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综合题 5 题
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读中国南方春雨开始期(实线)和终止期(虚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关于春雨开始期、终止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福州和南京春雨开始期相近

    B.图中各城市南昌春雨结束最晚

    C.春雨期自东向西逐渐缩短

    D.春雨开始期东比西早

    2.图示区域内春雨开始最早的地区,其春雨开始最早的原因可能是

    A.夏季风来的早

    B.纬度低

    C.距海近

    D.冬季风受地形阻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5年2月,中国与阿根廷签署《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核电站的协议》。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与阿根廷签署协议时

    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90°

    B.非洲热带草原草木枯黄

    C.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D.中国广州花市人海如潮

    2.阿根廷是世界粮食和肉类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B.季风水田农业、乳畜业

    C.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工业化阶段表”及“2008年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图”,回答以下问题。

    工业化阶段

    人均GDP(美元)

    第一产业比重

    第二、三产业比重

    初期

    <2 000

    >20%

    <80%

    中期

    >2 000

    <20%

    80%~90%

    后期

    >4 000

    <10%

    >90%

    长江流域

    3 350

    9.71%

    90.29%

    1.2008年,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各省级区域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

    A.湖南、安徽、重庆     B.四川、云南、江西

    C.上海、浙江、江苏     D.广西、湖北、云南

    2.关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发展比较协调

    B.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

    C.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

    D.经济布局亟待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超过7%的社会。读我国老年人口统计及预测图,完成以下问题。

    1.据材料可知

    A.2000年后,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

    B.2023年我国60至65岁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C.2010年我国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D.2040年我国老龄化人口达到最大值

    2.我国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近年老龄化程度正在接近,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

    B.不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C.农村迁入城市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小

    D.城市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

    3.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统一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B.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

    C.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随着中央农业政策的落实,我国许多地方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出各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国内外,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而且为我国农业增收和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下图为我国部分优质农产品基地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两地均为我国重要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甲地位于黄河河谷地区,冬季气温较高,露天蔬菜仍可正常生长

    B.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且纬度较高,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病虫害少

    C.乙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冬季热量较丰富,满足蔬菜生长

    D.乙地纬度低,冬季光热充足,距海近,灌溉便利,利于蔬菜生长

    2.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鲜奶往往需要进行加工。为满足市场需要,图示丙、丁两地均发展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丙:原料   丁:技术     B.丙:原料   丁:市场

    C.丙:劳力   丁:市场     D.丙:政策   丁:交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

    材料二  伊犁河谷地形示意图

    (1)根据地形特点分析伊犁河谷成为“塞外江南”的原因。(10分)

    (2)在山体的垂直变化中,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8分)

    (3)每年4月和7、8月伊利河有2次汛期,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2分)下图为我国“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比,“西三角经济圈”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8分)

    (2)发展“西三角经济圈”有何积极意义?(6分)

    (3)重庆和西安在“西三角经济圈”的地位突出,如果非要选一个作为经济圈核心城市,你认为哪个最好,说明其优势条件。(8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为云南石林景观图。云南石林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之列,一年四季对境内外旅游者产生着强烈的吸引力。

    说明云南石林景观形成的自然条件及该地境内外游客数量较多,季节构成较均衡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地级行政区域多个气象观测站关于大风天气的多年统计资料,该区域的大风天气多由冷空气南下引发形成。

    (1)据图归纳该行政区域大风日数的变化特征。(4分)

    (2)从全球气候变化分析该行政区域大风日数年际变化趋势的原因。(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0分)【环境保护】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使“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但城市垃圾使“美丽中国”成为尴尬的场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大,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场、焚烧厂、堆肥厂、及其它方式,目前处理能力约占总量的80.3%。

    材料二  我国采用垃圾焚烧发电的方法来处理城市垃圾,但遭到有些人反对,有些居民去问责当地城市管理委员会。

    (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采用填埋场会在哪些方面影响中国的“美丽”?(4分)

    (2)如果你也是持反对意见的村民之一,说明反对的理由。(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