于在国破家亡中救亡图存;等等。

    ——郑永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义利观理论形态的历史演进》

    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

    ——《邓小平文选》第2卷

    材料三 我们要做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好兄弟。“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中国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中国同太平洋岛国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理想。

    ——2014年11月21日习近平《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思想成果。

    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义利观的差异,结合时代背景简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你对义、利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