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4 题
  1.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政治上当家做主,在经济上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毛泽东诗词“一架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    )

    A.润扬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江阴长江大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作为在改革开放中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

    A.上海        B.珠海        C.深圳        D.厦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的重大失误和巨大挫折(         )。

    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④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这些成就的是(          )

    ①我国经济总量跃至世界第三

    ②新藏公路、川藏公路的修建

    ③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

    ④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56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6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42%,比历史最高年增长11.3%,你认为取得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改革开放的开展   D.三大改造完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

    A.首先在农村展开       B.首先在城市展开

    C.首先从沿海地区展开   D.农村与城市同步展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我国始终坚持________工作重心不动摇(        )

    A.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经济建设

    C.计划生育    D.法制建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们不会忘记,1971年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从此恢复了我国的大国地位。这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A.万隆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08年12月,中国海军舰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以保护中国过往船舶和人员安全,保护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安全。这表明我国政府致力于(       )

    A.加强南南合作    B.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C.保护资源与环境     D.建立国际新秩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

    A、资源分布地区不平衡的问题

    B、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问题

    C、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D、资源利用率不高,损失浪费严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我国北方地区有这样的顺口溜:“一年开荒,二年打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沙梁指沙地)这段话告诉我们(     )

    A、要想有粮食,就要开荒

    B、人类不合理的开垦是引起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

    C、要想经济得到发展,环境就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

    D、自然环境变化是有其规律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个原则(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互补性原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材料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福建英湖社再夺高产冠军――花生亩产13421斤”、麻城建国一社出现了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36900斤”。(摘自1958年人民日报)

    材料二:袁隆平,一个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他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每亩增产20%至30%,现国内已推广种植12亿亩,每年增产粮食300亿公斤。他被人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材料一的报道反映了当时全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一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到严重挫折,请说说它为什么会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4分)

    (2)材料一、二对于发展农业的不同做法,给我国发展国民经济带来什么启示?(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飞速行驶的列车……它的轨道,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的目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的动力,来源于千百万人民群众;它的车头,是中国共产党;指引它前进方向的是高高飘扬的旗帜。

    根据材料请回答:中国这辆列车为什么能够飞速行驶?(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一:2008年8月8日,格鲁吉亚军队和南奥塞梯武装人员发生武装冲突,俄罗斯出兵用5天时间结束了“迫使格鲁吉亚实现和平”的军事行动,并随后宣布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格鲁吉亚不甘示弱,宣布同俄罗斯断交。

    材料二:

    国家

    国家数

    占全球人口

    控制了世界财富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发达国家

    20多个

    1/7

    3/4

    2700多美元

    发展中国家

    120多个

    6/7

    1/4

    不到500美元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俄罗斯的做法肯定不行!为什么?(3分)

    (2)造成材料二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解决材料一、二中的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