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4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若刘翔110米栏的成绩是12秒91.则在刘翔进行110米栏比赛的过程中,能求出具体数值的是 (  )

    A.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小                  B.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

    C.中间位置的速度大小                    D.110米栏的平均速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甲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和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B.甲物体做的是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C.乙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

    D.乙物体做的是直线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初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为,经过时间,速度减为零,以下表达式是求质点在此过程中位移大小的,则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已知某质点做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s内的位移大小为2.5m,则该质点前5s内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

    A.25m             B.9m               C.12.5m            D.50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的初速度为5m/s

    B.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4 m/s

    C.质点第2s内的位移是6m

    D.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都是4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物体从斜面上某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s后到达斜面底端,并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9s停止.则( )

    A.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与在水平地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3:1

    B.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与在水平地面上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1:3 

    C.物体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与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是1:1  

    D.物体在斜面上的速度变化量与在水平地面上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之比是1: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如图所示是某航空爱好者用数码相机以每隔2.5s一张的频率拍摄的关于起始加速阶段火箭的一组照片,拍摄过程中数码相机用三脚架固定在地面上,已知火箭的长度为40m,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关系,结果如图所示,则

    A.火箭的加速度大小a=8m/s2

    B.火箭的加速度大小a=4m/s2

    C.火箭在照片中第二个像所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42m/s

    D.火箭在照片中第二个像所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60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固定两块木板AB、BC ,紧挨在一起,木板AB的长度是BC的三倍,一颗子弹以初速度从A端射入木板,并恰能从C端射出,用的时间为,子弹在木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变速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子弹到B点的速度为

    B.子弹到B点的速度为 

    C. 子弹从A到B的时间为

    D.子弹从A到B的时间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一段平直公路上有三个等间距的路标A、B、C,即AB=BC,一辆汽车通过路标A、B、C的瞬时速度大小分别为 、 ,其中,已知汽车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汽车在BC段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则的大小关系正确是( )

    A. =    B. >    C. <    D. 无法确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先后自由下落,在第一个物体落地之前,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及两物体瞬时速度的差值关于时间的变化规律,下列图象描绘正确的是    (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是( )

    A. 1:1             B. 5:7              C. 7:5             D. 9:7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质点从A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经时间到达B点,立即加速度大小变为,方向与相反;又经时间后回到出发点A,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质点从A运动到B,再从B运动到A,这两个过程中位移大小相等

    B.质点从A运动到B,再从B运动到A,这两个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C.质点从A运动到B,再从B运动到A,这两个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D.质点回到出发点A时的速度为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 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是回答如下问题

    (1)AB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s

    (2)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

    (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

    (4)AB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4 题
  1. 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以大小为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12m高的塔上,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经过2s到达地面,则物体抛出的初速度多大?物体上升的最高点距地面多少米?(g取10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完整的撑杆跳高过程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三个阶段: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在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比赛中,俄罗斯女运动员伊辛巴耶娃以5.05m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设伊辛巴耶娃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25m/s2匀加速助跑,速度达到v=9.0m/s时撑杆起跳,到达最高点时过杆的速度不计,过杆后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心下降h2=4.05m时身体接触软垫,从接触软垫到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0.90s.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伊辛巴耶娃起跳前的助跑距离;

    (2)假设伊辛巴耶娃从接触软垫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求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辆汽车在0时刻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速度:

    时刻/s

    1.0

    2.0

    3.0

    5.0

    7.0

    9.5

    10.5

    速度/

    m·s1

    3

    6

    9

    12

    12

    9

    3

    (1)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少?

    (2)汽车从开出到停止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3)画出汽车运动全过程的v—t图像(标明相关数据)

    (4)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