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句子默写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堕落(zhuì)   崭新(zǎn)     温馨(xīn)

    B. 懊恼(ào)    澎湃(péng)    偷窥(qiè)

    C. 抖擞(sǒu)   躯壳(ké)     筹划(chóu)

    D. 静默(mè)    水藻(zǎo)     蓦地(m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强聒不舍   绘声绘色    肃然起敬

    B. 低眉顺眼   挑拨离见    合辙押韵

    C. 年近花甲   从容不迫    随即应变

    D. 生死祸福   媚上欺下    有嘴滑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苹果公司在2017年的“黑色星期五”共卖出了约600万台左右的iPhoneX手机。

    删掉“左右”

    B. 他在这里下车了,我断定他大概是本地人。

    将“大概”去掉

    C. 微信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将“和规模”去掉

    D. 高铁“乘客堵门”,这类不文明的乘车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删去“这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  表——白帝城托孤(《三国演义》)

    B. 武  松——大闹快活林(《水浒传》)

    C. 祥  子——怒辞杨宅(《骆驼祥子》)

    D. 孙悟空——乱蟠桃偷仙丹(《西游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马上清明节了母亲给你40元,让你给去世的爷爷买点冥币,扫墓的时候带着。这是你说:“   

    A. 你这也太吝啬了,这点爷爷能够花吗?

    B. 现在国家规定,不许烧冥币了,这样会被罚款的!

    C. 我现在是中考备考阶段,哪有时间干这个!

    D. 妈妈,为了改善大气环境,政府提倡文明祭扫,咱们还是买些鲜花代替冥币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雪,洁白如玉,像美丽的   ,似舞如醉;像吹落的   ,似飘如飞;像天使的赏赠的   ;开在人间,飘飘悠悠,轻盈无比,是大地的杰作!

    A. 蒲公英      玉色蝴蝶     白色花朵

    B. 蒲公英      白色花朵     玉色蝴蝶

    C. 玉色蝴蝶     蒲公英       白色花朵

    D. 玉色蝴蝶     白色花朵     蒲公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按课文原文填空

    (1)星汉灿烂,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5)___________?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6)《爱莲说》世人甚爱牡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云。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属:(______)     (2)要:(_____)

    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3.写桃花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告诫有什么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如果你能在夜间观赏到海发光,那是相当瑰丽的。它似星光万点,又似乳光一片,便似绚丽多彩的礼花。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海火”,这种迷人的景象是谁引起的呢?是谁的杰作呢?

    有一种海发光出现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这主要是由颗粒很小的发光浮游生物引起的。其本身多呈玫瑰红色,平时凭借其体内的一种脂肪物质就能微放光明。发光的特点是,由无数白色的、浅绿色的或浅红色的闪光组成。但通常只有在海面有机械扰动或它们受到化学刺激时才比较鲜明。当海上风浪把它们推向砾石海岸时,它们受到更大的触发而发光。放出的光就像一束四溅的火花,如“火雨”跌落,一拨紧接一拨,这样的海发光被称为火花型海发光。

    还有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发光细菌引起的。它们发光强度较弱,其特点是不论什么海况,也不管外界是否扰动,只要这种发光细菌大量存在,海面就会出现一片乳白色的光辉。这样的细菌多在河口、港湾、寒暖流交汇处,特别是下水道入海处被污染处最多,这样的海发光被称之为弥漫型海发光。

    另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里躯体较大的发光物所引起的,如水母、海绵、苔虫、环虫和蚧贝等。水母躯体上有特殊的发光器官,受到刺激便发出较大的闪光,有些鱼体内能分泌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和氧化用而发光。这种发光通常是孤立出现的,在机械、化学作用刺激下,才比较醒目,它们发出的海光特点是一亮一暗,反复循环,如同闪光灯似的,这种的海发光被称为闪光型海发光。

    海发光不仅绚丽多彩,美丽诱人,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与生产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海发光强的海区能映出黑夜的海景,因此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当船舶遇到海发光时,能使船长产生错觉,导致海损事故,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正确掌握海发光可以预报天气,我国辽宁、河北一带的渔民经多年观察总结出“海火见、风雨现”的民谚。鱼游动时所发生的海光,暴露了鱼群的藏身之地,因此,经验丰富的渔民在夜间利用它来捕鱼。

    1.请简要概括绚丽多彩、美国诱人的“海发光”的成因。

    2.不同类型的海发光各有什么特点?

    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1)如果你能在夜间观赏到海发光,那是相当瑰丽的。它似星光万点,又似乳光一片,更似绚丽多彩的礼花。(_______)

    (2)另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里躯体较大的发光物所引起的,如水母、海绵、苔虫、环虫和蚧贝等。(_______)

    4.海发光与生产建设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习惯成自然

    ①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醒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有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理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到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请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1)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到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的习惯。(_______)

    (2)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_______)

    3.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4.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请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门前的小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大自然的风景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在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煤油灯成为古董,管道天然气进入厨房,电脑也挤进我们的生活,真诚和友谊被人们重新拾了起来,时尚的春风吹遍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只要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变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你的生活中,你都看到、感受到了哪些变化?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以“感受变化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2)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不少于600字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