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命题作文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 题
  1.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这是为什么呢?

    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感到眼睛疲劳。

    ⑤另外,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 ④①③⑤②   B. ①③⑤④②   C. ③⑤①④②   D. ④①③②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溃退(kuì)   翘首(qiáo)  匿名(lì)   杳无消息(yáo)

    B. 诘责(jié)   妯娌(zhóu)  禁锢(kù)   经纶世务(lún)

    C. 缥碧(piao)  顿挫(zùo)   嬉戏(xī)   油光可鉴(jiàn)

    D. 素湍(tuān)  喝彩(hè)   屏息(bǐng)  藏污纳垢(gòu)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泄气 业己 颁发 摧枯拉朽   B. 凌空 娴熟 镌刻 眼花缭乱

    C. 不逊 畸形 佃农 杳无音信   D. 锃亮 胆怯 崎岖 正襟危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将“领会”改为“领悟”)

    B. 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 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删掉“通过”或“使”)、

    D.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B. 元堡民中笔直的旗杆上,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C. 电视连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D. 百万大军锐不可当,直袭敌人内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何尝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B.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C. 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托尔斯泰吗?

    D. “很好,”我父亲叫到,“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儿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

    B.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 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D. 细若蚊足,勾画了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

    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_______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芳草鲜美, 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 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4)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

    (5)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

    (6)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

    (7)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8)气蒸云梦泽, 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着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第二段中加粗的“跑”与第一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

    2.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哪两项?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

    A. 第一段第3句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

    B. 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

    C. 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二段中的“歌吹”。

    D. 作者在第四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二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3.从第一、二、三段中各找出一处直接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用“~~~~”标出;然后分别从括号里选出能恰当概括“我”的心理活动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第一段_____(活泼  轻松)

    第二段_____(急切  焦虑)

    第三段______(惘然  陶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   (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     (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    (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解释下列词语。

    销声匿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翩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       )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       )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       )为外人道也。”

    1.解释选文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 仿佛若有光

    B.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_________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_____________。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小石谭记》后答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1)悄怆幽邃(_____)(2)斗折蛇行(_____)(3)乃记之而去(_____)(4)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

    (5)以其境过清(_____)(6)不可名状(_____)(7)伐竹取道(_____)(8)佁然不动(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

    B. 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

    C. 以其境过清/不能以游堕事

    D. 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全石以为底   B. 卷石底以出   C.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不以物喜

    5.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B.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C.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D.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 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 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 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7.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