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书写 1 题,选择题 1 题,其他题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书写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6分)

    我躺着,听船底 chán chán(    )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   A   (隔绝  隔膜)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   B   (隔绝  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 zhǎn(   )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   )(    )而生活。

    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恣睢(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Chán (     )    zhǎn(     )转

    3.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A、B两处。(2分)

    A:              B: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辍耕垄上(去、往)           请广于君(扩充)

    B、天下缟素(丧服)             时人莫之也(承认、同意)

    C、楚人之(爱戴)             此天所以资将军(大概)

    D、第令毋斩(即使)            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给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下面这句话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空降兵部队具有机动能力强,突击速度快,可以越过地理障碍迅速向目的地投送士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12分)

    (1)                   ,人迹板桥霜。《月夜》

    (2)疑怪昨宵春梦好,                   ,笑从双脸生。《破阵子》

    (3)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4)已是黄昏独自愁,                   。《卜算子·咏梅》

    (5)年少万兜鍪,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

    (7)《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                                   

    (8)李清照《武陵春》中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子是                 

    (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8分)

    1.填空(5分)

    ①《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与晁盖、公孙胜等人在黄泥岗干的一件大事是_     _。

    ②在《水浒传》中,被称为“拼命三郎”的人物是       ,相关的故事是:       

    ③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猜测这场戏与《水浒》中                 两位英雄有关。

    2.武松是《水浒》中深受读者喜爱的人物形象,请用简洁的文字说说武松上梁山的原因。(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综合实践(9分)

    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为4.39本,远远低于欧美人均16本。然而,多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电子读物的阅读量却在逐年上升,人们普遍“手不释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由此可见,                         

    殊不知,电子化阅读与纸质阅读之间有着质的区别。电子化阅读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浅阅读”的盛行和阅读的“碎片化”。令人担忧的是,校园也出现了“手不释机”的电子阅读群体,他们被称为“低头族”。他们的阅读浮躁,不求甚解,让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空谈。

    可喜的是,我市许多学校和社区开展了“书香校园”“书香进社区”活动,目的在于使人们亲近纸质图书,在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中回归经典“深阅读”。

    1.联系上下文,请在横线处补写一个总结句,不超过20个字。(3分)

    2.福建师范大学为治理校园“低头族”现象,倡议同学们课堂上不要使用手机,课后多读好书。请你为这个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3.王林同学是一个“低头族”,向来只爱看电子读物,不爱看纸质图书。假如你们居住的国光社区开展了“书香进社区”活动,请你利用材料所给信息,劝说王林跟你一起去参加活动(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7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1.用 / 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2分)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 亦人谋也   (            )     (2)名微而众寡  (           )

    (3) 食壶浆 (            )        (4)利南海   (           )

    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4.用原文内容填空(4分)

    选文中诸葛亮提出的内政和外交方面的方针是“                 。”根据这一方针,他先论述占据荆州的必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    ;接着又论述了占据益州的必要性“                   ,再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最后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                             。”

    5.文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4分)

    品味瑕疵

    ①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②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最美女神维纳斯,成就其美的,不是无瑕绝伦的美貌,不是艺术家高超的技艺,而是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两只残缺的手臂,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了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美。月缺是瑕疵,但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那一弯如钩的月,却把李煜的国破家亡之恨、孤独寂寞之情渲染得如此传神,从而写出了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凄清之美。正是瑕疵,酝酿出这些别样的风景。

    ③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在美国有个叫拉里恩的玩具商人开办了一家玩具娃娃公司,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名为Bratz,却总是无法超越完美的经典——诞生于1959年的芭比。当他为此苦恼时,他那只有7岁的孩子不小心把几滴墨水溅到娃娃脸上,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对这个脸上有瑕疵的娃娃,孩子反而更喜欢了。“你不觉得他跟我很像吗?看他那一脸的雀斑,很可爱!”他的孩子指着娃娃脸上的污渍说。拉里恩得到启发,大胆地设计了有五位成员的娃娃组合,最主要的是她们脸上都有一些雀斑,这就是如今的Bratz。经过十年的发展,拉里恩用持续市场销量说明了Bratz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玩具娃娃。美国《时代》杂志这样评价说:“拉里恩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用瑕疵超越了完美的经典!”

    ④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司马迁身受大刑之辱,成为了他人生中抹不去的瑕疵,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却将此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奋笔疾书,夜以继日,终于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很多工作拒绝,但在喜剧方面逐渐显露出了他的优秀之处,从此,一位著名喜剧大师诞生了。正是他的瑕疵成就了他的事业。然而也有一些人却不是这样,比如一些运动员在自己事业上升时期,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想方设法回避该有的挑战,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失去了获得更大成功的机会。因此,有时瑕疵虽然使我们的人生不完美,却激发出更大的能量,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

    ⑤尼采说:“追求完美是正常而有缺憾的人性。”允许瑕疵的存在,是人生淡然的大智慧。学会品味瑕疵,才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才能创造奇迹,才会收获更大的成功。

    1.阅读全文,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第③段运用了那种论证方法,请你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它的作用。(3分)

    3.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4分)

    4.尼采说:“追求完美是正常而有缺憾的人性。”请结合你得生活实际来谈谈你获得的启示。(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5分)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A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B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分)

    答:                                          

    2.请对A、B两句画线句进行赏析(4分)

    A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答:                                          

    B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文中母亲的优秀品质。(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田野上的白发”为题有什么作用?(请从文章结构、内容和情感中任选两方面来分析题目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