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

    A.礼          B.仁          C.中庸         D.德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儒学发展历程中,“沟通佛、老,以治儒书,发前人之所未发,遂别成一时代之学术”的是(   )                                          

    A.汉代学者       B.唐代学者       C.宋代学者     D.明清学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几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思想文化的活跃通常是以宽松的政治环境为背景,但也有例外,这个“例外”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末清初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写到:“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材料认为黄宗羲的思想(     )

    A.继承儒家民本思想

    B.继承并发展儒家思想

    C.具有现代民本思想

    D.儒家思想与现代民本思想结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

    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下列观点体现了上述评价的是(    )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十日谈》 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      )

    A.人的自然天性难以泯灭         B.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青年人是不会盲从盲信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

    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B.不要信教,不要教会

    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D.主张因信称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就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伏尔泰在这段话里主要表达了(      )

    A.生而平等是天赋人权       B.反对专制制度的强烈愿望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     D.主权在民的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人文主义者阿皮说:“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这说明他(     )

    A.鼓吹人的自私自利              B.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性

    C.藐视宗教,不承认上帝万能         D.强调发展个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

    A.自然权利说              B.公共意志论说

    C.社会契论说             D.三权分立学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对上述名言理解错误的是(     )

    A.反对各种形式的专制权力,特别是君主专制

    B.权力之间应相互牵制彼此平衡

    C.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D.中央与君主集权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人将明清之际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时的“晚霞”是指(    )

    A.集大成的科技巨著涌现           B.各种发明不断出现

    C.早期反封建思想出现             D.古代小说蓬勃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

    A.山水画       B.写意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经学时代”盛行的是(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失去了对社会的影响力      B.世俗权力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控制

    C.教皇和君主划分了势力范围      D.西欧宗教改革的任务已全面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    )

    A.君主制       B.君主专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电影《墨攻》表现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的思想;而孔子认为:“仁者,爱人,爱有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A. 代表阶级利益不同           B. 所处时代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文物是物化的历史,是历史工作者从事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仔细观察下列文物,其中对研究奴隶社会历史有着重要作用的是(     )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在戏曲舞台上,演员轻马扬鞭表示骑马,划浆表示行船,绕场一周表示日行千里。下图演员的划浆动作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哪一特点(   )

    A.综合性    B.程式化     C.虚拟化     D.现实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归纳上述材料体现的基本原则或者精神。(6分)

    (2)分析上述原则或者精神的重要意义。(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董仲舒在所《举贤良对策》之第三策中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我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三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为什么认定儒家思想可以成为国家根本的指导思想?(4分)

    (2)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后,其地位并不是稳如泰山,请指出古代史上儒家思想遇到的主要挑战。(4分

    (3)儒学家们是如何应对上述挑战的?(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疾,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电的利弊》

    材料二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大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了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作用的不同之处。(4分)

    (2)分析形成不同之处的原因。(6分)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四大发明对中国的积极影响。(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 (11分)

    材料 “国学热”的出现,是由于“中华民族复兴”的问题引起的,而民族的复兴必须由民族文化的复兴来支撑,因此在对过去的盲目“反传统”的反思中考虑到如何传承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化,并使之在新时代得到更新。……中国儒家“天人合一”的学说和“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出的“‘人和自然’是一生命共同体”的理论很相近。有鉴于孔子和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有见识的中国学者认为,要复兴中国文化传统,就必须恢复孔子和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人为地割断自身民族文化的民族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儒家的“仁爱”精神不正与“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倡“第二次启蒙”的“关心他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吗?这很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在“前现代”的思想宝库中确实包含着若干人类社会“普遍价值”的思想资源,并对克服“现代性”可能发生的弊病起消解作用。

    ——汤一介《中国的启蒙》

    评述材料中关于“中华民族复兴”必须由“民族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的复兴来支撑 。”的观点。(11分)(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