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4 题
简单题 2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3 题
  1. 关于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B.在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使用的是微元法

    C.用质点代替物体,应用的是模型法

    D.伽利略在利用理想实验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使用的是实验归纳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  )

    A.t=0时,A在B的前面

    B.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t2时刻后才大于A的速度

    C.B在t2时刻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

    D.A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5m/s2,那么在任意1s(       )

    A.质点在这1秒内的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1.5m/s

    B.质点在这1秒内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1.5倍

    C.质点在这1秒内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1.5m/s

    D.质点在这1秒内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1.5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到静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

    B.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C.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斜面对它的静摩擦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

    D.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是一对平衡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与轻弹簧Ⅰ和水平细线Ⅱ相连,Ⅰ、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P、Q.球静止时,Ⅰ中拉力大小为T1,Ⅱ中拉力大小为T2,当仅剪断Ⅰ、Ⅱ中的一根的瞬间,球的加速度应是(    )

    A.若剪断Ⅰ,则,方向水平向右

    B.若剪断Ⅱ,则,方向水平向左

    C.若剪断Ⅰ,则,方向沿着Ⅰ的延长线

    D.若剪断Ⅱ,则,方向竖直向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水平冰面上,狗拉着雪橇,雪橇做匀速圆周运动,O点为圆心(如图所示).能正确地表示雪橇受到的拉力F及摩擦力Ff的图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中,红蜡块在长1m的玻璃管中竖直方向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在某同学拿着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并每隔一秒画出了蜡块运动所到达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取轨迹上的C(x,y)点作该曲线的切线(图中虚线)交y轴于A点,则A点的坐标为(    )

    A.(0,0.6 y)    B.(0,0.5 y)  C.(0,0.4 y)  D.不能确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1年11月3日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某同学得知上述消息后, 画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假想图如图所示,A代表“天宫一号”,B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并且它们都按顺时针方向飞行。由此假想图,可以判定(      )

    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大于“神舟八号”的运行速率

    B.“天宫一号”的周期小于“神舟八号”的周期

    C.“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

    D.“天宫一号”适度加速可能与“神舟八号”实现对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以上高为H的地方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桌面离地面高为h,设桌面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空气阻力不计,那么,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

    A. mgh+            B. mg(H +h)

    C. mg(H+h) +        D.  mg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到达A点与一个轻质弹簧相撞,弹簧被压缩。在球与弹簧接触,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关于球的动能、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球的动能一直在减小

    C.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加

    D.球的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逐渐增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s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

    A.从第1s末到第2s末,合外力做功为2W

    B.从第3s末到第5s末,合外力做功为-W

    C.从第3s末到第7s末,合外力做功为W

    D.从第5s末到第7s末,合外力做功为W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5N和10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下列关于此后该物体的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 m/s2

    B.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5 m/s2

    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6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半径为R的圆桶固定在小车上,有一光滑小球静止在圆桶的最低点,如图所示,小车以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小球在圆桶中上升的高度不可能的为(      )

    A.等于         B.大于

    C. 等于2R       D. 小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___电源的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V,其中用________计时器实验误差较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 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 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 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两细绳必须等长

    B. 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 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则:

    (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

    (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________.

    (3)在(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 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4 题
  1. 一架飞机着陆时的速度大小为60m/s,着陆后以6m/s2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它着陆后滑行225m时的速度大小;

    (2)它着陆后12s内滑行的位移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如图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求:

    (1)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

    (2)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

    (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质量为0.5kg的小杯里盛有1kg的水,用绳子系住小杯在竖直平面内做“水流星”表演,转动半径为1m,小杯通过最低点的速度为8m/s,g取10m/s2,求:

    (1)小杯在最高点时,绳的拉力;

    (2)小杯在最高点时水对小杯底的压力;

    (3)为使小杯过最高点时水不流出,在最低点时的最小速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