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6 题,推断题 1 题,简答题 3 题,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豆浆             B.牛奶             C.碘酒             D.蒸馏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懂得一些燃烧与爆炸的基本常识可以避免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化学反应。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使用天然气做饭                        B.利用太阳能加热水

    C.用锂电池给数码相机供电                D.发电厂利用煤燃烧发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简便可行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酒的酿造         B.甲烷燃烧          C.食物腐烂         D.动植物呼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18K金是纯净物

    B.钢是合金,所以钢不生锈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

    D.焊锡合金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燃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用石油加热炼制可以得到汽油

    C.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D.用高粱、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可以制得乙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深秋时节焚烧落叶

    B.电视机着火时用水浇灭

    C.在煤炉旁放一盆冷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进行灯火实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催化剂可以将水变成汽油

    B.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C.用洗涤剂可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泡沫灭火器熄灭由图书馆资料着的大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1年12月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卫星所用的燃料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发生的反应可写作:C2H8N2+2N2O4 = 3N2↑+2CO2↑+n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方程式中n=3                    B.N2O4是氧化物

    C.该反应要吸收大量的热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关H2、C、CO三种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目前最理想的清洁燃料

    B.与CuO反应后,一定有化合物生成

    C.与CuO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D.与等质量的CuO反应,所需H2、C、CO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3︰14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 (CO)           氧气        点燃

    B     H2O(H2O2)       MnO2       过滤

    C     NaCl (CaCO3)        水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Al粉(Fe粉)        稀盐酸      浸泡、过滤、洗涤、烘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①滤液中只有Zn2,滤渣为Zn

    ②滤液中有Zn2、Cu2,滤渣为Cu

    ③滤液中有Zn2、Cu2,滤渣为Zn

    ④滤液中只有Zn2,滤渣为Zn、Cu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现有硝酸钾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取15g该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加入50g水使其中的硝酸钾全部溶解,然后静置、过滤,取15.5g滤液,测得含有硝酸钾3g,则原样品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A.14.9%            B.65%              C.75%              D.80%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并注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边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待完全反应后,镁有剩余,则还可观察的的现象是

    A.铝也有剩余                           B.先偏向右,最后平衡

    C.先偏向右,最后偏向左                  D.先偏向左,最后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从H、C、O 、S四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名称填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

    (1)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

    (2)做干电池中的电极:________;

    (3)煤燃烧时排放的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________。

    (2)美国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大量石油泄漏燃烧造成严重的污染,开发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酒精溶液中乙醇所含的氢原子数与水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则该酒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向分别装有50g水的A、B、C烧杯中加入10g、20g、30g的K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A、B、C烧杯中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2)图二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

    (3)KNO3在20℃时溶解度等于________。

    (4)要使B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甲、乙100g的饱和溶液从a2℃降温到a1℃,无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选填“甲”、 “乙”或“甲和乙”),比较降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__乙(选填“>”或“<”或“=”)

    (6)若要使a1℃时含100g水的甲的饱和溶液变为a2℃的饱和溶液(溶剂的量不减少),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请依据图示作定量描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欲配制18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铵,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________(选填“50mL”、“100mL”或“200mL”)量筒。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硝酸铵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选填序号)

    A.增加适量硝酸铵固体  B.减少适量硝酸铵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将硝酸铵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

    (5)在做⑤操作时,烧杯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为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我们知道有两种气体在实验室可以采用上图装置进行制取,请写出这两个制备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这两种气体可采用相同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

    (3)请选择上述两种气体的一种进行验满的实验,其方法是________。

    (4)上述两种气体中有一种可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检验这个反应确实发生方法是________。

    (5)诺贝尔奖得主穆拉德教授在《神奇的一氧化氮》书中提出:“人体中99.9%的疾病与一氧化氮有关”。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常温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现在实验室中要收集一瓶制备的一氧化氮,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选填序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X、Y、Z、W、M和N是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X、Y、Z、M和N 都

    是无色气体,X和N是单质,W是相对分子量最小的氧化物,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图所

    示的转化(图中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1)按要求分别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X________,Y________,W________,N________。

    (2)写出CuO→Z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按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酒精充分燃烧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___;

    (3)检验CO中是否混有少量的CO2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一种金属的位置移到最后 ,则正好符合某种化学规律 。这种金属和该化学规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铝、铁、铜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

    以上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铜和铁一样也容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4)向铜锈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固体逐渐溶解,得到蓝色硫酸铜溶液,从蓝色溶液中回收铜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a的名称________。

    ②证明N过量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

    ③向蓝色溶液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回收锈蚀钢重新冶炼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写出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锈蚀钢铁(主要成分是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某炼铁厂现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2%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__t(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水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M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2)火柴为什么移离水蒸气才能燃烧?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小强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大小、形状都相同的某种金属X、Al、Cu 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Al

    X

    Cu

    现象

    开始时

    几乎无气泡产生

    产生气泡速律慢

    无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

    产生气泡速律快

    产生气泡速律慢

    无气泡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铝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2)Cu表面始终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3)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4)如果金属X的活动性比铁弱,且金属X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易溶于水的XCl2。向只含有XCl2、CuCl2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用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用1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的体积为________L,配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kg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右图所示,有人制作了一个家庭制氧装置。该制氧装置由2个可乐瓶、2根软管连接而成。制氧时,先在甲瓶中加入20 g的水,再往甲瓶中加入157 g过氧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相对分子质量为314)和少量二氧化锰,产生的气体通过软管从乙瓶导出,即可供人吸氧。在甲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这包总质量为157 g的过氧碳酸钠完全反应,理论上可

    生成多少克氧气? 多少克H2O?

    (2)完全反应后,甲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