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选择题 23 题,填空题 6 题,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3 题
  1.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变质             B.干冰制造舞台烟雾

    C.夏季柏油路面“变软”      D.铁杵磨成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不当的是

    A.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B.学校等公共场所配置消防设备和设置消防通道

    C.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D.加油站、面粉厂附近严禁烟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酸溶液的pH小于7,所以柠檬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D.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A.SbO2         B.H3SbO4       C.HSbO3        D.Sb2O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绿色化学”要求物质回收或循环利用,反应物原子利用率为100%,且全部转化为产物,“三废”必须先处理再排放。下列做法或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A.焚烧塑料以消除“白色污染”

    B.深埋含镉、汞的废旧电池

    C.C3H4+2H2+2COC5H8O2      

    D.2KMnO4K2MnO4+MnO2+O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钢、氧化镁、空气      B.氮气、氧气、牛奶

    C.稀有气体、水、果汁     D.金刚石、冰水、矿物质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有人不慎跌入富含一氧化碳或硫化氢的深洞中,应立即下洞救人

    B.实验中如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迅速用水冲洗

    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NaOH溶液,可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

    D.厨房中因煤气泄漏出现较大气味时,应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肉毒碱(化学式为C7H15NO3)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物质,被公认为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最佳的减肥营养素。下列关于肉毒碱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四种元素组成

    B.每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161

    D.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5∶1∶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 g、镁1.28 g、钙0.40 g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Zn + H2SO4== ZnSO4+H2↑    

    B、CaCO3CO2↑ +  CaO

    C、CH4 + 2O2CO2 + 2H2O 

    D、S+O2S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2O—2个氧元素       B.P2O5 — 五氧化二磷

    C.H2—2个氢原子         D.—钙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植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

    A.KCl      B.NH4HCO3      C.K2CO3        D.Ca(H2PO4 )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①柠檬汁,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柠檬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用+2价的金属A、B跟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实验发现: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有下图所示关系。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相等

    B.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

    C.两种金属的活动顺序A>B

    D.稀硫酸已完全反应,两种金属可能有剩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的量、产生气体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A.可能存在NaOH 

    B.可能存在Na2SO4

    C.肯定不存在BaCl2

    D.肯定只存在Na2C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表呈现的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主要化合价等信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铝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

    B.元素的正化合价数一定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核电荷数分别为8和14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O2

    D.同一周期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向右逐渐增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

    A

    Cu(Fe)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O(O2)

    缓慢通过灼热铜网

    C

    NaCl溶液(Na2CO3)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

    FeSO4溶液(CuSO4)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药品硫酸铁,它与下列哪组属于同一类物质

    A.盐酸、硫酸           B.氢氧化铝、氢氧化铜

    C.氯化镁、碳酸氢钠        D.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0

    8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0

    10

    x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A.50     B.40       C.10        D.7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食品与卫生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防止海产品变臭

    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

    C、为了让猪生长的“瘦”用“瘦肉精”喂猪

    D、蒸馒头时加入适量的小苏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根据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小明要参加期末考试,他妈妈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表所示的食谱。

    (1)下列关于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为了防止缺钙,青少年应大量吃钙片    

    ②幼儿或青少年缺钙可能患佝偻病

    (2)小明妈妈在厨房用到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填①~③序号,下同),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①铁锅     ②棉布围裙     ③合成橡胶手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     、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     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    

    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结论。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圆满完成任务,向地面发回数量堪称史无前例的图像和数据,为人类探索火星提供了宝贵的科学资料。请完成14~16题。

    (1)“凤凰”号探测器发回的最新照片上显示,火星上确有液态水存在。下列微粒模型示意图可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         (填标号)。

    a.      b.      c.      d.

    (2)火星上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和镁资源。科学家设想,镁可作为未来火星上的燃料,因为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氧化镁和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火星北极的土壤呈弱碱性。如果火星具备作物生长的条件,下表所列作物较适宜在火星北极种植的有                             

    作物名称

    芦笋

    草莓

    萝卜

    马铃薯

    适宜生长的pH

    5.5~7.8

    5.5~6.5

    5~8

    5.6~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某兴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

    (1)A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2)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分离的操作①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

    (3)从无色溶液得到固体物质C的操作②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

    (4)因为A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固体物质C中混有新的杂质,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6分)下图所示是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后,A、B、C、D、E中均可观察到明显现象。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E中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化学式为C20H14O4 。

    (1)酚酞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

    (2)酚酞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3)酚酞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小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2CO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Na2CO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

    请回答20~22题。

    【交流与评价】

    (1)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       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活动与探究】

    (2)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观察到_                 ,得出了和乙同学相同的结论。丁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

    (3)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经过上述四位同学的共同努力,大家终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了正确结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小明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明一起分析由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含量。现取13.4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96.6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技术员提示小明: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NaCl。求:

    (1)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         g。

    (2)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