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托克维尔称赞的体制是

    A.邦联制    B.联邦制

    C.中央集权  D.三权分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私法”在当时的意义在于

    A.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B.保证人人都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C.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D.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美国学者费正清曾说:“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在他看来,这一事件表明

    ①人民革命政权替代了反动的封建政权

    ②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③中国革命的伟大愈意义当时没有被西方世界认识到

    ④新中国的建立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学者李泽厚说:“遗憾的是,就在这期间,也就是在1908年,慈禧死掉了。如果她早死十年就好了,戊戌变法可能成功;如果她晚死十年也好,就不会有辛亥革命了。”在李泽厚看来

    A.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

    B.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

    C.戊戌变法失败根源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D.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慈禧的死有直接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条约规定(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红色旅游是在2004年底时正式提出的。以下中共相关的历史纪念地为资源的旅游,其中以三大摇篮即

    ①人民军队的摇篮

    ②中国革命的摇篮

    ③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圣地,更是中国红色文化的璀璨瑰宝。

    那么下面对于这三大摇篮表述最准确的是

    A.①这支军队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

    B.②此地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③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①延安   ②瑞金   ③遵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B.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

    C.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D.谏官的职责是规劝君主的过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认为:“第一帝国”(秦汉)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而“第二帝国”(隋唐宋)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墩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第二帝国”与“第一帝国”相比主要的区别是(   )

    A.官僚政治的形成与否

    B.选官制度的形成与否

    C.经济重心的南移与否

    D.政治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大卫科兹写道:“我们已经看到,早在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了。不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终结,党国精英才抛弃旧体制。真正的事实与之相反: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A.政治民主化的推行

    B.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社会主义观念的扭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肯定了中国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正义性

    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播出了“家风是什么”的节目,颇受好评。传统观念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忠”与世袭制紧密相关

    B.“孝”与宗法制紧密相关

    C.“耕”与农本思想紧密相关

    D.“读”与科举制紧密相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制度创新推动了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

    材料二  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美国民主政治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从美国的民主政治可以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何亚华《以美国民主宪政为例看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材料三  将来的正式总统,虽可继续选举袁世凯,但是政治大权应归内阁;因而内阁必由本党以国会多数派来组织,才能根椐约法发挥政党的责任内阁制作用,使国家走上民主政治的正轨。

    ——陈旭麓《宋教仁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各有什么表现?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10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美国的民主政治”中怎样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9分)

    (3)据材料三指出宋教仁设计的理想政治体制有什么特点? (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明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三、梁启超曰: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几?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非知本之言也。然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天下。……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女学》

    材料四、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也因此成为近代妇女解放的代言人。但历史地看,梁启超的“贤妻良母”也难脱传统女子价值观的束缚,也有把女子的价值划在“相夫教子”的狭小圈子之嫌。——王美蓉《中国近现代不同类型的女子教育目的之比较》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婚恋观?(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反映婚恋观的成因。(2分)

    (2)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妇女教育观的特点。(1分)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该教育观的影响。(3分)

    (3)材料四用什么方法评价梁启超妇女观的?(2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妇女观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初,陕西转运使李参,以部内粮储不足,令民自隐度粟麦之赢,先贷以钱,俟谷熟还官,号“青苗钱”;行之数年,廪有馀粮。至是条例司言:“……仍以见钱依陕西青苗钱倒,愿预借者给之,令随税输纳斗斛,半为夏料,半为秋料。内有愿请本色,或纳时价贵,愿纳钱者,皆从其便。如遇灾伤,许展至次料丰熟日纳。非惟足以待凶荒之患,民既受贷,则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信息。”

    ——毕沅《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海防吃紧,需饷浩繁……伏查近年以来,帑藏偶有不敷.往往息借洋款,多论镑价(借款以英镑作单位,折算成银两数,在还款时仍以英磅数为准),所耗实多。因思中华之大,富商巨贾,岂无急公慕义之人,若以息借洋款之法,施诸中国商人,但使诚信克孚,自亦乐于从事。……饬谕各省督抚,遍谕官绅商民人等,如有凑集资本,情愿借给官用者,准赴藩司关道衙门呈明,照臣衙门办法,议定行息,填给印票。其票以一百两为一张,钤用藩司关道印信,填明归还本利限期,准予地丁关税项下照数按期归还,不得丝毫挂欠。

    ——《户部酌拟息借商款章程折》(光绪二十年甲午八月初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青苗钱”与“息借商款”措施不同的社会背景分别是什么?(8分)

    (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青苗钱”与“息借商款”本质上的相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其历史作用。(7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一个赤裸裸的问题,“打仗干什么?”对第一次战争的回答是“该怎样安排欧洲”;对第二次战争则仅仅是“这个重新安排了的欧洲该不该保持下去”。

    ——(英)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泰勒先生在这里缩小了第二次战争的严重意义,而且必须把这里“重新安排欧洲”换成“重新瓜分世界”才更确切,因为尽管两次战争的决定性战斗都在欧洲爆发和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如此),战争的目标和内容却都是世界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完全意义上的全球战争)。

    ——潘仁杰、李巨廉《两次世界大战起源的比较研究》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观点。(7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泰勒的观点。(8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辛亥之役,汲汲于制定临时约法,以为可以为民国之基础,而不知乃适得其反。论者见临时约法施行之后,不能有益于民国,甚至并临时约法之本身效力,亦已消失无余,则纷纷然议临时约法之未善,且斤斤然从事于宪法之制定,以为藉此可以救临时约法之穷。曾不知症结所在,非由于临时约法之未善,乃由于未经军政、训政两时期,而即入于宪政。(备注:军政时期:一切制度悉隶于军政之下。政府一面用兵力以扫除国内之障碍,一面宣传主义以开化全国之人心,而促进国家之统一。直到一省完全底定之日,则为训政开始之时,而军政停止之日。训政时期:国民政府派训练有素人员到各县协助人民筹备自治,实现民选,兴办实业。凡一省全数之县皆达完全自治者,则为宪政开始时期。宪政时期:制定宪法,结束党治,施行宪政,主权在民,全国有过半省份自治完成时即制定宪法。)

    ——摘编自1924年《民主建国大纲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主建国的设想及其历史意义。(9分)

    (2)根据材料,分析中国难以直接实施宪政的原因。(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慈禧曾表示,“变法乃素志”“苟可以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然推之太后之心,未必不愿皇上能励精图治也,未必不愿皇上天下财富民强也。至法当变不变,未必有成见在胸也。

    ——摘自苏继祖《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学者马勇认为:晚清政局的糜烂,不能完全怪罪于统治者的错误政策,而是历史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如果一味把中国的失败都夸大到必须由一两个执政者负责,这种看法无疑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客观标准。慈禧只是在她的历史角色上做了必然要做的一些事情而已。有哪个伟大人物能够在这样的思想酱缸中励精图治,挽救大清这艘在怒海惊涛中下沉的破船呢?

    ——《慈禧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看待慈禧太后在变法中的表现?(6分)

    (2)据材料二,概括其主要观点。结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论这一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9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