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填空题 5 题,探究题 2 题,计算题 1 题
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8 题
  1. 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B.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下列有关57号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于的质子数为57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元素原于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丁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6%

    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6: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一一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该气体一定是氧气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以下归纳中,其中存在错误的一组是

    A.环境问题﹣﹣主要原因﹣﹣解决对策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水质恶化﹣﹣污水排放﹣﹣先处理后排放

    白色污染﹣﹣开发使用可降解塑料

    B.相似物质(或微粒)之间的区别:

    氯离子和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分子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含碳量不同

    C.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与净化方法的依据

    发生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净化方法﹣﹣气体及其所含杂质的化学性质

    D.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的“相等”:

    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金属单质家族四兄弟W、X、Y、Z,不小心掉入稀盐酸池,神情如图所示:

    则W、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X>W>Z>Y   B.Z>X>W>Y   C.W>X>Y>Z   D.Y>Z>X>W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食苹果   B.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C.牛奶和鸡蛋清为碱性物质   D.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1)“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按要求填空:

    ①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填写元素符号);

    ②若“”表示一个氮原子,则“”表示         (填写物质化学式);

    ③符号“SO42﹣”表示         (填写粒子名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自2011年5月1日起,机动车驾驶员醉驾将受到刑事处罚.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在K2Cr2O7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是        

    (2)健康人的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胃液的pH       7(选填“>”、“<”、“=”).人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不畅时,会导致血液pH         .(选填“升高”或“降低”)

    (3)京沪高铁施工建设中,常在高温的条件下让铝和氧化铁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进行焊接铁轨中的缝隙,并生成氧化铝和熔融状态下的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反应过程中        转化为热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请分析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KNO3、NaNO2、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的是        

    (2)KNO3与NaNO2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       

    (3)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小于”)NaNO2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NaNO2因外观与NaCl相似,经常会出现误食中毒的事件.20℃时,取这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没有溶解完的固体是         ,固体完全溶解的溶液属于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玉树发生了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彰显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造成一列含有12节油罐车的货运列车在宝成铁路109号隧道里起火,消防人员迅速采取封堵隧道口、注水冷却等措施进行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我市派遣专业人员赶赴灾区,协助做好饮用水安全工作.自来水厂主要通过 ①吸附沉淀(用明矾) ②投药消毒(用漂白粉等) ③静置沉淀 ④过滤等对自然水进行净化,其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填序号);可用         试纸检测水的酸碱度是否达到标准;

    (3)灾后重建工作:迅速搭建了一批简易安置房,安置房用外层是钢板中间填充泡沫塑料的夹心板做墙体.为防止钢板生锈,延长夹心板的使用寿命,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表面喷漆     B.经常酸洗     C.经常水洗

    (4)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抗震救灾急需药械目录中包括:一次性防护服、活性炭防护口罩、骨科内外固定材料等.其中防护口罩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省某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四个考题:①粗盐提纯②酸的化学性质③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④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考试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小凯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请回答:

    (1)由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你认为小凯抽到的是第          个考题;

    (2)以下是小凯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请找出他失分的操作并说明原因:

                            

    (3)仅用上述仪器(药品另选),也能完成另一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

    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那么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下图中选择的装置是      

    写出下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5)实验室也可以用如图F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如果装置中是空气,则氧气从       进入;如果装置中装满了水,则氧气从          进入.(填字母).

    (6)某考生在中考实验操作考试时,实验结束后,所用仪器的放置方法如下图,不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2 题
  1. 钛(Ti)是一种重要的航天金属材料,某学习小组对三种金属Ti、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a:Ti金属活动性比Al强     b:Al金属活动性比Cu强

    【查阅资料】钛能与盐酸反应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观察现象.

    【操作分析】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纱布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A、除去氧化膜,有利于直接反应

    B、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

    C、使反应金属温度相同,易反应

    【实验现象】

    金属

    Ti

    Al

    Cu

    与盐酸反应现象

    反应缓慢

    反应剧烈

    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1)原假设中         不正确.(填“a”、“b”或“a b”)

    (2)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结论应用】能否用铝制容器来盛装波尔多液             (填“能”或“否”);理由是(写化学方程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田绘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田绘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放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实  验  方  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       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 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的CO2质量/g

    1.76

    3.52

    4.4

    m

    (1)上表中m的数值是        

    (2)反应中矿石有剩余是第            次实验;

    (3)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4)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