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作到个体农耕转变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耕作经验的丰富    D.生产关系的调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所示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的一项发明,该发明主要应用于

    A.造纸    B.制瓷    C.灌溉    D.冶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动,主要表现在

    A.传统的自然经济迅速消失

    B.新兴的民族工业获得长足发展

    C.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上升

    D.多元并存的经济结构逐渐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导致其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C.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04午,张謇忧虑地指出:“前、上两年每交赔款之时,上海商市大力掣动,折息之大为从来所未有。推原其故,由于输出之银太多,商市因窘蹙。”这表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缺乏广阔的国内市场    B.受政府货币政策的制约

    C.受列强侵略的阻碍      D.沉重打击了西方的侵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2年9月,一则“百年火柴厂破产,两次拍卖均夭折”的新闻,再次引起了国人对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的关注,这个始建于1912年的公司见证了中国工业的百年发展史。下列有关该公司的推断,正确的是

    A.诞生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初步发展之时

    B.创建后曾经一度经历了短暂的“黄金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再未获得任何发展

    D.从新中国成立直至破产都属于私营企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毛泽东曾经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开展了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建设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1958年9月1日的《人民日报》,“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当年中国掀起的“大炼钢铁”运动

    A.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彻底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给中国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D.推动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所示为1960 ~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其中1962~1965年的变化是由于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铁路交通秩序的整顿     D.“八字方针”的实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1922年《上海》一书中的弄堂大门,它反映出当时的上海

    A.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C.已经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B.社会生活呈现西化趋势      D.生活水准接近世界水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辛亥革命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但不包括

    A.出现移风易俗的热潮

    B.人际间的称谓体现出平等意识

    C.婚丧礼仪呈革新趋势

    D.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逐渐消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近代中国新兴的政治派别都重视发挥报刊的舆论工具作用。下列政治报刊创办最早的是

    A.《时务报》    B.《民报》   C.《新青年》    D.《新华日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视野在16世纪得到了爆炸式的拓宽。但大量贵金属的进口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而造成

    A.商人阶层的衰落    B.封建贵族的衰落

    C.欧洲经济的衰弱    D.海外扩张的受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是英国19世纪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单位:%),当时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圈地运动的推行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殖民扩张的加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种新能源改变了城市生活,使城市明显成为主导性社会机体。”“两种新能源”是指

    A.蒸汽和电力    B.蒸汽和石油    C.石油和电力    D.电力和核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提高制成品关税的《斯穆特霍利税法》后,许多国家立刻通过增加美国产品进口关税加以抵制。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结果是

    A.各国民族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广阀的空间

    B.国际贸易下降并进而加剧经济危机

    C.各国工业迅速恢复并提供众多就业岗位

    D.各工业国找到克服经济危机的出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罗斯福新政的第二阶段,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案》,实行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并对无生活能力者提供救助。该法案的颁布及其实施,标志着美国开始走上

    A.福利国家的道路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

    C.民主国家的道路    D.改革国家政治体制的道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深深地介入到经济的各个层面。这种做法

    A.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C.根除了困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D.进一步加大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B.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涉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29 ——1940年间,……就增长率而言,苏联在重工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增长,超过历史上任何国家在同一时间里所取得的成绩。”苏联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推行新经济政策

    C.接受西方国家经济援助    D.实行严格的经济计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他‘头脑简单地’尝试改变苏联共产党的结构,实行错误的农业政策,导致了他政治生命的终结。……政治局内的对手迫使他悄悄地提前退休。”材料中的“他”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二战后,要“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则必须从

    A.英国和法国的和解开始    B.英国和德国的和解开始

    C.缓和欧美洲际关系开始    D.法国和德国的和解开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获得迅猛发展。为这一发展提供根本推动力的是

    A.信息技术的发展    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跨国公司的扩展    D.发展中国家发展壮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汉代谚语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唐)孟郊《织妇词》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6分)

    【材料二】 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纸画,花果铺席……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东梅花包子,李家香铺子…

    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果去闹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据材料二,概要说明宋朝东京城市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

    【材料三】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3)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年(1922年),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农家妇女、老人、工人、学生……种种色色人簇拥在一处。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商业也活跃了起来。

    ——据瞿秋白1920年12月到1922年12月在苏俄考察的记载

    【材料二】 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富兰克林·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那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我是基督教徒,是民主党人,如此而已”

    ——据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1)据材料一,指出苏俄社会状况“改观”的表现。苏俄社会状况的改观与哪一政策的实施相关?(6分)

    (2)材料二中记者问罗斯福是否“社会主义者”的原因是什么?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6分)

    (3)苏俄和美国的政策调整,对我们今天的改革与建设有何重大启示?(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刺激了人类向海外开拓的愿望,打破了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历史传统,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致使各民族的往来替代了各自的自给自足状态。……地理大发现后,欧洲殖民者和商人开始进入美洲、亚洲和非洲,他们以暴力和欺诈的手段进行着洲际间的贸易,大量开掘和掠夺当地的资源。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1)面对地理大发现后的国际形势,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影响如何?(4分)

    【材料二】 如果说(近代以来)我们确曾有过“机遇期”的话,……19世纪60、70年代的“同光中兴”(同治到光绪年间)大概可算一次。

    ——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2)面对19世纪60、70年代的“机遇期”,清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有何影响?(4分)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富强,只有开放兼容。经济全球化符合我国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诉求。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姜智红《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改革开放》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8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