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选择题组 5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6 题
  1. 目前,广东省区域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个版块,这对分类指导、推动各地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体现区域特点,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地区发展,有人建议根据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分为“珠三角”、“沿海欠发达地区”、“山区”三个版块。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新的划分方案的三个版块主要考虑

    A. 区域面积大小   B. 历史沿革差异

    C. 经济发展状况   D. 自然和交通条件

    2.关于三个版块以及广东省实施的发展策略,不正确的是

    A. 珠三角版块优化发展,转变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B. 沿海版块加快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构建沿海经济带

    C. 山区版块保护发展,以生态保护为主形成生态屏障

    D. 广东省内各版块发展策略不同,将导致区域发展更加不平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该省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 土地肥沃   B. 雨热同期

    C. 人均耕地多   D. 可垦荒地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的值分别为

    A. -2℃,400mm   B. 8 ℃,600mm

    C. 0℃,800mm   D. 4 ℃,1200m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 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 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 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 干旱和大风频繁

    2.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 平整土地   B. 修水平梯田   C. 深耕改土   D. 造林种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      )

    A. 不能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   B. 能源消费结构不再以煤为主

    C.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 不易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

    2.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

    A. 发展微电子工业   B. 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C. 发展畜牧业   D. 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产业同构系数是对产业相似程度的一种测度,指数越低,代表两区域产业结构相似度越小,反之,两区域产业结构有趋同现象。下表为泛珠三角部分省区产业同构系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广东省存在最强互补关系的省级行政区是

    A. 云南   B. 贵州   C. 四川   D. 湖南

    2.2001年—2006年,产业同构系数的变化,说明泛珠三角地区

    A. 产业结构趋于一致   B. 经济发展速度在加快

    C. 产业分工逐步深化   D. 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组 共 5 题
  1. 下图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   B. 多种经营,市场适应性强

    C.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D.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2.与②小麦区相比,①小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

    A. 地形   B. 热量   C. 科技   D. 市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表表示影响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读后判断下列各题。

    1.如果四个区域分别是我国的黑龙江、上海、四川和香港,下列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A. ①黑龙江 ②上海  ③香港  ④四川   B. ①四川  ②香港  ③上海  ④黑龙江

    C. ①上海   ②香港  ③四川  ④黑龙江   D. ①香港  ②四川  ③黑龙江  ④上海

    2.如果四个区域表示四个不同的国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①可能是埃及   B. ②与③肯定是发达国家

    C. ④既可能是中国,也可能是加拿大   D. ①可能是新加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我国小区域调查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水源地附近水资源质量调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东线工程沿线建有多座船舶垃圾和废油废水回收站,其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航运速度   B. 防止水质下降

    C. 减轻大气污染   D. 增加粮食产量

    2.同学们认为改善“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的合理措施是

    A. 禁止航运   B. 禁止捕鱼

    C. 实施废水达标排放   D. 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完成下列各题。

    1.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

    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环渤海地区   D. 闽南地区

    2.图B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     )

    A. 制造和研发环节   B. 品牌和核心技术

    C. 加工和组装环节   D. 市场和运输环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东北网2011年3月6日讯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马立群建议,将松嫩和三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农业生态、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材料2:“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3:

    (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

    (2)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

    (3)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

    (4)简述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