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这是因为程朱理学

    A. 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

    B. 破坏传统文化

    C. 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D. 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与这则新闻报道有关的是

    A. 辛亥革命

    B. 北伐战争

    C. 红军长征

    D. 渡江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是因《资政新篇》

    A. 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B. 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追求

    C. 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D. 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蒋廷黻在《大公报》上撰文指出,在江西苏区,几乎一无所有的红军,却能抵抗十倍其众的国民党军队,至今坚挺不倒,根本原因在于它实行了国民党不能实行的民生主义。这里,蒋廷黻所说的“民生主义”是中共实行的

    A.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 土地革命

    C. 创建革命根据地

    D. 开展游击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主义等)虽曾一度汇成涌流之潮,极其明显地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波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在了中国社会。这说明

    A. 马克思主义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B. 五四运动证明资本主义不可行

    C. 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是历史的必然

    D. 当时的北洋政府倡导思想自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宋明理学

    D.佛教传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从1763-1871年,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行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行”主要是指

    A. 将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B. 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C. 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 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价的商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代议制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下列关于近代各国代议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国王统而不治

    B.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员每州2名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内阁须对参议院负责

    D.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76~1980年,机器及设备的出口额达339亿卢布,比1961~1965年增长4.5倍以上;进口额约为659亿卢布,比1961~1965年增长约5倍。1981年,机器及设备的出口占苏联整个出口的13.7%,进口占苏联整个进口的大约30%。这反映出

    A. 苏联体制改革效果较为明显

    B. 苏联对外贸易长期存在逆差

    C. 苏联机器及设备的生产依赖西方

    D. 当时苏联政府重视发展重工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

    A. 尚力、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的儒家思想

    C. 以改革促进社会进步的的法家思想

    D. “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中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积极抓住机遇,参与新科技革命。除去同步实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外,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有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5号”“神舟6号”发射成功

    C.“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普罗泰格拉出生于公元前480年前后,他曾与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利克里结为至友,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晚年因“不敬神灵”被控,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逐出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的途中沉船失事。结合材料,关于普罗泰格拉的表述,下列正确的是

    A.生活于雅典民主制的奠基时期

    B.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人文思想

    C.否定了神的权威,受到神的报复

    D.他的思想体现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

    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英美法德四国在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似性,该相似性是指

    A. 强调法制化

    B. 突出渐进性

    C. 体现彻底性

    D. 推行混合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 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 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 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下列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C.工人运动发展和中共成立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

    D.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韩非子·有度》记载:“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法律维护社会自由平等

    B. 君主行为应受法律制约

    C. 法律可以规范社会秩序

    D. 法律实施可以杜绝乱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做打家劫舍的事业。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

    B. 君权至高无上,可以无限扩张

    C. 君权神授理论已提出并得到社会认同

    D. 此种提法来源于道家的学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面向工农子女开门,开办工农学校

    ③恢复高考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 ②④①③

    B. ②③④①

    C. ④③②①

    D. ④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是2007年祭孔大典推荐的五句奥运会迎宾语,这五句迎宾语体现的人文奥运理念包括

    ①平等团结②友好相处③以礼治国④和平发展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胡锦涛曾高度赞扬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这是因为它

    A. 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 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 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正式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

    A. 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 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 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D.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以下内容是粗心的小明上历史课做的笔记,其记录有误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国家的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指经济、军事等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指社会制度、文化价值观念等实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创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源头,儒重人道,道重天道,墨重科技,相得益彰,互补生辉;国家统一、民族融合营造了中华文化繁荣和五千年文明不间断的良好氛围,北魏之鲜卑、辽之契丹、金之女真、元之蒙古、清之满洲,都与汉族文化交融会通、包容共进。公元前后,儒学文化就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北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至明末清初,前来中国交流的欧洲宗教人士、学者、商人和一些官员、使节,既向中国传播“西学”,又把“中学”带回欧洲,把中国历史文化典籍如《诗经》《易经》《大学》《中庸》《老子》《论语》等翻译成拉丁文本。另一方面,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在日渐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也给包括儒学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借鉴和营养。明末,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以科学为传教工具,引进了古希腊哲学、伦理学、语言学、逻辑学、地理学、医药、数学、生物学及美术、音乐、建筑、水利等,都给中国传统文化以积极的影响。

    ——摘编自仲呈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材料二有人说中美最终一定会冲突,我觉得这种说法大错特错。两国的关系应该是既竞争又合作,如国际金融稳定、全球气候变化、传染病防治,还有打击恐怖分子,一定要合作才行。而合作的基础就是软实力,如果两国软实力提升,可以避免冲突。……中美现在的关系与冷战时大不相同。过去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是没有巨额贸易的,但现在美中之间有很多经济往来;另外,现在还有约20万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中美双方在软实力方面有许多可以交流、沟通的机会,通过贸易和教育等各种管道,自下而上,形成互动。

    ——摘编自约瑟夫•奈《软实力,改变世界的原动力》主题演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文化软实力强大的表现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中美关系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相比有何不同?中国提升软实力应当采取哪些举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1年9月14日,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鼓励各地兴办学堂。1902年5月,管学大臣张百熙仿照日本学制拟就《壬寅学制》。1902年底,张之洞与湖北巡抚端方制定了湖北学制体系。1903年,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庆,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在《壬寅学制》的基础上,又加上制订湖北学制的经验,修成《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1904年1月13日,光绪皇帝批准推行。

    《癸卯学制》纵向主要分作三段六级,各级学堂的宗旨如下:

    初等小学堂: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强调爱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高等小学堂: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躯体为宗旨。普通中学堂: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稗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袛为宗旨。高等学堂:以教大学预备科为宗旨。大学堂、通儒院: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实业学堂: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初级师范学堂:以习普通学外,并讲明教授管理之法为宗旨。优级师范学堂:以造就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学堂之教员、管理员为宗旨。

    1905年成立学部;同年,张之洞与袁世凯等联名奏请立停科举,获准。1907—1908年,全国学堂由37888所增至47895所,学生人数大幅增加。1905年以来,一大批新式学堂先后创建,如:复旦大学、保定陆军行营军官学堂、保定军官学堂、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清华学校等

    ——整理自刘虹:《<癸卯学制>百年简论》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癸卯学制》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癸卯学制》制定的背景和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早期儒学思想家的主张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材料二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

    【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董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五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1)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主张。

    (3)据材料概括董仲舒应对汉武帝“大道之要,至论之极”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汉代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儒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观念的原因(5)材料五中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什么?在这一动力驱使之下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探索是如何逐步深入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