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19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2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9 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能结合在一起,这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压缩时液体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C、用打气筒向篮球充气时需要用力,这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

    D、液体易分开,但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会释放出放射性情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射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了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来自于核外的电子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D、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氢原子的能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状态时的能量值,它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

    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       B、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

    C、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       D、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V,氦离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或者电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A.42.8eV (光子)      B.43.2eV(电子)  C.41.0eV(电子)     D.54.4eV (光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

    A、频率     B、强度 C、照射时间        D、光子数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

    A、电离现象     B、光电效应现象  C、天然放射现象      D、a粒子散射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

    A、“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       B、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

    C、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         D、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进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方法,如分析归纳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等.在下列研究中,运用理想实验方法的是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卡文迪许测定引力常量

    C.伽利略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结论  D.密立根测得电荷量e的数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楔形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30N,则

    A、F1的大小是唯一的             B、F2的方向是唯一的

    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F2可取任意方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B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受力的示意图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江苏城市案例馆中穹形门窗充满了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特色.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点靠近(C点与A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A、先变小后变大             B.先变小后不变

    C.先变大后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上叠放着物体B。A和B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B对A的摩擦力向右。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右。   D、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块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块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        B.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

    C.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        D.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无关

    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改变时,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在压缩时,分子间存在斥力,不存在引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

    A、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             B、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

    C、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       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被活塞封闭在气缸中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增加,压强保持不变,则

    A、气缸中每个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B、气缸中单位体积气体分子数减小

    C、气缸中的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内能的增加量

    D、气缸中的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气体内能的增加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如图所示是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

    B、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C、若A能分裂成BC,分裂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

    D、若A能分裂成BC,分裂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测原子核的大小

    B.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

    C.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在微观物理学中不可以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D.若氢原子从 n = 6 能级向 n = 1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

    应,则氢原子从 n = 6 能级向 n = 2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8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 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0分)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 00㎏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次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 80m/s2.那么:

    (1)纸带的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

    (2)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和________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从O点到所取点,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 ________ J,动能增加量=________J;(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4)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1ooo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为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测得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试求:

    (1)实验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实验中为什么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l3分)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在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求:(1).汽车刹车后20秒内滑行的距离(2).从开始刹车滑行滑行50米所经历的时间(3).从汽车停止前3秒汽车滑行的距l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l2分)将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并沿斜面方向向上施加一个拉力.为了使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所加拉力的最小值为F1,最大值为F2,如图所示。求物体受到斜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l2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分别以速度v1、v2同向运动,并发生对心碰撞,碰后m2被右侧墙壁原速弹回,又与m1碰撞,再一次碰撞后两球都静止.求第一次碰后m1球速度的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