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解答题 8 题
中等难度 2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才相等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C.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受到的重力比处于静止受到的重力小
    D.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一定与物体受到的其它外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质点及其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不论物体的体积多大,都有可能看成质点
    C.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也一定不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加速度越大,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保持不变,但速度方向可能改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一定不断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单位被选为基本单位的是米、千克、秒
    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在推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可见物体运动必须要有力作用
    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D.升降机地板上放一个弹簧盘秤,盘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当秤的读数为0.8mg时,升降机一定是加速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3楼的阳台上,放手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4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一个圆柱形工件P静止架放在两木棍之间,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下,恰好能向右匀速推动.若保持两木棍在同一水平面内,而将它们之间的距离稍微增大一些,保持水平推力F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仍能向右匀速推动
    B.一定向右加速运动
    C.一定不能推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中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连接如图所示并处于平衡状态( )
    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物体A、B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从第3s这一时刻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小车板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8㎏,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拉伸了的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小车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6N.现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对小车施以作用力,使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1m/s2,随即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C.当小车加速度(向右)为0.75m/s2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D.小车以1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用绳OA、OB和OC吊着重物 P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绳OA水平,绳OB与水平方向成θ角.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缓慢地将重物P拉起,用FA和FB分别表示绳OA和绳OB的张力,则( )
    A.FA、FB、F均增大
    B.FA增大,FB不变,F增大
    C.FA不变,FB减小,F增大
    D.FA增大,FB减小,F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三角体由两种材料拼接而成,BC界面平行底面DE,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30°和60°,已知物块从A静止下滑,加速至B匀速至D;若该物块静止从A沿另一侧面下滑,则有( )
    A.一直加速运动到E,但AC段的加速度比CE段小
    B.AB段的运动时间大于AC段的运动时间
    C.将加速至C匀速至E
    D.通过C点的速率等于通过B点的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一固定杆与水平方向夹角θ,将一质量m1的小环A套在杆上,将质量为m2的小球B通过轻绳悬挂在环下,然后由静止释放,环沿杆下滑,稳定后悬绳与竖直方向成β角(β不为零)且保持不变,则对于系统稳定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环与小球可能一起做匀速运动
    B.若θ=β,则环与小球加速度α=gsinθ
    C.若m1不变,则m2越大,β越小
    D.由题给条件可判断,一定有0<β≤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8 题
  1.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述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______.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
    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F.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
    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如图所示,用AB两弹簧秤拉橡皮条结点O,使其位于E处,此时α+β=90°,然后保持A的读数不变,当α角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E处,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
    A.增大B的读数,减小β角     B.减小B的读数,减小β角
    C.减小B的读数,增大β角     D.增大B的读数,增大β角
    (2)在做该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用改变桶和砝码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对小车的作用力F,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的加速度a,得出若干组F和a的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a所示的a-F图线,发现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是______.
    (2)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中得到纸带如图所示,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纸带上C点的速度为______m/s.(均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图的哪一个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一轻质三角形框架B处悬挂一定滑轮(质量可忽略不计).一体重为500N的人通过跨定滑轮的轻绳匀速提起一重为300N的物体.
    (1)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
    (2)斜杆BC,横杆AB所受的力是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位质量为60kg 的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下落到距离地面125m高处时立即打开降落伞,在减速下落的过程中,运动员受到伞绳的拉力恒为1458N,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5m/s,重力加速度 g 取10m/s2,在不考虑风力和运动员所受空气阻力情况下,求: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
    (2)离开飞机后,运动员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lkg的小球穿在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球恰好能在杆上匀速滑动.若球受到一大小为F=20N的水平推力作用,可使小球沿杆向上加速滑动(g取10m/s2),求:
    (1)小球与斜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
    (2)小球沿杆向上加速滑动的加速度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传送带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段是水平的,长度LAB=4m,BC段是倾斜的,长度LBC=5m,倾角为θ=37°,AB和BC在B点通过一段极短的圆弧连接(图中未画出圆弧),传送带以v=4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现将一个工件(可看作质点)无初速地放在A点.求:(sin37°=0.6,cos37°=0.8)
    (1)工件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
    (2)工件运动了23s时距A点右侧的水平距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