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颓(pǐ)   (wǔ)视     (qìn)园春    人为刀(zǔ)

    B.漫(sù)   (chēn)目     (jú)子洲     (zǎi)歌载舞

    C.(qí)踞   (liáo)廓    (xiǎng)士卒   图穷匕(xiàn)

    D.(lù)力    (cuì)火     被八(chuàng)  偏袒扼(wà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笙箫   家俱  竞自由   秋毫无犯   B.逶迤   惊愕  万户候  天伦叙乐

    C.拜谒   青苔  篱笆墙   挥斥方遒   D.沧茫   峥嵘  撑长蒿  头晕目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商务部长同时称,要努力提高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做到见事早、出手快、判断准,牢牢把握外贸工作主动权。

    B.北大学生致信野田,强烈呼吁日本政府能够着眼中日关系的大局,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彻底中止“购岛”的错误行为。

    C.1979年6月,中方首次公开表明了我国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立场。 

    D.长沙市扶贫办的同志说,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早在明朝嘉靖年间,钓鱼岛和黄尾屿就被确认不属于琉球,清初我国地图就刊载钓鱼诸岛。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                    

             

                               。在这个海峡港湾中,还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常靠此渔区生存。

    ①带来了大批鱼群

    ②所以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

    ③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

    ④风平浪静,成为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

    ⑤太平洋黒潮流经这里

    ⑥有一条宽达1000多米的“蛇岛海峡”

    A.④②③⑤①⑥             B.⑤④②③⑥①

    C.⑤①②③⑥④            D.②③⑥①⑤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句所表述的内容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新诗是新中国成立前后才出现的。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实词严整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战国策》是一本主要记载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的国别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时的司马迁撰写。

    C.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的鲁迅,一生写作了很多具有光辉意义的作品,如《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翡冷翠的一夜》。

    D.作为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语作家,生活于19世纪后半叶的美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写作了大量名著,如《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面是上海世博会湖南展馆门楼楹联的上联,请选择填入下联最恰当的一项(   )

    携楚地烟霞,铺陈历史画图,璀璨人文开盛宴;                

    A.依湖湘南岳,蕴孕物华天宝,美丽风光堪入画

    B.蔚特色世博,荟萃俊杰英才,千秋事业正逢春

    C.扬湘江之波,启开华夏文明,表里山河俱澄澈

    D.敞湖湘怀抱,舒展鱼米洞庭,和谐城市拓新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对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A.第一诗句中的“温柔”描绘了日本女郎的情态美,欲言又止,含情脉脉地低头鞠躬,贤淑,温存,庄重。

    B.第二诗句中的“水莲花”是此诗的主要意象,诗人用它来衬托女郎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气氛孤单凄凉。

    C.第三诗句运用了重叠的手法,写出了女郎的深情呼唤以及美好的祝愿。

    D.此诗以“送别”为题刻画了女郎的形态和内心活动,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描写,更有缠绵的情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小题

    范增数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鸿门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增数项王         目:目光

    B.头发上,目眦尽裂     指:直立,竖起

    C.人如恐不胜         刑:处罚,惩治

    D.沛公起厕          如: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请剑舞           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

    B.  樊哙侧盾以撞       太子迟之,疑有改悔

    C.  拔剑切啖之        夜缒出,见秦伯      

    D.  未有封侯赏        而燕见陵耻除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常以身蔽沛公       B. 杀人如不能

    C. 为大王不取也       D. 欲有功之人

    4.下列与文段相关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庄拔剑起舞”的情节后来形成了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B. 樊哙的性格:勇猛粗豪,不顾生死,擅闯军帐;粗中有细,勇中有谋,义责项羽。

    C.项伯拔剑起舞是为了保护沛公,不让项庄刺杀沛公。

    D.“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写谋臣范增示意项王将玉玦赠沛公以迷惑对手。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分)

    译文:                                           

    ⑵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分)

    译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小题。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

    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

    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节选自《资治通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廉颇易,且降矣      与:对付

    B.奢不能              难:反驳,质问对方

    C.妾请无随            坐: 坐下

    D.二奇兵以劫之        张:布置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赵王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           箕踞骂曰

    B.赵战不利,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人之力而敝之

    C.军吏无敢仰视者                   是寡人过也

    D.兵,死地也,括易言之          今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4分)

    译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得雨四首(其三)   [清] 宋湘①

    笠影千塍外②,莺声一路中。草从今日碧,花又去年红。

    细细失犁把,浮浮有水虫。忧愁复辛苦,无限慰邻翁。

    【注】:①宋湘:广东嘉应州人(今梅州)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政声廉明的清官。这首诗作于其惠州丰湖书院院长时,当时惠州遭受了长时的春旱。②塍(chéng),田间的土埂子,小堤。

    1.这首诗前三联描写的“得雨”后的景象有什么特征?请作简要分析。(4分)

    2.“得雨”之后邻家老翁的情感,诗人在尾联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5分)

    ⑴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⑵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⑶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重游缅湖(节选)

    E.B.怀特

    ①那个夏季,约在一九零四年,父亲在缅因的一处湖泊租了营地,带我们前去度过八月天。假期过得很圆满,从那以后,我们都觉得,世界上再没有地方比缅因的那个湖区更美好。我们一个夏天接一个夏天,总是在八月一日来这里,待上一个月。后来,我成了海员,有时在夏季里,连续几天,海上卷起浪涛,海水冷得骇人,狂风一股劲从下午一直刮到夜晚,这让我不禁怀念林中湖面的宁静。几个星期前,耐不住这种强烈的情绪,我买了几只鲈鱼钩和一个旋式诱饵,重返我们当年常来的湖区,准备钓上一个星期鱼,以慰故地相思。

    ②我带了儿子同行,他从不曾下过水,睡莲的浮叶也只隔着火车车窗望见。去往湖区的路上,我开始琢磨那里变成了什么样子。不知时间会怎样侵蚀了这块独特、圣洁的地方——小湾和溪流,落日的山峦,木屋和屋后的小路。我相信那里必然修了柏油路,又不知道它还有哪些可悲的变化。奇怪的是,一旦你听任自己的思想重回故辙,就会记起湖区一类地方那么多事情。记起一件事,蓦然就联想起另一件事。我想我还清楚记得所有那些破晓,此时的湖水,清冽而平静,我记得卧室的建筑板材发出的气味,还有潮湿的林木透过窗纱飘入的气味。

    ③我对柏油路的预感果然不错:它伸入湖岸半英里。但当我带了儿子回来,住在农舍附近的一处营地,重温旧日夏季的时光,不觉感到,一切都还是当年模样——我很清楚,头一个清晨躺在床上,闻到卧室的气味,听见孩子悄悄走出门,登船渐行渐远。我开始产生幻象,似乎他就是我,因此,简单置换一下,我就是我父亲。这种感觉徘徊不去,我们在那里的日子,时时萦绕在心头。这不是一种全新的感觉,但此时此刻,它却愈发强烈。我仿佛处于双重的存在中。我在做某件简单的事情,拾起鱼饵盒子,摆好餐叉,或者说着什么,忽然就觉得像是父亲在说话或做事。那一刻真让人心悸。

    ④头一天上午,我们去钓鱼。我摸摸鱼饵盒子里覆盖鱼虫的潮湿苔藓,看见蜻蜓贴了水面翻飞,落在钓竿梢头。蜻蜓的飞临,让我确信,一切都不曾改变,岁月不过是幻影,时光并没有流逝。我们将船泊在湖面,开始垂钓,微细的涟漪轻抚船帮,还像旧日一样,船还是那样的船,同一种绿颜色,船肋在同一处破裂,船底还是活水中同样的一些残留物——死鱼蛉、缕缕水藻、锈迹斑斑的废旧鱼钩、昨日捕获遗下的血痕。我们默默盯牢钓竿的梢头,蜻蜓来而复去。我将竿梢缓缓沉入水里,老大不忍地赶走蜻蜓,它们疾飞出两英尺,悬停在空中,又疾飞回两英尺,落回竿梢的更远端。这只蜻蜓与另一只蜻蜓 ——那只成为记忆一部分的蜻蜓,二者的飘摇之间,不见岁月的跌宕。我望望儿子,他正默默地看那蜻蜓,是我的手握了他的钓竿,我的眼在观看。我一阵眩晕,不知自己是守在哪一根钓竿旁。

    ……

    ⑤记忆时时涌上心头,对我来说,那些时光,那些夏日,似乎无比宝贵,值得珍藏。

    ⑥宁静与美好与欢乐。而实际上,如今惟一不对头的地方是这里的声响,汽艇的尾挂发动机陌生而恼人的声响。这声音很刺耳,时时打破你的幻觉,让你感受到时代的推移。白天,炎热的上午,这些发动机任性地、怒冲冲地吼叫;夜晚,夕阳残照的恬静湖面上,它们像蚊子一样在人的耳边嗡嗡聒噪。我儿子很喜欢我们租来的尾挂机艇,他的最大愿望,就是能熟练地用一只手操船,他果然也很快掌握了略略阻塞油门(但不可过分)的诀窍,懂得如何调节针阀。望着他,我会想起当年如何去鼓捣那台带有沉重飞轮的老式单缸发动机,只要从心里与它亲近,使唤起来,自然能得心应手。

    ⑦我们在营地悠然度过一星期。鲈鱼踊跃咬钩,艳阳高照,一天又一天。入夜后,我们都很疲倦,躺在小屋里,漫长白昼积聚下的热气弥散开。屋外,清风细细,几乎难以察觉。湿地的味道透过锈迹斑斑的纱窗飘进来。入睡很快,清晨,屋顶上有红松鼠,照例欢快地啪嗒啪嗒蹦跳。

    ⑧一天下午,我们在湖边,赶上了雷暴。那就像我小时候战战兢兢地看过的一出情节剧。第二幕的高潮,是美国一处湖岸,雷电交加,那情景几乎没有变化。场面很壮观,现在依然如此。一切都那么熟悉,最初是一种压抑和燥热的感觉,沉闷的氛围笼罩营地,让人不敢远行。后半晌(戏里也在此时)乌云密布,万籁俱寂,静得能听到生命的悸动。随后,一阵微风轻飏,雷声隐隐逼来,系泊的船只突然侧身摆荡。定音鼓敲响,小鼓敲响,跟着是大鼓和钹,噼啪作响的电光划破乌云,山上的众神龇牙咧嘴,兴奋地鼓噪。接下来是一片沉寂,雨点不疾不徐地打在平静的湖面上,天光重现,希望再生,心情豁然开朗,度假的人欢快地跑出门外,冒雨下到湖中戏水,他们欢呼笑闹个不止,因为他们只不过是让雨浇了个透。孩子们为沐雨栉风的新鲜感欢呼雀跃,这个只不过给浇个透湿的玩笑像是坚不可摧的链条,将一代代人连接起来。持一柄雨伞艰难行进的人透着滑稽。

    ⑨其他人游泳,儿子吵着也要去。他扯下雨中一直晾在绳子上的游泳裤,用力拧干。我不想下水,懒洋洋地望着他,他的光裸的身躯瘦小而结实,穿上冰凉潮湿的短裤时,轻微地打起冷颤。等他扣上浸水的腰带,我的腹股沟突然生出死亡的寒意。

    1.作者重游缅湖,有些东西是不变的,请问,改变的东西有哪些?文中关于蜻蜓的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2.比较文中三处划线的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有什么共同点?(4分)

    3.文中缅湖宁静而美好的现实多次被打破,作者这样写是为什么?试举一例加以说明。(5分)

    4.“父亲” 的形象在文中有多重意蕴,请根据文意进行合理的探究,写出形象的内涵。(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答题(4分)

    我们的母语汉语,如春之牡丹,夏之芙蓉,秋之海棠,冬之腊梅,令人喜爱、陶醉。尽管今天信息高速公路已将全球连接成一个村庄,尽管你的作品可能进入不同语言,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但即使如此,有些深层次的东西仍然无法转译转达,无法获得对等理解。它们涉及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一种文化的深层编码,它们都被封存在母语里,对一些人会敞开,对其余人却长久缄默。我们如何使美国人懂得为什么“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作为一种衡量尺度,语言的可靠性甚至远在肤色之上。余光中问得尖锐:“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我们只能在母语中生存。一个汉语写作者,与其孜孜于让外国人说好喝彩,梦寐以求登上斯德歌尔摩的颁奖台,不如潜心倾听他生息其上的那片土地的歌哭,用母语的音符谱写一部部交响乐或者一支支小夜曲。只有对汉语具有像对母亲般的深情,才能够把握那一支族系的血脉,贴近那片土地的秘密,从而成功地记录、描绘和抒写,使自己的生命借助作品得到延长和扩大,使生存变得坚实。

    (1)请说明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2分)

    答:                                           

    (2)简要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3分)

    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3分)

    从央视科教频道低调开播到收视飘红,再到挺进央视一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今年夏天在中国中小学生、青年人中掀起了一场汉字书写高潮,连以前很少看娱乐、竞猜、选秀节目的父母们也对这档节目“痴迷”颇深,和电视上的小选手一起挑战每一个汉字书写的乐趣。

    由于汉字本身特有的复杂结构,每一个汉字都拼写正确并不容易。加之近年来电子产品的普及,通过输入法“选字”成了人们写作、交流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少在纸上书写大量汉字,催生了很多人“提笔忘字”的现象。

    不同于充满着争议价值观和为博眼球而炒作的相亲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追求的并不是收视率,节目总导演关正文直言:“我的终极目标在于高收视背后的文化影响力。中国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多方言国家,汉字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重要工具,一年一度的汉字狂欢,它的意义甚至超过汉字本身。”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提示,按要求作文。

    每一块普通的石头,每一处平凡的花草,每一句平常的话语,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都有着迷人的故事,独特的美丽。它等待着你去发现、解读。“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生命由此觉醒,人生走向深邃……

    请以“蓦然发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有生动的细节描写;

    ②立意自定;

    ③不少于800字.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