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3 题
  1. 读我国山脉地理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往往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天然界限,属于山西省与河北省的界山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

    B.②东侧是季风气候区,西侧是非季风气候区

    C.③东西两侧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都是水稻

    D.④东侧是湿润区,西侧是半湿润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如在6月中旬,雨带则已经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下图“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海陆分布

    ③地形因素         ④大气环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此时沿图中海岸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                     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最可能为(   )

    A.塔里木河             B.珠江

    C.松花江             D.淮河

    2.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棉花                B.甜菜

    C.油菜                D.甘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为中南半岛部分地区河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地势总体(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2.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谷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图为印度某种农作物(阴影部分)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小麦                  B.水稻

    C.茶叶                  D.黄麻

    2.该作物分布区(   )

    A.冬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明显

    B.北有高大山脉削弱冬季气流

    C.一年中气温最高出现在雨季后

    D.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下图“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注入的水域是(   )

    A.死海                                   B.黑海

    C.波斯湾                             D.红海

    2.N城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沿河、沿海的位置                       B.丰富的石油资源

    C.便利的管道运输                         D.活跃的宗教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发展棉花种植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土壤            B. 水源

    C. 光照               D. 地形

    2.甲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 土地盐碱化        D. 洪涝灾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读南美洲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受东南信风带控制而形成的

    2.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部分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南水北调的三条线路中,最先开始实施修建的是东线,原因可能是(   )

    A. 利用京杭大运河线路,易于建设

    B. 东线调水量最小,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影响最小

    C. 东线在三条调水线路中最短

    D. 地势南高北低,最利于调水

    2.最先规划建设的东线工程,在建设初期却得不到调入省市的认可,不愿使用所调之水,原因可能是(   )

    A. 人们饮水习惯,怕水土不服

    B. 调水量小,满足不了工农业生产的需求

    C. 水的价格升高,工农业生产成本提高

    D. 长江流域受生产、生活影响,水质较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地理科学广泛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都有了重大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具体事例,正确的是(   )

    ①用GPS确认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

    ②用GPS了解各大城市的天气

    ③用遥感技术估测华北小麦受旱灾影响面积

    ④用遥感技术统计春运期间的客流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在城市管理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居民区图层、公园分布图层叠加后,可以(   )

    A.计算城市绿地面积       B.分析建筑设计的质量

    C.估算商品零售总额       D.合理调整公交线路站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决定建设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读“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华北地区供水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2.年泄洪量相比,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   )

    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

    C.尼罗河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

    D.阿斯旺工程上游农业发达,取水量较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长江沿岸工业带

    B.京津唐工业基地最大的优势是水资源丰富

    C.沪宁杭工业基地不足之处是缺少矿产与能源资源

    D.珠江三角洲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汾河流域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

    材料二 杏花村(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A市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原因___________。

    (2)汾河谷地的成因是先受内力作用使岩层断裂陷落形成________ (地质构造类型),而后受____________ (外力)作用形成的。

    (3)分析杏花村发展酿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

    (4)山西省所在地形区为____________,该地形区面临的最大生态环境问题为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 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新疆等地转移的策略。在向中西部转移纺织服装业时,把产品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保留在浙江。

    (1)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3)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 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美国本土示意图,回答问题。

    (1)A山脉的名称是       ,该区有丰富的       (矿产)资源。

    (2)从板块构造学说来看,B及其以西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相撞挤压形成。

    (3)图中C湖泊(北美五大淡水湖中面积最大)的名称是       ,是由      作用形成的。

    (4)D处的农业带是             ,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与下图哪个数码代表的气候类型相同?

    (5)影响①城市附近电子工业的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6)美国中部平原冬季经常出现寒潮迅速南侵现象,其原因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