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5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西周实行系统完整的宗法制度。依据当时的宗法制,下列对“士”这一阶层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于卿大夫是大宗            B.士以下不再有宗法制

    C.士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D.士一定与周王室同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材料中涉及到的选官制度分别是

    A.世官制和科举制             B.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和科举制             D.科举制和八股取士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当年明月的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中曾写道:“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朱元璋毁灭的“那个庞然大物”是为了

    A.废除宰相制度   B.建立内阁制度

    C.打击勋贵集团   D.强化君主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马汉在《海权论》中提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下列史实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马关条约》开商埠           B.《辛丑条约》拆炮台

    C.革命党人在武昌首义          D.国民政府迁都到重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以下是某晚清人物的传记目录(部分):三、黑旗壮大……七、参加中法战争……九、领导台湾保卫战。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邓世昌         B.刘永福

    C.徐骧          D.李鸿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他们从旁观察世局,认真思索宇宙的真象,使用着抽象度高且不带意识形态的执着的语言,描述天道与人事变化的法则,属于原理性研究的层次是他们的专长。”这一评价是针对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00年,在丰县梁寨镇出土了的徐州地区唯一的文状元李蟠撰写、刻于康熙54年的石碑载:“吾祖籍程子院。程子院者,宋明道先生(程颢)讲学处也。……”。当时“明道先生”讲学可能阐述的思想是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知行合一”            D.“吃饭穿衣皆为人伦物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无农则无食,无工则无用,无商则不给,三者缺一,则人莫能生也”。中国古代持此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舁,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

    A.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       B.北宋时期活版取代雕版

    C.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       D.印 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南宋诗人李清照《乌江》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反映了

    A.宋词豪放派特点        B.宋朝社会动荡局面

    C.作者的爱国情怀        D.两宋民族矛盾尖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 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A.《海国图志》          B.中体西用

    C. 维新思想           D.新文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然而在这起伏的过程中始终流淌着一个永恒的主题。”这一“主题”是

    A.实业救国   B.崇尚科学

    C.政治共和   D.民族独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文告称:“近世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 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该文告推动了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人认为以遵义会议为分水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分为前14年和后14年两个阶段,前14年初步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其依据是

    A.领导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B.提出革命最高纲领

    C.创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 开辟武装夺权道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苏联局势时,得知一中国消息,感慨的说“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这一消息可能是

    A.原子弹爆炸成功        B.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C.导弹发射成功       D.籼型杂交水稻研发成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房龙在《人类的 故事》一书中写到“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一观点产生于

    A.智者运动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它人协议,以谋他们彼此之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的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无论人数多少都可以这样做。”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社会契约   D.自由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者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 所排挤。”这段话的实质是

    A.追求理性至上          B.反对一切权威

    C.宣扬人人平等          D.维护社会正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爱因斯坦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幽默的说:“牛顿,请原谅我”,这样说是因为他

    A.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   B.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C.否定了牛顿的时空观   D.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据统计2015年“双十一”一天网购交易额仅天猫一家就达912亿元,在庆祝会上,马云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

    这说明互联网

    A.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   B.方便了人们交流交往

    C.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   D.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这~追求是基于

    A.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B.对政治现状的不满

    C.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毕沙罗的《瓦赞村口》,在画中充满阳光、空气,清新、明净、温暖的乡村生活气息。体现这种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的画派是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浪漫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教育的发展及变迁反映了政治及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由地方学即郡国学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太学,受业一年,经考试,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宫廷充朝廷侍卫,乙等回本乡做吏。凡属政府成员,皆需太学出身,或是由太学生服务地方政府为吏之双重资格为出身。此等人,皆经政府之教育与选择。每一成员,既通经术,亦称文学,又擅吏事,汉人谓之“通经致用”。

    材料二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宣布逐步改用国体文,教科书进入以白话文为形式的新阶段。为适应教科书文体的改革,商务印书馆编撰出版了《新法教科书》也全部采用白话文。

    —— 贾平安《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教育》

    材料三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在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的主力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西汉太学教育的特点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白话文的首倡者及其代表作。

    指出推动教科书文体改革的根本因素及其客观作用。

    (3)材料三中邓小平是如何论述教育的力量的?其理由何在?举例说明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具体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明朝和西方文艺复兴在思想和精神追求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完全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不曾抵抗就做了俘虏/因为,夫人,您那美丽的眼睛射出的无形视线/将我

    捆缚起来,如同囚犯一般/当时我没有意识到预防爱神的纠缠/依然若无其事、自信地迈步向前/殊不知就在此刻,我的感情之苦/已经伴随着人间之痛一起涌起波涟。

    材料二   李贽对这个社会具有理智上的关心,则属毫无疑义。这种关心和信仰自由有其相通之处,在于它的后面有社会经济的背景,也有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特别的关联……他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 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这些条件只能更把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的人物。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三   由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这种追求人性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实在没有太多的空间得到释放和施展。……当然,整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在当时,仅仅依靠一群文人 的思想的力量远远不够。这些文人在当时不但不是社会的主流,有的甚至还是政府排挤打压的对象,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再者封建制度的沉疴积重难返,已到了封建社会的沉暮之年,整个社会的衰落也是历史所趋。

    ——张辑《试寻文人画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共性》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诉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诉求产生的社会效应。

    (2)据材料二指出,李贽思想“特色鲜明”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是一位类似欧洲式人物”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指出由于社会环境不同,“追求人性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在当时东西方的不同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偶然与必然

    工业革命 英国 明清时期的中国 禁烟运动

    材料二 商务与碰撞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今天有的历史学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

    材料三 破坏与建设

    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料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50字左右。

    (2)材料二中“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鸦片战争的?其本质意图在于什么?材料二中“两种文明碰撞”的新认识的立场又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时珍,字东壁,蕲州人,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王侯重之,……年十四,补诸生(秀才);三举于乡不第,发愤读书,十年不出户阈,经传子史声律农圃星卜佛老稗说,莫不倍究。

    ──光绪《蕲州志》卷三十七《艺文志·李时珍传》

    材料二  旧本玉石水土混同。诸虫鳞介不别,或虫入木部,或木入草部。今各列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母也。次之以金石,从土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材料三  至顺治间,钱塘吴毓昌重订付梓,于是,业医者无不家有一编,《明史·方伎传》亟称之盍集本草者,无过于此矣!

    ──光绪《蕲州志》卷十《著述志·〈本草纲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影响李时珍走上从医之路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创新之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本草纲目》在中国古代医药学发展上的重要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