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7 题,解答题 3 题
中等难度 2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2010•泰安)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
    B.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1•河西区一模)将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过滤时搅拌漏斗中的液体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B.蒸发滤液时,要不断用玻璃棒搅动蒸发皿中的液体
    C.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液等步骤
    D.配制氯化钠溶液时需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0•鄂州)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09•顺义区一模)医疗上,用C-14呼气试验取代胃镜,可以无痛、快速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已知C-14原子中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4 B.6 C.8 D.1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3•天河区一模)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保证高产大量施用化肥
    B.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C.CO(NH)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D.所有化肥都能全部溶于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钟乳石的形成 B.冰川融化
    C.蒸发食盐水 D.玉石雕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09•桂平市二模)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
    A.食用碘盐可防治碘缺乏病
    B.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C.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夜盲症
    D.实施“酱油加铁”,可减少厨房污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09•黄石)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NaCl固体;②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2;③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温度为25.62℃;④用10mL量筒量取6.6mL某溶液.(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08•南通)把少量物质分别加入到另一物质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碘加入汽油中 B.面粉加入水中
    C.高锰酸钾加入汽油中 D.植物油加入水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3•怀柔区一模)如图表示的是A,B,C三种溶液两两混合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符合该实验现象的A,B,C三种溶液依次是( )
    A.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B.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
    C.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
    D.氢氧化钙溶液、盐酸、硫酸钠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以下内容请你用最合适的化学式或微粒符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2)硫酸钠中的阴离子;
    (3)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4)改良酸性土壤时常用的一种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
    (2)[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溶液;
    (3)如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浓硫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07•柳州)已知水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少而降低.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
    (1)A和B可能的一种组合是: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0•广安)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B、E和丁均为化合物;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1)写出化学式:甲;乙;丙.
    (2)写出丙和E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3•荣成市模拟)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Na+Cl2=2NaCl,反应前后Na、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1)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通常具有氧化性.如:氯化铁溶液能和单质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另一种铁的氯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反应物中表现出氧化性的物质是.
    (2)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一定有的固体是,滤液中的溶质是.有人认为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你也从化合价角度解释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2•湛江模拟)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O2、H2、CO2三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
    纳出实验室制取这三种气体反应的共同点(填序号).
    A.需要加热     B.需用催化剂     C.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D.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3)气体发生装置A可用来制取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采用装置来收集该气体.(填序号)
    (4)化学上可通过多种反应得到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如:
    a.2NH4Cl(固)+Ca(OH)2(固)CaCl2+2NH3↑+2H2O
    b.NH4HCO3 (固)NH3↑+CO2↑+H2O   
    c.CaO (固)+NH3•H2O=NH3↑+Ca(OH)2
    结合以上实验装置完成下列填空(以下均填序号):
    我将选择上述反应作为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选用上图中的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Ⅰ.纯碱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下面是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原理的主要过程:
    ①20℃时,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得到NH4HCO3饱和溶液;
    ②向NH4HCO3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细粒,并不断搅拌,直到NaHCO3结晶析出完毕;
    ③将析出的晶体过滤,得到晶体和滤液,洗涤晶体,然后将晶体充分加热,得到Na2CO3,同时生成的CO2可以循环利用;
    ④向③的滤液中加入食盐细粒,析出NH4Cl晶体,过滤,得到NH4Cl.
    (1)请写出步骤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
    ②:;③:.
    (2)侯氏制碱法的优点之一是所得的副产品氯化铵是一种氮肥.该化合物遇碱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化学式,下同),此气体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以上反应现象可用于检验氯化铵中的阳离子.若要通过实验区分氯化铵和另一种氮肥硝酸铵,常用的试剂是溶液.
    Ⅱ.侯氏制碱法所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g;
    ③准确称得6.0g纯碱样品放入装置B的广口瓶中;
    ④打开装置B的分液漏斗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g.
    试回答:
    (1)鼓入空气的目的是,装置A中试剂X最适宜选用.
    (2)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或“偏小”).
    (3)E装置的作用是.
    (4)请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取MnO2和KClO3的固体混合物15.25g,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收集到一定质量的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求得所制氧气的质量,他们将加热后剩余物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通过多次加水测定剩余物质量的办法即可求出.加水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MnO2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
    编号 1 2 3 4
    加水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7.25 4.05 m 3
    试求:(1)表中m值为______;
    (2)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______;
    (3)所制得氧气的质量(写出具体计算过程).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3•荣成市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Ⅰ是为了______;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___;
    (3)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CO32-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08•烟台)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除去混在N2中的O2,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丝网后,发现铜丝网变黑.在研究如何除去黑色物质,回收再利用铜丝网的讨论中,制定了下列方案.

    请根据以上方案回答:
    (1)乙方案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B物质自行确定)______.两种方案相比较,甲方案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2)若采用甲乙两种方案处理此黑色铜丝网,则回收的铜丝网a的质量______(填“<”、“>”、“=”)铜丝网b的质量.
    (3)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反应后烧杯中的液体有腐蚀性,应加以适当的处理.他们采取加入铁粉的方案处理废液.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