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年我国在近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其目的是(  )

    A.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B.检测渔船和捕鱼器械,节省燃料

    C.防止“赤潮”的出现和海水污染恶化

    D.实施分区管理,避免渔事纠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选项表示四个不同国家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平方千米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实线为人口种群大小,虚线为每平方千米粮食产量〕。请问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哪一个国家能生存得最长久?(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乙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

    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志重捕法

    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的影响没有作用

    B.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③其数量仅表示种群内迁出的和死亡的个体数 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而减少的个体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t1~t3时间内甲、乙种群均呈“S”型增长

    B.t4~t5时间内乙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C.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D.t2时刻甲种群数量接近K/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增长情况,对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

    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

    D.DE段兔群的增长率几乎为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原生动物进行以下实验,各取10只原生动物A和B,以同一种杆菌为饲料,分别放在相同容积的容器中单独培养,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表。

     天数/天

    动物/只  

    2

    4

    6

    8

    10

    12

    14

    16

    A

    15

    60

    80

    81

    80

    82

    81

    80

    B

    12

    35

    50

    60

    61

    62

    60

    62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原生动物A单独培养6天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生态学上称此数量为   

    (2)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单独培养时,A、B种群增长都属于  型增长。

    (3)如果将原生动物A和B放在同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假如有一个种群全部消亡了,那么能够生存下来的种群最可能是   ,判断的理由是            。但达到稳定状态时,种群数量比单独培养时要      

    (4)有人提出一种观点:混合培养时,生存下来的生物产生了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物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其观点是否正确,你的实验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    ;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       

    (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          

    (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              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表示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   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                ,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判断并说明: ________ 

    (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   点左右,原因是 ________ 

    (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_______ 

    (4)现将酵母菌菌种培养在盛有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固定容器中,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血球计数板(2 mm×2 mm)、滴管、显微镜等器具,测定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