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语言应用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量杯/量体裁衣    寒舍/退避三舍    称谓/称心如意  

    B.吭声/引吭高歌    慰藉/声名狼藉    见识/博闻强识  

    C.泥淖/绰绰有余    嗔怒/瞋目而视    扺掌/中流砥柱  

    D.瓦砾/众口铄金    偏裨/纵横捭合    啜泣/笔耕不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这是一篇令人不忍卒读的报道,它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村青年三年来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帮助敬老院腿部有残疾的张大爷的故事。

    B.海城市民普遍认为宜居环境就差一个“水”,市区水污染问题突出,人们改变水环境的愿望非常迫切,特别是沿河居民对此感同身受。

    C.经济发展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这两大动力,花大力气来推进产业升级,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D.在第三届“百姓大舞台”演唱决赛中,上一届获得三等奖的李大妈凭借出色发挥,终于一鸣惊人荣获省电视台戏曲演唱类节目的一等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下列句子中重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突然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本:推究  

    C.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   具:准备      

    D.登虬龙,攀栖鹘(hú)之危巢                   危:危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下列句子中重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捐:舍弃

    B.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               怪:感到奇怪

    C.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                 深:深度 

    D.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                   诚:确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下列句子中重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舍:筑室定居

    B.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穷尽,走到尽头

    C.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讲:讲解

    D.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顾:只是,表轻微转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D.于是余有叹焉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CCTV2010年度“三农”人物推荐标准

    他们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履行自己职责和义务的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行为在实践着共同富裕的理想.他们的创新力是多方面的,从农村改革,到土壤改良,无论是机制变革还是技术创新他们的影响力来自他们的行为,更来自这种行为所凝聚起来的社会的力量,引起了全社会对中国农民命运的关注,对中国农业战略转变的思考他们的推动力是具体的、全方位的,他们推动了一个村庄、一个乡镇乃至更广大地域乡村经济的兴旺和农民的富裕

    材料二:CCTV 2010年度经济人物推荐标准

    保障股东权益,关怀员工,服务社会,回馈社会促进技术产品、管理、运行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开创全新的市场空间,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形象无论是否具有领导权,他们的行动具有示范性,他们的思维、行动是否影响了一个产业、一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目光不仅仅应该具有行业影响力和资本市场影响力,同时应该具有社会影响力

    请用四个关键词语概括两类“年度人物”共同的推荐标准,每个词语不超过4个字这四个词语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最近,为给地铁建设让路,南都市大安北路上的49棵悬铃木开始迁移。这些一人合抱的大树在2月底被砍去枝杈,只剩光秃秃的主干,在料峭的春寒中伫立了十多天。(3分)

    请以大树的口吻,写一句形象的话,表达大树对自己命运的不解或委屈。(不超过30个字)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10分)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3分)  

    译句:________

    (2)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4分)  

    译句:________

    (3)“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3分)  

    译句: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青玉案》词上片中“凌波不过横塘路”语出三国________(填写作家名)的《洛神赋》中:“罗袜生尘” (2分)

    (2)《青玉案》整个上片最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怎样的一个女子,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首词都堪称写“愁”的经典,尤其是下阕的渲染,有人评价说贺铸词中的“愁”要比李后主词中的“愁”渲染得更充分,你同意这个说法吗?并请说明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默写 共 1 题
  1. 名句默写(8分)

    (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________,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苏轼《后赤壁赋》)

    (2)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细雨梦回鸡塞远,________。(李璟《浣溪沙》)

    (4)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________。(李煜《浪淘沙令》)

    (5)候馆梅残,溪桥柳细,________。(欧阳修《踏莎行》)

    (6)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________。(范仲淹《苏幕遮》)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苏轼《定风波》)

    (8)砌成此恨无重数。________,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看病

    一碟

    年轻的白大褂微笑着把林森请到了桌前。

    林森身体好。以前在农村时,就没上过医院,没想到一调进城里,身子骨就像放了大量的酵母菌,一个劲儿地发酵膨胀,到现在连楼梯都快爬不动了,他不得不来到陌生异常的市中心医院来检查身体。挂了号,刚跨进候诊室,就被并不认识的值班医生像熟人一样请到桌前。年轻的白大褂一边给林森把脉,一边跟他拉呱儿。原来白大褂在市报和电视上见过林森,知道他是市里的主要领导,所以林森一进候诊室就被他认出来,受到了一次莫名其妙的优待。谈话中林森也就知道了白大褂的姓名—魏力,并且得到了他的一张名片。

    “魏大夫,我的病……”林森见白大褂专心扯闲篇,觉得有必要提醒他一句。

    “脂肪积聚症。没啥大问题,运动量少的人一般都容易得这病。”年轻的白大褂谦恭地微笑着,说:“您叫我小魏吧。在您跟前我是小字辈。”

    小魏大夫手脚麻利地开了张药方递给林森,说:“别坐车,上下班步行,一个月后我再给您复诊。没问题的,为了自己的病,这是运动疗法。方子上的药只起个辅助治疗的作用。”

    林森很高兴,为了自己的病,为了医生优质的服务。他告别了谦恭地送他出门的小魏大夫,步履轻快地走出医院,对在外面等候他的司机小景说,他不坐车了,他要走路治病。

    林森的路走得很顺畅,但始料未及的是,随着时间的延伸,他竟走出了不少流言飞语。

    有的说,林森犯了严重的错误,被市长拍着桌子骂了一顿,要撤职呢。

    有的说,林森贪污受贿经济上有大问题,正在停职审查呢。

    这些话有一部分传到林森的耳朵里,林森觉得可笑。他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斜,半夜敲门心不惊。那些谣言,让它们怎么生就怎么灭去吧!

    所以林森就继续走他的路。

    林森有一个女儿。女儿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成了待业青年。市环保局闻讯,派人专程来到林家,说本单位缺人,如果可以的话请她去局办做职员。女儿很高兴,林森当然更高兴。可近来不知咋的,环保局又一个劲儿地找各种借口延宕,急得女儿老往环保局跑。

    最后一次,女儿是哭着回来的。回来后就劈头盖脸地数落父亲,接着又半跪着哀求父亲不要再步行了,并且要争取多上几回市报和电视。

    林森感到莫名其妙;这与女儿的工作有啥关系?

    女儿稍稍平静下来,断断续续说出了原因。原来环保局的人被她缠得没法,才亮出了底牌:你爸爸要完了,我们还要你干啥呀!

    林森听了,气得面皮紫涨,拍着桌子直吼:“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他转过头来安抚女儿:“不要紧!啊,不要紧,爸爸给你安排个更好的工作,咱不跟那些势利小人一般见识!”

    哄地女儿高兴了,林森心头却沉重起来。积羽沉舟,积毁销骨,真是人言可畏啊!他终于领教到了谣言的厉害。

    为期一月的“运动疗法”总算结束了,林森眼前浮现出小魏医生谦恭的微笑来,他心情轻快了许多,这个小魏不错,他想,有机会一定跟卫生局说说,表扬表扬。这样的年轻人如今不多了。

    到了医院候诊室,林森把挂号单递给了小魏医生。

    和一个月前一样白皙英俊的年轻白大褂这次没有了微笑,他面无表情地打量了一眼挂号单,把它拂下地来:“排队去。”

    林森弯腰拾起挂号单,想了想,又掏出魏医生的名片递过去,笑着说:“小魏,不,魏大夫,你忘了我啦?我是林森呀!上个月……”

    “什么上个月下个月的!”白大褂的脸板得像青石板,“要遵守医疗公德,按先后顺序一个一个来,懂不懂啊?下一个,王、王瑶……”

    看着再一次被拂下地的挂号单和名片,林森蒙了。少顷,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血涌上了头顶。他大踏步走到候诊室中央,从衣兜掏出小巧的手机,啪啪啪按了几个数字,凑在耳边大声吼到:“小景,我是林××。你马上把车给我开到市中心医院来!不,给我开加长林肯!”

    (选自《微型小说精选》)

    1.小说中塑造的“魏力”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为塑造这一人物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技巧?请简析。(6分)

    ________

    2.小说的主要情节是“看病”,但中间却写了“林森的女儿找工作一事”,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3.文章的结尾写到了“林森”的动作及语言,请简析这些描写表现了怎样的心理?(4分)

    ________

    4.小说以“看病”为题,有何含义?请简述。(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无可奈何陈忠实

    胡殷红

    从1993年陈忠实的《白鹿原》出版后,我就记住了陈忠实那张“沟壑纵横”却不失坚毅的脸,想象着年轻时的这张脸该有多么英俊但让我大失所望的是电视专题片里的年轻陈忠实照片绝谈不上英俊,只是比农村小伙子身上多了点“酸文假醋”气,真不如现在看着顺眼、深奥、硬朗、线条分明。有一次我用这话调侃陈忠实,他用陕西话回敬我:“得是地,人家都说周总理就是越老越帅气嘛!”

    有一次我在书摊上看到一本以作家出版社名义出版、署名陈忠实的长篇小说《丰乳玉臂》,马上打电话逗他:返老还童啦,怎么研究起“肢体学”?陈忠实一边听我电话一边在来回踱步,我在电话里能听出他啼笑皆非的腔调和踢踢踏踏的脚步声。陈忠实抱怨说:“《白鹿原》自发表到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各类版本总印数早已超过100万册,可我还收集到盗版本十几种,盗版的数量估计超过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总量的三倍以上,还有不下三十本以我名字出版的小说,我的名字有那么值钱吗?”

    陈忠实自己发现被盗名的第一本书是《村画》,欺世盗名者把《村画》弄得“遍地开花”,一点不在乎陈忠实本人是否知晓,竟然摆到了他家门口书摊上,摊主认得陈忠实,老远就冲他喊,你的新书卖得不错,刚进两天,几十本就卖完了,陈忠实张口结舌,估计他当时那张脸得让小摊主做两天噩梦。

    没等噩梦过去,陈忠实又接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电话,说这部署名陈忠实的《村画》,内容与他们社出版的一部叫《壁虎村》的作品相同,作者是云南作协副主席李霁宇,他们请陈忠实写一篇文章以澄清事实,陈忠实只好怀着无法言说的心情著文说明事实真相,估计从那事起过滤嘴香烟消愁的作用不行了,陈忠实改吸雪茄。

    还有一次,上海一位读者和浙江师大的一位研究生几乎同时致信陈忠实,说他们买到一本署名陈忠实的小说《生命原》,内容不错,就是错别字太多。陈忠实当即回信说明本人并没有出版过这本书,希望他们将此书寄来看看,同时寄了自己的一部作品以作留念。其实陈忠实更为苦恼的是,这部作品是陕西党校的一位老教员在此书尚未出版之前就将一校样送给他读过,请陈忠实帮着提提意见,出版之后还送了他一本,书的原名叫《楞娃》,这事叫陈忠实好生地郁闷了一阵子,估计脸上的皱纹又多了几条。

    陈忠实还接到山东作协副主席赵德发的电话,说他看到一本叫《石牛原》的小说,落款是陈忠实,但内容正是自己的作品《缱绻与决绝》接到这个电话陈忠实真是不能再容忍了,盗名盗到自己朋友的头上,不仅再一,而且再二,再三,损害自己的名誉和利益也罢,伤害到了朋友们,陈忠实于心不忍,而且为此总是心怀歉疚。从此陈忠实但凡接受记者采访都会郑重声明一点:我写《白鹿原》之后没有长篇出版,任何署我名的长篇,除了《白鹿原》之外,都不是我的作品这一来,陈忠实估计不会再有盗他名出书的了。

    其实不然,没过两天他相继收到了几张汇款单,汇款单位都是些很少听到的地、市级小报他拿到汇款单苦思冥想也没想出何时给这些地方寄过稿件,汇款不能收,只能等着邮局自动退款了后来陈忠实在和一位记者聊天时说到此事,记者报道后引起有关部门注意,竟然查到冒名顶替的作者是陕西农村的一位文学爱好者,他自己署名的文章寄到任何地方的报刊,都从未被采用过,便想到以陈忠实的名字落款,地址写自己家的,因此那些没和陈忠实联系过的报刊就按他提供的地址寄稿费和样报,但有些知道陈忠实地址的就寄到省作协。此事过去一段时间之后,陈忠实见到一封信,是那位化名陈忠实的人悄悄放到作协收发室的,看了这封信陈忠实又难过又感慨。这位农民兄弟在信中说,他家境不好,自幼喜爱文学写作,想靠写稿的收益补贴家用,就想出这么个办法,篇篇中的。陈忠实读了这封信后,很想见见他,可这位农民没有留下地址,只好等待他的再次出现。等待的过程中陈忠实会常常想到他、惦记他好像是他又欠下一笔难以偿还的人情债似的。

    谈起他屡屡遭受的盗版盗名之苦,我估计陈忠实这会儿一定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                         (选自《南方日报》2008年9月4日,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陈忠实的性格特点(6分)

    ▲              ▲

    2.有人说本文整篇都是写陈忠实先生的书被盗版的事情,有重复之嫌,你认为作者这样安排材料得当吗?为什么?(6分)

    ________▲              ▲

    3.盗版现象屡禁不止,请根据本文,联系社会现实,谈谈该如何规范文化市场(6分)

    ▲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事以及许多方面也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请以“留一道缝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