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解答题 6 题
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8 题
  1. 向AgNO3溶液中加人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在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制造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H2S
    B.H2SO3
    C.H2SO4
    D.S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铁生锈
    C.玻璃破碎
    D.湿衣服晾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化学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吸烟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因为香烟的烟气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B.葡萄糖是一种有机物,是人体内重要的提供能量的物质
    C.青少年缺钙会引起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D.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对人体有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
    C.
    过滤
    D.
    测定溶液的p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选项中,其意义与对应的化学用语不相符的是( )
    A.五氧化二磷-5O2P
    B.4个氮原子-4N
    C.约占空气总体积78%的物质-N2
    D.2个二氧化硫分子-2 S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通常情况下,几种物质的着火点如下表.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炭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320-370 700-750
    根据上表所给信息和所学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
    B.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C.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片不能丢在废纸篓里
    D.红磷燃烧属于置换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节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乙→甲→丙→甲→丁
    D.乙→甲→丙→乙→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6 题
  1. 根据下列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一种金属氧化物______
    (2)一种难溶于水的碱______
    (3)一种易溶于水的盐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元素符号为Br.

    (1)在图中x=______,Br属于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如图2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_乙(填“>”、“<”或“=”).
    (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4)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______.
    A.酒精灯 B.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G 胶头滴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
    探究过程如下:
    I.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向B中加入质量为m的铜锌合金粉末,由注射器A向B缓缓加入稀硫酸,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气体时,夹紧弹簧夹,立即移出D中导管,准确读取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
    Ⅲ.经过滤等操作,准确称量并记录B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
    IV.该小组的甲同学根据反应前后B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乙同学认定量筒内测得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并利用该气体在常温下的密度,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得到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Ⅲ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______、______、称量.
    (3)通过误差分析,化学小组发现乙同学所用数据不可靠.造成该数据不可靠的原因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
    ①II中,移出D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导致计算结果偏小.②______,导致计算结果偏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

    已知,步骤Ⅰ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Ⅱ、Ⅲ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证据是______.
    (3)步骤II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步骤Ⅲ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表.
    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       35.6
    反应后       34.8
    (l)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结果精确到0.1g,下同).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