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单选题 2 题,选择题 10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 题
  1. 1932年以后苏联逐渐恢复农村集市贸易;1934年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批评了急于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左派清谈”。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适度利用市场来发展经济         B.着手纠正经济体制的弊端

    C.效法列宁时代的经济政策         D.放松了对农业发展的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31年,共产国际发表文章称:蒋介石“调动了南京政府的三十万装备精良的部队……而和它对峙的是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只有六、七万人的红军几个军和几万名装备很差的游击队”,但是,“中国红军经受住了最困难的考验”。这表明共产国际

    A.给予中国革命全面支持          B.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

    C.认为国民革命有所发展          D.认同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0 题
  1. 《大明律》规定:禁止朝官与近侍官交结,禁止地方官员与朝官交结,禁止京官与京城家资富厚之人交结,否则即构成奸党罪。这一规定旨在

    A.防治宦官专权和权臣乱政  

    B.消除官员结党对皇权的威胁

    C.用法律形式加强中央集权 

    D.澄清吏治以杜绝制度的腐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学者这样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书法家:长期战乱,离愁,太轻易的生死离别,妻离子散的社会现象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可贵。……这时节,各种张扬的,个性的,甚至夸张的生命个体被重视,被渲染,被接受。下列符合这一评价的书法大家是

    A.怀素         B.王羲之         C.苏轼       D.赵孟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代官营手工业中广泛采用奴隶制和差役制,而宋代官营手工业对军匠和民匠原则上实行雇佣制。由此可见,宋代

    A.官营和私营手工业竞争激烈

    B.政府传统经济政策发生变化

    C.手工作坊雇佣关系普遍存在

    D.工匠的身份及地位有所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两位大哲是同时代人。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较。有的西方学者更直接称王阳 明为“中国的路德”,这是因为王阳明

    A.敢于公开挑战孔孟正统思想

    B.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C.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寻找“理”  

    D.强调先知后行提升自我修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清帝退位后,曾有记者问孙中山为何对“今日北京之政争”不甚注意,孙中山明确表示目前对中国的社会革新,“比党务与政治问题更有兴趣”。材料中“社会革新”主要是指

    A.振兴民族经济、改善民生    

    B.反对军阀专制、捍卫民主共和

    C.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启蒙    

    D.号召民众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同西欧国家的关系有了很大发展。1975年5月,中国和欧洲经济共同体达成建立正式关系的协议,促使中欧建交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           B.中国周边环境未得到改善

    C.布雷顿森里体系瓦解           D.双方经贸发展的迫切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了“陶片放逐法”制度,即公民投票来决定对意欲独裁的城邦最高公职者进行放逐;伯利克里宣称:“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这表明古代雅典

    A.公民均享有立法权和决策权   

    B.具有现代民主观念

    C.法律针对意欲独裁者而定  

    D.重视维护公民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试图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探究,选出以下几个话题

    1.坚持“自由主义市场原则”,反对国家干预

    2.无产阶级提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

    3.改良社会主义提出在不改变现有制度的前提下,由国家实时一定的福利制度安排

    该学者探究的主题是

    A.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           B.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

    C.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           D.各国政治体制的演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是由三个宪法性法律文件构成的,“它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此可见该宪法

    A.并未建立真正民主制度          B.是君主派的胜利

    C.具有不完整性和妥协性          D.强调分权制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面两幅图共同反映了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力不从心

    C.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D.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54年英国完成了第一个以入股形式进行海外殖民贸易的特许公司“莫斯科公司”。该公司成立当年,即进行航行白海的冒险尝试,要发现新的地区和岛屿,深入俄国内地。最初把整个公司的资本分为240股,每股25金镑,每人投资一部分,由6人分担风险。开始时规定,公司营业只限一次行程,每次远航归来,按股份分配所有的利润。并连股本一起发还。后来随着贸易活动的频繁和规模扩大,就把原来投入的股份全部或一部分留在公司,作下次航行使用。到1604年该公司股东增加到160人,15人董事管理整个业务。继之而起的,有1557年成立的西班牙公司、1579年成立的伊士特兰公司、1581年成立的勒凡特公司、1588年成立的几内亚公司,1600年又组织了东印度公司。这些贸易公司都是以股份制形式组建的,是英国向海外扩张殖民势力的工具。

    材料二  1872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此外,洋务派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批近代工矿、交通企业也相继采用了股份制。据统计,从1877年到1883年,先后有苏、皖、鄂、鲁、热、奉、直、滇、桂等省相继采用的纺织、煤炭、铜、银、金等行业中的19家企业采用公开招股形式,形成了中国股份制企业发展的一个高潮。总体看,晚清时期股份制企业数量并不是很多,且大多数采取“官督商办”的体制。

    ——摘编自朱荫贵《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以资金运行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至17世纪英国股份制公司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起步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股份制公司(企业)兴起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

    拉斐尔的圣母像集平易与庄重于一体,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他所创作的圣母,可谓是理想美的化身。

    米开朗琪罗的圣母像集纯洁和崇高为一体,体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永恒真实性。

    达·芬奇一反前人的传统画法,把圣母玛利亚置于大自然,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19世纪时期以来的圣母像

    俄罗斯的圣母像几乎淹没在金子和宝石的光泽中。

    韩国人用他们自己的形象诠释了圣母,其圣母神态更具有东方民族特有的谦卑,细长上挑的眼睛是绝对的“韩国制造”。

    在非洲,圣母被刻画成非洲黑人妇女的形象。

    在中国,圣母自然是黄皮肤的中国妇女形象。

    ——摘编自任东升等《圣母艺术形象变迁的文化解读》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14世纪到19世纪以来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一次兴学运动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庆历兴学的主要内容有三项:兴办太学;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赋诗,罢贴经、墨义。最终以范仲淹被排挤出朝廷而失败。

    第二次兴学运动是由被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主持的。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被称为“熙宁兴学”。主要有以下内容: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所谓“三舍法”就是“创立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的简称;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改革科举制等。“熙宁兴学”也难以避免失败的悲剧。

    第三次兴学运动是由蔡京主持的,意图继承熙宁新法来挽救北宋的统治危机,恢复和发展“熙宁兴学”的某些措施,史称“崇宁兴学”。“崇宁兴学”的措施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此次兴学虽不免失败的教训,但是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起的作用超过前两次。

    ——摘编自张西梅《浅论北宋三次兴学运动的影响及失败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教育改革的内容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教育改革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一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执政,把社会主义理念从政治诉求付诸于社会实践,从而诞生了著名的(魏玛宪法)。宪法中首次写入对家庭,妇女,儿童的保护,对全民教育的规范,对每一位公民生存权的重视。尤其在经济生活中,在平等原则基础上加入社会公正原则,即任何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但财产使用必须考虑财产使用者的利益,必须对整个社会负责任。宪法规定人民有普选权、创制权;采用责任内阁制,但总统有紧急命令权,可以暂时停止宪法中部分规定的效力。这部宪法内阁制取法英法,总统制仿效美国,人民复决制则源自瑞士。结构严谨到几乎完善,条纹令人钦佩,读起来使人觉得完美无瑕的民主制度似乎就此获得了保障。1933年希特勒建立独裁统治后,(魏玛宪法)名存实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联邦德国,(魏玛宪法)为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所代替,该基本法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魏玛宪法)的传统。

    一向以严谨和理性著称的德国人设计的这部宪法是德国历史上首次实现民主制度的宪法。它建立了一个议会民主制、联邦制的共和国。

    ——摘编自陆梅《魏玛共和国的灭亡和德国早期民主制的终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玛宪法)指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玛宪法)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相比实现了了哪些突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年,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美、英、苏三国在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会议通过决议: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联合国问题,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

    ——摘编自严双伍《戴高乐与雅尔塔会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会议召开的可能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学家认为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向苏联颁发承认书和授权书”的依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民国六年(1917年),受陈独秀、胡适等人的影响,在《新青年》杂志第三卷第三号上刘半农发表了《我之文学改良观》。他认为文学应表现自我真情实感,只有将窒息性灵的古人作文的死格式推翻,新文学才能得到发展。主张在白话文没有取得正宗地位之前,文言和白话可暂处于对待地位,白话应吸收文言的优点,而文言应力求浅显,以便和白话相近。提倡文章分段,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在介绍英国约翰生和美国樊戴克的文学思想时,强调文学的真实性,批判背离现实的虚伪文学。刘半农还主张汉字改革,认为汉字最终应走拼音化的道路。民国十四年(1925年),他发起成立“数人会”,经过二十二次讨论,拟定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他认为,汉字在实行拼音制以前,写简化字是必不可少的办法,因此与李家瑞编《宋元以来俗字谱》。这本书表现了八九百年以来,简笔字演变的轨迹。

    ——摘编自袁贺《真的猛士刘半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半农提倡文学改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刘半农文学改良的主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