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填空题 1 题,解答题 2 题
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7 题
  1. 关于重力、弹力、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
    B.摩擦力可能与物体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方向相同
    C.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D.在粗糙程度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间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一定越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刹车时,乘客的身子会向前倾斜,是因为汽车有惯性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C.物体的惯性只有在物体速度改变时才表现出来
    D.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与物体速度是否变化也无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拔河比赛时,胜方拉对方的力大于败方拉对方的力
    B.马能拉车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C.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吸引力大小一定相等
    D.用铁锤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质量为8×103kg的汽车以1.5m/s2的加速度加速,阻力为2.5×103N,那么汽车的牵引力是( )
    A.2.5×103N
    B.9.5×103N
    C.1.2×104N
    D.1.45×104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一个光滑的小球,放置在墙壁和斜木板之间,当斜木板和竖直 墙壁的夹角θ角缓慢增大时(θ<90°),则( )

    A.墙壁受到的压力减小,木板受到的压力减小
    B.墙壁受到的压力增大,木板受到的压力减小
    C.墙壁受到的压力增大,木板受到的压力增大
    D.墙壁受到的压力减小,木板受到的压力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瓦”是导出单位,用基本单位表示瓦正确的是( )
    A.焦/秒
    B.牛•米/秒
    C.千克•米2/秒2
    D.千克•米2/秒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一重量G为10N的木块静止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则它所受到的静摩擦力为(sin37°=0.6cos37°=0.8)( )

    A.3N
    B.6N
    C.8N
    D.10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________的图象.
    (3)如图2(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2(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答:________.
    (5)一组同学在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要保证绳和纸带均与木板平行以减小误差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 a=mg/M求出.
    (6)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图3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2 题
  1.  氢气球重为10N,所受空气浮力为16N,由于受恒定的水平风力F作用,使系氢气球的绳子(不计重力)和地面成60°角,如图如所示,求:
    (1)绳子的拉力T;
    (2)气球受到的水平风力F.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G=10N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下方的10N的推力F作用,这个力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在此恒力的作用下,物体匀速滑动.(g=10m/s2,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sin37°=0.6  cos37°=0.8)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2)若将此力改为水平向右,从静止开始求10s末物体速度和10s内物体的位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