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解答题 7 题,填空题 5 题
中等难度 2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3 题
  1.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以下现象将不再发生的是( )
    A.用天平称物体质量
    B.水往低处流
    C.将衣服上的灰尘拍下
    D.用吸管喝饮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 )
    A.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发生地点
    液体表面
    液体内部和表面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沸点)
    剧烈程度
    平和
    剧烈
    相同点
    汽化、吸热
    B.
    分类
    实质
    特点
    优点
    缺点
    定滑轮
    等臂杠杆
    改变力的方向
    不省力
    动滑轮
    L1=2L2的杠杆
    省一半力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
    杠杆种类
    构造
    举例
    省力杠杆
    l1>l2
    钓鱼竿
    费力杠杆
    l1<l2
    钳子
    等臂杠杆
    l1=l2
    天平
    D.
    物态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固态
    很小
    很小
    液态
    较大
    较大
    气态
    很大
    很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的一些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车辆快速行驶时前后要保持车距
    B.公交车上乘客把矿泉水瓶扔出窗外
    C.小商贩把秤砣打个洞后用泡沫填充
    D.轿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不系安全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下列图表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
    杠杆的力臂
    B.
    球静止在墙角处
    C.
    利用惯性下滑的汽车受力示意图
    D.
    水中漂浮的物体受力示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从下列图表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图乙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C.图丙告诉我们同种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
    D.图丁表明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对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上升过程中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
    B.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使身体产生惯性
    C.掷出去的铅球总是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D.书包带做得宽些,是为了增大压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不用将指针调零
    B.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
    C.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何大小的拉力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提着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和实验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ρ=
    B.弹簧测力计:弹性限度内,弹簧受拉力越大,伸长得越长
    C.重垂线: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D.测滑动摩擦力:Ff=F,其中F是当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时的示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测量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测密度:其中物体的质量是用弹簧秤进行测量的
    B.测滑动摩擦力:实验原理是二力平衡条件
    C.测速度:v=s/t
    D.测力: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其伸长的长度越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回顾所用的科学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究功率时和速度的有关问题作比对,运用了类比法
    B.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设计阻力逐渐减小的三个斜面实验,再进行理想化推理,最终得到结论,运用了逐渐逼近法
    C.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这是转换法
    D.在研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控制速度相同,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实质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
    B.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力的三要素相同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D.一个物体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小雨做了如下几个验证性实验,正确的是( )
    A.滚摆在从高处下降的过程中,发现越滚越快,说明滚摆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正放和倒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读出示数分别为F1和F2,比较发现F1<F2,说明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C.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G,再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使用定滑轮拉起重物的力F(不计绳重和摩擦),发现F=G,由此说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D.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将探头放的越深,发现U型管两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反驳的说法是( )
    表面情况 毛巾 棉花 木板
    小车运动距离/m 0.27 0.42 0.79


    A.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少得越慢
    B.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C.小车受到力就运动,小车不受力就不运动
    D.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7 题
  1. 探究和实验:
    (1)晓丽同学准备测量一些小碎石的密度,正确的测量步骤 ______.
    A.算出碎石的体积V;
    B.用天平称出碎石的质量m;
    C.把碎石轻轻放入量筒中,读出此时的碎石和水的总体积V总
    D.利用密度公式,算出碎石的密度ρ
    E.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
    (2)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则碎石的质量是 ______g,体积是 ______cm3,碎石的密度是 ______kg/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综合问答:
    下课了,于航在教室里坐着.以下是他看到的几个场景:
    ①孙华一开窗,窗帘一下子飘出窗口;
    ②看见刮风,张雯怕挂在墙上的相框掉下砸着人,把它从墙上取下;
    ③李涛使劲用橡皮擦本子,才把本子上的字擦干净了;
    ④打铃了,小刚从教室外快步走进来,没停好,差点碰到前排桌子上.
    请你挑选上述2个场景,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1)解释场景:
    (2)解释场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设计实验:
    (1)给你一直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几支铅笔,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
    (2)请完成下列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案:
    课题 探究弹性势能与形变大小的关系 数据记录表格 ______
    器材 弹簧、木块、刻度尺
    实验
    步骤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长方体物体B底面积为20cm2,放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Pa,将它挂在一轻质细杆的C点,在D点挂另一质量为8N的物体A,它的底面积为40cm2,使细杆水平平衡,已知CO=20cm,OD=10cm.求:
    (1)物体B的重GB
    (2)物体A对杠杆的拉力FA
    (3)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P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小明的体重为G,要从水中提升一个边长为a、密度为 ρ的立方体金属块.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金属块的质量 m为多少?
    (2)如果直接用手向上提,在金属块未离开水面时,所用的提力多大?
    (3)在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来提升重物时,人对地面的压强是 p,人的两脚与地的接触面积为S.求:金属块从全部浸在水中直到全部露出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变化范围是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N;当迎面有风吹过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可以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则这个力的方向______.下面是某小组研究该力的大小与风速关系的实验数据:
      风速/(m/s)     5     10   15   20     25     30     35
     托盘测力计的示数/N  14.5    13.0    7.0  2.5  O  0
    (1)根据上面的实验数据可知:飞机受到的这个新的力大小随着风速的增大而______.由此推测,飞机短距离快速起飞时应该______(顺风、逆风)起飞.
    (2)根据以上数据,请你通过推理在表格中空白处填上数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问题解决:
    李玲看到一块金属块,感到很特别,她萌发测量这块金属块的密度的想法.但身边只有一只弹簧测力计和水.请你帮她测出这块金属块的密度.要求:
    (1)推导出测量金属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2)说明测量的步骤.
    (以上配图说明,请将图画在方框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向前进,这是为什么?
    答: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给水一个________的力,因为________,所以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人就向前进.
    (2)画出小车在棉布表面上运动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3)小涛旅游回来的路上看到如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请你帮着计算一下从此地到达青岛的最快时间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回顾实验和探究:
    (1)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将实验用的小桌放在沙盘中.通过观察________,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比较下图甲与乙所示的情况可知,压力作用的效果与________有关;比较图甲与图丙的情况,可知压力作用的效果与________有关.
    (2)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时,准备了如下器材:小铁块、细线、盛满水的溢水杯、小桶和________.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出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
    ②把小铁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并用小桶收集小铁块所排开的水;同时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________;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铁块所受的重力G;
    ④分析数据,得出结论:F________G
    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序为:________.请将步骤中空格填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轮船从海里开向河里将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为什么?
    答:因为轮船从海里开向河里时,都是________的,所受浮力________重力,所以所受浮力________.当轮船从海里开向河里,液体的密度________,根据公式________可知,排开的液体体积V变________,所以轮船________一些.
    (2)刘家峡水电站的水库大坝高147m,当水库水位为130m时,坝底收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大?(g=10N/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回顾实验和探究:
    (1)请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研究课题 杠杆平衡条件
    器材 铁架台、杠杆、细线、________.


    步骤与方法
    1、实验时,先调节横梁两端的________,使杠杆平衡;
    2、在杠杆两端加挂________,并调节位置,使杠杆平衡;
    3、记录测得的数据;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2 3 3 2
    2 1 4 2 2
    3 2 2 2 2
    结论 杠杆平衡时,________.
    (2)在“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①所需的主要测量器材有木块、斜面,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②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次数 木块重G/N 斜面高度h/m 拉力F/N 斜面长s/m 机械效率/%
    1 10 0.1 3 1
    2 10 0.2 1 5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为什么钟表发条拧得紧些,钟表走的时间长些?
    答:发条拧得紧些,它的形变就________些,因此具有的________能就多些,能转化为________能就多些,能推动钟表齿轮做较多的功,钟表走的时间就长些.
    (2)画出图中力F的力臂.
    (3)张东用一个重1N的动滑轮将一个4N的物体提高了2m,用时4s,不计绳重和摩擦,他用的力是________N,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W.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