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名句名篇 1 题,其他题 2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fú)奋(kàng)阴(mái)叱风云(chà)

    B.暗(huì)视(zhēn)熟(xián)然而止(jiá)

    C.绊(jī)吞(shì)悲(chuàng)毛骨然(sǒng)

    D.杂(rǒng) 弱(léi)忌(dú)面面相(q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变幻多恣疲惫不堪养精蓄锐迫不急待

    B.浑身解数精疲力竭念念有辞孜孜不惓

    C.低回婉转语无伦次头晕眼花略胜一筹

    D.精打细算腰酸背痛进退维谷相得宜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安塞腰鼓》一文大量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B.《观舞记》的作者是泰戈尔,本文赞美了印度舞蹈家优美的舞姿,向我们展示了异国他乡的文化风情。

    C.《猫》一文写了“我”三次养猫的故事,选自《郑振铎文集》。作者郑振铎是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课文篇末“我”的忏悔是出于良心的自责。

    D.《斑羚飞渡》一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对王老师的到家来访,他很感激,恭恭敬敬地送上了一杯茶。

    B.科学和艺术史上的大师泰斗之中少年聪慧、早早成名的情况比比皆是,但少不出众、大器晚成的例子也不少见。

    C.正值清风送爽时,那乐声穿水而来,自然令人心旷神怡

    D.刘明同学的口才特别好,而且越是人多的场合他越能夸夸其谈,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学生语文能力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

    B.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

    C.只要课前做好预习,对课程的内容、难点心中有数,才能有针对性地听课。

    D.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或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被誉为“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作者________。

    3.《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 一句,用对偶、互文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写出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4. 小王在一次演讲中引用赵冀《论诗》中的两句诗阐述对文学创作须创新的看法,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

    5.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中写郊野傍晚静景,蕴含无限情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2 题
  1. 根据题意,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仿写句子,表达你读书的感受。(3分)

    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每次阅读,犹如沐浴和煦的春风,使你神清气爽;每次阅读,________ ,________ ;每次阅读,________,________。与书为伴,你的人生会更精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班级就语文学习中工具书使用问题展开辩论。甲方认为没有必要使用工具书乙方认为应经常主动使用工具书。你支持哪一方?请你面对全班同学,运用连贯、得体的语言,简述理由。(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2分)

    ①恐前后受其:________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________

    ③狼亦矣:________      ④屠起:________ 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屠惧,投骨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B.恐前后受敌屠乃奔倚

    C.禽兽变诈几何哉撤屏视

    D.其一犬坐厅事之东北角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最后一段文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江南乡菜

    ①怀念江南,怀念江南的乡菜。

    ②蒌蒿有一股清香味,采摘过后放几个晚上就老如细棍,所以采蒌蒿必须赶早采摘,马上提到露水街上去售,一见有蒌蒿,便知道又一度春天姗姗而来。蒌蒿采回,重新摘过,用开水一焯,放入臭干子,淋上麻油,那种特别的香味十分诱人。此时一般人家皆储有透明的腊肉,腊肉干丝炒蒌蒿,佐饭下酒皆是美味。在那很短的季节里,又常落雨,烟雨中,芜湖一带临水小镇子里,一家一家小饭馆的黑板上都写着:蒌蒿腊肉丝。

    ③吃罢蒌蒿后,雨便千丝万缕落得柔情又缠绵,油菜花洪水一样在一夜之间淹没村庄。秧田蓄满水,一场雨后,燕子低飞,到处都有哗哗流水,每一处水流的地方,总有巴掌大的鲫鱼戏水。这些鲫鱼也真有本领,能逆着水流窜上垂直的沟口,一直游进水田里。捉戏水鱼是每个农人的业余爱好,黄昏归家时分,一大半人手提着三两只鲫鱼,用柳枝串着。三四月间的鲫鱼极鲜活,满肚子籽粒,刮鳞剖肚后,常常从竹篮里跳入水中游走,煎到油锅里还在跳啊跳的。炖得鱼汤如乳汁时,放入碧玉一样的嫩莴笋同煮,煮到鱼笋同熟,盛入陶钵中,白的雪白、绿的碧绿,一口汤,透鲜得很。

    ④再接着,就能吃到唧口,唧口这个农民发明的词极其形象生动。在圩乡,稍大一点村庄便有孵坊,草合泥糊的大土窝子,孵小鸡小鸭,小鸡要出壳了,喙嘴啄破蛋壳,唧唧有声。但由于某种原因,雏鸡没有出壳,农民称之为唧口,一毛一只,太便宜,买回来一煮,去壳,小鸡刚刚成形,有一块蛋黄,很肉质耐咀嚼,同拔去纤毫的小鸡放入油锅中同煎,佐以姜、辣椒、黄酒,起锅前切一把刚采回的马兰头投入,马兰头清明时节很青嫩,清香可口又有清火之功效,和唧口拌炒,滋味绝佳。

    ⑤吃苋菜鳖要到暮春,春末夏初的江南村野上,有一处处油菜茎杆和荚壳堆,红苋菜在田畦头茂盛,正好上市,塘老鳖正肥,肥得爬不动了,还张牙舞爪的。夜间爬到菜籽荚壳中产卵,一产便是一小窝,十九枚或二十一枚,总是单数。孩子们点灯笼去照,照见便用脚踏住,老鳖铜锣般大小,背上沾附水蛭和泥螺,捉回家投入水桶,用滚开水烫皮,腹部破十字花,取出内脏,填入姜、蒜、糖、酒,用陶钵隔水蒸至熟烂时,投入苋菜。苋菜很快将浓汤染红,放上数枚煮熟去壳的蛋卵,这种乡土风味,会让你惊奇不已,胃口大开。

    ⑥吃完苋菜鳖,一年一度的水乡春天算过完了。

    1.开篇只有一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3分)

    2.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3分)

    3.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雨便千丝万缕落得柔情又缠绵,油菜花洪水一样在一夜之间淹没村庄。

    4.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的见解。(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母亲的硬伤

    ①她和普通人有些不一样。

    ②从出生那天起,她就只能坐在轮椅上,舞动着比别人短很多的胳膊。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推着轮椅上的她找到学校,却没有一位老师接收她,无论母亲怎样苦苦哀求,都于事无补。

    ③一个残疾孩子,再不学点知识,这辈子可怎么过啊?母亲不甘心,买了书本,自己在家做起了私塾先生。没想到,母亲的教鞭居然把她送进了大学的校门。从此,她变成了父母的骄傲。她确实和别人不一样,她上完了大学,学会了唱歌,在当地的体育馆开了自己的演唱会,成为小有名气的人。

    ④当所有的工作都向她关起大门,她决定创办自己的艺术团。谁都没有想到,一个完全由残疾人组成的艺术团,第一次上台表演,就赢得了阵阵掌声。之后,她带着这些身残志坚的人,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还飞出国门,站在了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舞台上。

    ⑤事业上的成功给她带来了爱情的大丰收,一个健康的小伙子无视众多红颜,偏偏对她情有独钟,甘愿做她的双腿,背着她,去每一个她想去的地方。

    ⑥不敢奢望爱情的她,幸福地做了人妻,还做了人母,生下一个健康美丽的小女儿。人生如此圆满,似乎再也没有遗憾。

    ⑦可是,她一次也没有参加过女儿的家长会,一次也没有接送过女儿,甚至,没有陪女儿逛过街,没有带女儿到公园。无论女儿怎样哀求,她都绝不松口。

    ⑧她还对女儿提出了诸多要求,比如,不许带同学回家,不许对人提起妈妈。

    ⑨这让女儿一度很伤心,难道,母亲不爱她吗?可是,她明明能感觉到,母亲是那样在乎她呀!

    ⑩女儿十岁生日时,有同学热情地要为她过生日,盛情难却,女儿擅自做主,将同学带回了家。

    11此时,她正在客厅里精心为女儿准备礼物,见到忽然冲进来的同学,她一下子蒙了,嘴里喃喃地说:“不要让同学看到我的样子!”

    12那一刻,女儿的眼泪扑簌簌地掉下来,终于明白母亲为什么从来都不肯见她的同学,因为,在同学面前,母亲是自卑的。

    13女儿懂事地抱着母亲,说:“妈,你就是这个样子,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也并没有讶异,而是很礼貌地叫她阿姨。

    14她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慢慢地放下了。虽然她从来不曾为自己的身体而自卑过,虽然她从来都有一切尽在掌握中的豪气,可是,当她做了母亲,却是那样害怕,害怕因为自己的身体,让女儿在学校抬不起头来;害怕因为自己的身体,让女儿遭受轻视和讥笑!所以,当自己暴露在女儿同学面前时,她有一种天旋地转的恐惧。

    15她是如此坚强而又成功的女人,面对命运的不公,从来不肯低头,可是面对女儿时,不够完美的身体成了无法逾越的硬伤。

    16其实,所有的母亲都会有硬伤,无论她们多么坚强独立,面对儿女,总觉得自己有一处或几处不够完美,从而想方设法小心翼翼地避开。所以,当我们的母亲做出不可理喻的举动时,我们应该明白,她正在小心掩饰她自以为的“硬伤”,而这,是她最深沉无私的爱。

    17作为儿女,唯一能做的,是让母亲明白,无论她有多少缺陷,都是你最爱的人,在儿女心中,母亲一定不能有硬伤。

    1.“她和普通人有些不一样。”试在文中找出她与普通人有哪些不一样。(6分)

    2.文章第⑦段在内容上强调了什么?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5分)

    3.“她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慢慢地放下了。”为什么“放下了”?(4分)

    4.生活中,你发现母亲的“硬伤”了吗?联系全文,请说说你自己的感悟。(5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同学们,进入初中阶段已经一年了,你是否感觉到自己在不断长大呢?所谓“长大”,其实不仅是生理上日趋成熟,更是心灵的充实,人格的健全……长大,就是磨砺自己,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美丽。请以“________,让我如此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