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32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20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2 题
  1.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下列事件的革命模式与此思想相悖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   )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C.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   )

    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柏拉图公开认为:“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在实践中,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奴隶。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奴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 材料主要体现出雅典(   )

    A.民主范围的狭隘性     B.民主决策的随意性

    C.法律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用法律维护公民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

    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一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

    A.标志着古代世界成文法的诞生  B.可有效防范个人专权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D.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英国中世纪有一条政治原则,即“国王不能犯错误”。这使得历代君主都可以恣意妄为而不致因“犯错误”而被追究责任。后来的法案对这一原则有了新的解释:“国王的错误应由签署该项决定的大臣负责。”这一变化(   )

    A.使王权受到了间接限制

    B.让国王可以继续胡作非为

    C.使大臣成为国王犯错的替罪羊

    D.保证了国王由能犯错误到不能犯错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写道:“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最高法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而是二者的结合”。这种认识主要基于该宪法(   )

    A.协调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的权力分配B.构建了三权分立的中央政府

    C.调和了大州与小州关于国会席位的矛盾D.达成了南方黑奴计算人口总数的方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

    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B.君主派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者所预谋。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   )

    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B.战争的原因是英国预谋已久

    C.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D.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是1896年日本《团团珍闻》刊登的日本画家田口米作绘制的漫画,漫画的题目是《日清战争后日本人的意识》,这主要表现了当时(   )

    A.日本已经成为世界军事强国    B.欧美国家联合继续抑制日本

    C.日本联合欧美的意识日益加强   D.战争结果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人将下面漫画中逃跑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漫画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后列强获得的侵华权益是(   )

    A.西方列强拉开了瓜分中国的序幕

    B.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华战略要地

    C.列强在华设厂开始取得合法地位

    D.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漫画多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评说世事,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和平方案”是指三大战役后的《国内和平协定》

    B.图中人有反内战、和平建国的愿望

    C.表达作者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D.表明作者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再次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1644年李自成义军推翻明朝进入北京后败亡的文章),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毛泽东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   )

    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B.北平新政协召开,筹建新中国

    C.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D.中共“七大”召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下列关于“不成熟的理论”说法正确的是,该理论(   )

    A.由启蒙思想家创立

    B.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

    C.诞生于工业革命之前

    D.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被称为“三月十八日革命”,这次革命之所以发生在3月18日,其直接原因是(   )

    A.法兰西第二帝国统治时期,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德国签订割地赔款的和约

    C.巴黎人民生活困苦,渴望建立新制度摆脱困境

    D.1871年临时政府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防守要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关于巴黎公社,马克思认为,它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这说明巴黎公社(   )

    A.不具备无产阶级性质        B.是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C.可以作为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   D.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这个“行动纲领”是指(   )

    A.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B.武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

    C.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D.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17年4月,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主张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1917年7月,列宁又提出取消“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代之以“夺取政权”的口号。列宁政治主张发生转变的历史背景是(   )

    A.临时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B.布尔什维克对夺权政权方式存在分歧

    C.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D.布尔什维克对苏维埃影响力发生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

    A.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

    A.独立自主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这些政策变化表明美国(   )

    A.积极传递与中国接近的信息B.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

    C.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D.落实《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946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写给国务卿贝尔纳斯的信中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再作任何妥协。我们应该坚持完全控制日本和太平洋……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这表明(   )

    A.美苏“冷战”从此开始 B.二战后美苏两国矛盾加剧

    C.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D.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

    A.同盟力量的差距   B.意识形态的对立

    C.军事力量的失衡   D.经济水平的差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记载:苏联通过战争成功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日本通过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美国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战争的影响是(   )

    A.亚洲地区意识形态对立加剧

    B.促使美国全球战略重点转移

    C.美国成功建立起对中国的军事包围

    D.政治力量消长破坏雅尔塔体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18分)国家是文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的主要政权表现形式因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这份起临时宪法(指1949年的《共同纲领》)作用的重要历史性文献明确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委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政府。”由此而形成的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具有其它单一制国家那种中央集权的一般特征。

    ──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

    在中国古代,地主阶级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列举从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史实,概括其主要的特点。(6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民国”取代“帝国”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4分)

    材料二“新中国”的政权性质是什么?请你评价作者“新中国……具有其它单一制国家那种中央集权的一般特征”的观点。(4分)

    上述分析说明了什么?(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摘编自木子编《冷战风云》

    材料二    在黄金年代(1950~1973年),美国的GDP增长显著落后于除英国外的所有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和日本,它们的GDP年均增长率竟分别是美国的1.5倍和2.4倍。至于人均GDP增长率,美国则慢于所有西欧国家和日本,仅相当于西欧国家人均GDP年增长率63%。

    ——摘编自高峰《二十世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材料三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8.9级地震,引发10米高海啸,并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据英国媒体报道,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官员伊丽莎白·比亚尔斯3月11日表示:“我们已经准备好像往常一样提供援助,30支国际救援队时刻保持警惕、关注情况变化,准备在必要时伸出援手。” 

    ——摘编自网易新闻

    材料四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2011年7月1日晚上发表讲话录音,呼吁北约立即停止对利比亚的空袭,否则,利比亚军队会向地中海和欧洲发动“蝗虫和蜜蜂般的进攻。”

    ——摘编自http://world,people.cn/GB/14000438.html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6分)

    (3)在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在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