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非选择题 6 题
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6 题
  1.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菌拟核DNA能复制并指导蛋白质合成

    B. 动物细胞的膜蛋白都能够协助跨膜运输

    C. 人体细胞核内的大分子物质均能通过核孔

    D. 植物细胞中的多糖均是在叶绿体内合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洋葱的管状叶呈绿色,鱗片叶的外表皮呈紫色、内表皮几乎无色。下列以洋葱为材料的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管状叶作材料提取并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

    B. 用鳞片叶的外表皮作材料观察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C. 用鳞片叶的内表皮作材料观察DNA在细胞中分布

    D. 用根作材料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促进细胞凋亡的一种关键蛋白质,正常细胞的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将这种蛋白质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Smac与IAPs反应加强将导致细胞中溶酶体活动减弱

    B. Smac基因与IAPs基因的表达过程均在线粒体中进行

    C. 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速度与线粒体Smac释放速度有关

    D. Smac释放到线粒体外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同等小的适宜刺激刺激神经元时,胞外Ca2+浓度越高,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含乙酰胆碱的囊泡数越多,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电流越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纤维素组成的神经元细胞骨架与囊泡运动有关

    B. 乙酰胆碱与树突或胞体上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神经冲动

    C. 任意大小的刺激刺激神经元均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

    D. 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内侧阳离子浓度比外侧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如图表示甲乙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乙为捕食者

    B. 甲乙两种群均为“J”型增长,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

    C. 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

    D. O〜t时间范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个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胚胎畸形且无法存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此突变为隐性,则突变基因携带者均为雌性果蝇

    B. 若此突变为显性,则在存活的个体中存在突变的纯合果蝇

    C. 若此突变为显性,则突变雄果蝇和野生型雌果蝇杂交子代只有雄果蝇

    D. 若此突变为隐性,两个突变基因携带者产生的子代中雌性个体占一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6 题
  1. 通常DNA分子复制从一个复制起始点开始,有单向复制和双向复制,如下图所示:

    放射性越高的3H-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3H-脱氧胸苷),在放射自显影技术的图像上,感光还原的银颗粒密度越高。请利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低放射性3H-脱氧胸苷和高放射性3H-脱氧胸苷,设计实验以确定大肠杆菌DNA复制的方向,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当C02浓度增到一定程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升高,这时的外界C02浓度为C02饱和点。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水稻的CO2饱和点大于玉米的CO2饱和点。回答下列问题:

    (1)超过饱和点时再增加C02浓度,光合作用便受抑制,①从暗反应的角度分析:C5再生速率慢,没有足够的C5用于__________;②从参与反应的酶角度分析:可能由于_____________。

    (2)在适宜温度下,当外界C02浓度等于玉米的C02饱和点时,限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_____。

    (3)当外界C02浓度等于水稻的C02饱和点时,适当提高C02浓度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玉米固定CO2速率,原因是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RNA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进入细胞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HIV进入T淋巴细胞与钾离子进入T淋巴细胞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 (仅写一项)。

    (2)HIV侵入人体后一段时间,HIV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T细胞在接受HIV刺激后,通过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

    (3)科学家正研究将病毒引诱到导致其死亡的“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他们用CD4受体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引诱HIV识别并侵染,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请简要说明其机理: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芦花鸡的性别可通过肉眼直接分辨。某养鸡场中的芦花鸡出现了一种遗传性的疾病,严重影响鸡的产蛋量。发现有3只公鸡携带有该致病基因,当这3只公鸡与多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母鸡交配时,得到的224只幼鸡中有56只患病,且患病个体均为母鸡。回答下列问题:

    (1)该致病基因是________(填“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位于________(填“常染色体”或“Z染色体”)。

    (2)仅考虑该遗传病的基因,公母鸡的基因型总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种。

    (3)工作人员要淘汰掉致病基因,在表现型正常的168只幼鸡中,①哪些个体可以放心的保存____________?②哪些个体应该淘汰,如何淘汰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纤维素分解菌是人们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微生物,其中含有的纤维素酶(蛋白类物质)能够分解纤维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__________________。在某真菌细胞中与纤维素酶合成分泌直接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是__________。

    (2)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人们发明了_______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_______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3)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处理某纤维素分解菌后,如何从其中筛选出分解纤维素能力强的生产用菌种?请简要写出: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②从突变的不定向性角度,预测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提示:培养基中纤维素被降解后,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将会出现明显的透明圈):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PCR技术现在已经应用到临床诊断、法医鉴定、分子生物学、农牧业等领域。凡是涉及到DNA分子操作的研究工作,几乎都需要用到PCR技术。下图为某同学实验中,所用引物与模板配对情况。回答相关问题:

    (1)在DNA复制中引物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若所用引物为Ⅰ和Ⅱ进行扩增可以获得______种序列不同的产物;若用引物Ⅱ和Ⅲ可以获得_______种序列不同的产物。

    (2)PCR技术中,复性是指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复性温度过高会引起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导致______牢固结合,DNA扩增效率下降;复性温度过低会造成引物与模板的结合位点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非特异性产物增加。

    (3)利用DNA的哪一特点进行DNA含量的测定?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