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其他题 1 题,选择题 5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语言运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其他题 共 1 题
  1. 填空(6分,每空1分,任选6处)
    (1)杜甫忧国忧民,却半生飘零。《旅夜书怀》中描绘辽阔意境的诗句也是以乐景写哀情,表现羁旅之苦,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2)“玉茗堂四梦”是明代戏曲作家________的四部作品的合称,它们是________、《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
    (3)李白以布衣之身藐视权贵,不甘“摧眉折腰事权贵”,在无情现实面前又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懑、逃避和抗争,在他的著名诗作《将进酒》中就流露了这种情绪:“________,________。”
    (4)《等待戈多》是________(文学流派名)戏剧代表作家________的代表作,该作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
    (5)宋神宗元丰五年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客“托遗响于悲风”,吹奏出哀怨的箫声,“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余音袅袅,________”,引发“苏子与客”对宇宙人生的感慨。(《赤壁赋》)
    (6)李白杜甫诗歌代表唐诗的最高成就,尽管风格不同,但都艺术的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夜的唐代社会现实,《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就直接指出蜀地统治者嗜杀的本质,《兵车行》则用“________,________”直指唐玄宗穷兵黩武虚耗国力的错误国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官(bài)    豆(gāng)     绻(jiǎn)     酩酊大醉(mīngdīng)

    B.窃(piāo)   舍(zhuàn)    肉(tǎn)     甲归田(jiě)

    C.口(shù)    欢(xuè)      猿(róu)      人所难(qiáng)

    D.忖度(cǔn dù) 口(nà)       蔽(yīn)     级而上(sh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慰藉     撕杀       捅娄子      草菅人命       委屈求全

    B.崔嵬     诽闻       舶来品      明火执杖       作壁上观

    C. 坐阵     反聘       明信片      渊远流长       责无旁怠

    D.匡正     涂鸦       百页窗      光风霁月       名声雀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望着空荡荡的崇德楼,不少准高三生们不禁又一次感慨:时间如江河日下,为了收获来年的盛夏果实,除了奋斗,别无选择。

    B.这两个在生活中互相扶持的好朋友在学习上也互相勉励,共同进步,尤其在数学方面,他二人是项背相望

    C.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其对反动政府的揭露都属于诛心之论,这可能也是当时许多国民党刊物不敢刊登的原因。

    D.这则笑话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B.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谁能否认中国的经济不会受到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影响

    呢?难道我们不应该迅速采取应对策略吗?

    C.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应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D.已经使许多人沦落于空虚之中的互联网,即便是那些相当理智的人也会承认,一旦他

    们上了瘾,就会无法自拔,整天沉迷于网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

    A.“小美人鱼”是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核心展品。“她很小,”哥本哈根旅游中心的彼得·勒默尔·汉斯说,“但她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渴望却令人惊叹。”

    B.年味淡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别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做些什么?

    C.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D.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 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语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分子机器人

    “分子机器人”就是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机器人,其长短大小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是1米的10亿分之一)。原子的大小大约为0.1纳米,分子机器人其实就是把数十个或者数百个原子组合起来制成的机器人。

    制造分子机器人的最初构想要回溯到半个多世纪前的1950年。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第一次提出,未来制造微小机械让其执行各种各样的作业将成为可能。尽管费曼并没有提出分子机器人的具体概念,但是从那以后,制造分子机器人就成为人类的向往。不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轻而易举,单单操作纳米尺度上的原子、分子就极其困难,况且科学家组装起来的还必须是“把操作和作为目的,能自动运行”的机械。

    对一般机械,如汽车来说,动力是必不可少的。对分子机器人来说也是如此,若干种相当于发动机的装置正在研制中。比如偶氮苯分子,这种分子是将两个苯环用两个氮原子连接而成的。有趣的是,在不同的光照下,偶氮苯的构造会发生变化:当照射紫外线的时候,苯环彼此之间的距离会缩短;当照射可见光的时候,苯环彼此之间的距离会伸长。如果能让收缩和伸长这两个动作多次反复进行,那么,靠光照运行的机器人就呼之欲出了。

    还有一种双环结构也可以充当分子机器人的“发动机”,有人把其称为分子尺寸的“智慧之环”。它是由两个环和金属原子(一般是铜原子)构成的,这两个环像锁链一样套接在一起,金属原子嵌在它们相交的部位。这样就可以把它作为“发动机”使用了。向双环结构施加电压或撤除电压,金属原子的电子数就会发生变化(因为发生了氧化或还原反应),双环与金属原子结合的位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于是这个双环结构就会反复不停地运动起来。

    目前,日本科学家研制成功了更为先进的分子机器人,这就是能够夹持分子,进而扭转使分子变形的“分子钳”。

    分子钳的构造是这样的,“发动机”采用前面提到过的偶氮苯,在分子钳中,偶氮苯所提供的“动力”相当于对钳子的握把。把偶氮苯的动作传递给分子钳的前端、起支点作用的“部件”是二茂铁。我们知道,在机械中有一种使旋转运动平滑进行的部件,那就是轴承。与此相近,科学家在分子钳的前端采用了一种称为“锌卟啉”的部件,它具有易与碱性物质分子相结合(即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一旦分子钳与碱性物质分子接触,分子钳的前端就会与碱性物质分子相结合,于是分子钳便“夹紧”了分子。此时一旦照射紫外线,苯环就会收缩,这个动作通过充当支点的二茂铁传递给分子钳前端的锌卟啉,分子钳的前端就会开启;当照射可见光时,苯环就会伸长,于是分子钳前端就会闭合。与分子钳前端结合的碱性物质分子的形态就会因这一伸一缩、一紧一松而被迫扭转变形。

    分子钳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分子机器人对目标分子进行某些实际操作,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分子钳的开发使分子机器人的开发迈出了关键性的一大步。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分子机器人”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分子机器人是把数十个或者数百个原子组合起来制成的其长短大小仅相当于1纳米左右的机器人。

    B.分子机器人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在1950年提出来的。

    C.分子机器人也有“发动机”装置,只不过它的“发动机”很特别,不同于汽车的发动机。

    D.“分子钳”机器人由日本科学家研制成功,是能夹持分子进而扭转使分子变形的先进的机器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分子钳机器人把偶氮苯作为“发动机”,把二茂铁作为“轴承”,把锌卟啉作为“钳子”。

    B.科学家们经过不懈努力,把理查德·费曼制造微小机械让其执行作业的最初构想变成了现实。

    C.偶氮苯被可见光照射时,苯环彼此间的距离会缩短;偶氮苯被紫外线照射时,苯环彼此间的距离会伸长。

    D.分子钳前端的“锌卟啉”与碱性物资分子相结合,分子钳就会“夹紧”分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偶氮苯在不同的光照下其构造会发生变化,分子钳的“发动机”就是靠光照运行的。

    B.分子机器人的“发动机”有多种,智慧之环的“发动机”是靠施加电压或解除电压来运行的。

    C.分子钳是目前最先进的分子机器人,分子钳机器人的“发动机”比智慧之环更先进。

    D.开发分子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把分子机器人运用到医疗、工程等某些实际操作中,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4.对于分子机器人而言,什么是“智慧之环”?结合文章内容对此下定义,不超过6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

    独乐园记

    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所及也。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秀水轩”。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厚其牖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列轩牖,以凉飕。前后多植美竹,为消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

    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曲其杪,交相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二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轩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集目前。所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投竿取鱼,执衽采药,决渠灌花,操斧剖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唯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之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于己,不以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司马光反对新法,被贬为西京(洛阳)御史台,熙宁六年(1073),购地二十亩,筑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凉飕                       延:迎取

    B.所者,学之未至               病:担忧

    C.事物之理,集目前             举:借取

    D.虽以与人                     推:推广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独乐园”命名原因的一组是                   (    )

    ①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乐也

    ②沼北横屋六楹,厚其牖茨,以御烈日

    ③临高纵目,逍遥相羊,唯意所适

    ④每种止植二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

    ⑤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

    ⑥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引用孟子、孔子的语句,意在说明“王公大人之乐”“圣贤之乐”是高尚的,而作者自己的“独乐”是迂腐庸俗的。

    B.本文记述了独乐园的布局,既有方位介绍,又有形状描摹,并依据区域的景观特点或功能命名,突出了“独乐园”命名之寓意。

    C.作者在此小园中悠闲自得,生活内容丰富,时而在“读书堂”思考事理,时而在庭院中钓鱼灌花、登高望远,其乐胜于园外之乐。

    D.作者以问答形式说明自己并非不想推己于人,而是别人不肯同此乐,所以才独享其乐,这就委婉地表达了抑郁不得志的情怀。

    4.翻译下列语句。

    (1)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绪。

    ________

    (2)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3分)

    ________

    (3)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8分)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立,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年)出峡,先是漂泊湖北,后转徙湖南,大历四年(769年)正月由岳州到潭州。写此诗时,已是第二年的春天了,诗人仍留滞潭州,以舟为家。

    (1)本诗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________

    ________

    (2)刘禹锡的《乌衣巷》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本诗与刘禹锡的《乌衣巷》都写到了燕子,燕子的形象在两诗中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赏析。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以下4题。

    亲爱的麦子

    周涛

    (1) 我想说:“亲爱的麦子。”

    (2) 我想,对这种优良的植物应该这么称呼。这并不显得过分,也不显得轻浮。

    (3) 而且我还想,对它,对这种呈颗粒状的、宛如掉在土壤里并沾满了土沫的汗珠般的东西,人类平时的态度是不是有些过于轻视和随便了呢?

    (4) 它很美,尤其是它的颗粒,有一种土壤般朴素柔和不事喧哗的质地和本色。它从土壤里生长出来,依旧保持了土壤的颜色,不刺目、不耀眼,却改变了土壤的味道。这就使它带有了土地的精华的含义。特别是它还保持着耕种者的汗珠的形状,这就像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某种提醒、某种警喻,仿佛它不是自己种子的果实,而是汗珠滴入土壤后的成熟。

    (5) 这一切使它更美。麦子,它是如此的平凡,然而却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创造的精品。它使我们想到天空的阳光和雨水,想到土地默默的积蓄和消耗,想到人的挥动着的肢体……它还可以使我们毫不费力地想到镰刀、饥馑、战争、死亡等等最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但是面粉不容易使人想到这些。这就是麦子掩藏在朴素后面的那种深刻的美。

    (6) 我是一个热爱粮食的人,因此,我非常乐意在春天的吉木萨尔翻弄麦子。我们住的地方没有面粉厂,也没有粮店;庄户人只能分得麦子,到一个河上的磨坊去磨成面粉。

    (7) 连续几天,我和父亲把一麻袋麦子倒进院里架起的一个木槽里,然后倒水冲洗,直到一颗颗麦粒被洗出它本来的那种浅褐色的质朴,透出一股琥珀色的圆满的忧伤。然后晾晒几天,再装入麻袋。我看得出来,麦子的色泽里含有一种忧伤的意味,一种成熟的物质所带有的哲学式的忧伤。这种忧伤和它的圆满形态、浅褐色泽浑然和谐,与生俱来而又无从表述,毫不自知而又一目了然。正是这,使它优美。

    (8) 于是有一天,我们起得绝早。我们向邻居借来了一头驴和一辆架子车,像是庄户人家的一个重大行动似的,把装麦子的麻袋搬上驴车,朝磨房去了。路上,我突然觉得我和父亲像是两只松鼠,或是连松鼠也不如的什么鼠类,正运载着辛苦了一年收集来的谷物,准备过冬。我们如此重视的两麻袋麦子,其实正相当于老鼠收集在洞里的谷物。我感到了滑稽,有点哭笑不得。人一旦还原到这种状态时,生存的形象就分外像各种动物了。

    (9) 这就是我们的麦子,一粒一粒的,从田亩中收集回来的养命之物。颗粒很小,每一粒都不够塞牙缝儿的;但是我们就是靠着这样一些小颗粒,维持生命,支撑地球上庞大众多的人群发明、创造、争斗、屠杀、繁衍、爱憎……不管人类已经进化到了何种程度,它还在吃麦子——这就够了,这就足以说明人类依然没有摆脱上帝的制约,依然是生存在地球上的无数种类生物中的一种,而不是神。

    (10) 被小小的麦粒制约着的伟大物种啊

    (11) 麦子进了磨坊,缓慢迟重地在水磨上被磨损,被咀嚼,被粉化。我想着一颗颗饱满的麦粒被压扁、挤裂、磨碎时的样子,想着它们渐渐麻木、任其蹂躏的状态,有一丝呻吟和不堪其痛的磨难从胸膛里升起,传染给我的四肢。我真真实实地感到了我和它们一样,和这些麦子一样,正在一座类似的、生活的水磨上被一点一点地、慢吞吞地磨损着。

    (12) 我就是麦子。我芬芳的、新鲜的肉体正挤在历史和现实两块又圆又平的大石盘间,在它们沉重浑浊的歌声中,被粉化。我欲哭无泪,欲喊无声。因为我就是泪水和汗珠平凡的凝聚物一——麦子。我将一代代地生长,被割掉;成熟,被粉化;被制成各种精美的食品,被吃掉;然后再生长。人们把我叫作“麦子”。只有一个诗人这样称呼我,他说:

    (13) “亲爱的麦子。”

    (选自《周涛散文》,有删改)

    1.作者笔下的麦子很美,请根据文意概括其美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被小小的麦粒制约着的伟大物种啊!”应怎样理解?这句话在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耐人寻味。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文章第(11)段(“麦子进了磨坊……慢吞吞地磨损着”)进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探究“亲爱的麦子”这个题目的多重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运用 共 2 题
  1. 某校高二年级举行“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的推荐活动,请你填写下面的内容,推荐一篇课文。要求表述简明连贯,突出课文特点。(5分,只填课文题目不得分,50字以内。)

    课文题目:________

    推荐理由:

    5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某大学生到某公司求职时考官对他说的话,请说出该考官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言外之意:

    应对: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黑人小男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将木桶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男孩很生气,父亲摸着孩子的头说:“儿子,别伤心,我们可能对风本身没有办法,但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去井边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把水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去了。

    翌日天刚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地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只只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只被风吹倒,也没有一只被风吹歪。小男孩高兴地笑了。他对父亲说:“不想木桶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自身的重量。”

    是的,我们可能改变不了风,也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我们自身的重量和我们自己心灵的重量,这样我们就可以稳稳地站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不被风或其它东西吹倒或打败。

    生活中也有同样的情形,请认真阅读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