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填空题 3 题,综合题 3 题,判断题 6 题
简单题 20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6 题
  1.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力求用传统的力量弘扬文化自信,以诗词的名义践行青春誓言。下列哪一朝代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 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往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隋文帝

    D. 唐太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交子的出现   B. 热闹的瓦子

    C. 景德镇的兴起   D. 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诗句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A. 玄奘   B. 鉴真   C. 忽必烈   D. 郑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 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 苏州和湖州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C. 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D. 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

    A. 勤于政事   B. 善于纳谏

    C. 节俭治国   D. 重视人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邵阳市志》载,1225年,理宗赵昀登基,用年号命名其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并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据此判断,邵阳被称为“宝庆”是在()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金—阿保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A. 宋朝重武轻文   B. 宋朝重文轻武   C. 从军死伤几率大   D. 从军收入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对外国人来说,……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下列不能说明唐朝对外开放的是

    A. 遣唐使来华

    B. 玄奘西行

    C. 鉴真东渡

    D. 文成公主入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学习隋唐史后,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你认为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 民族政权并立

    B. 分裂走向统一

    C. 繁荣与开放

    D. 中外交往与冲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 投笔从戎,获取军功

    B. 投靠名门大族

    C. 参加科举考试

    D. 到各地讲学,著书立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盛唐时期,中国与日本的交往非常频繁。唐朝的制度、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诗歌、建筑等,都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迄今日本还保留着诸多“唐风”的印记。当年由唐代高僧在日本修建的寺庙,被今天的日本政府定为日本“一级国宝”的是

    A. 唐大昭寺

    B. 唐招提寺

    C. 唐大明寺

    D. 唐法门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它正式诞生于

    A.唐朝

    B.明朝

    C.隋朝

    D.清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唐朝后期,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___________的局面: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唐太宗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___”,唐玄宗在位前期,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朝的陶瓷业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有____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1)据材料一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3)材料二中,639~751年问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匈奴”指的是哪个政权?岳飞的“收拾旧山河”愿望有没有实现?请写出你的理由。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唐朝和宋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无数史实证明:“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一真理。但历史的进步、发展,往往与杰出人物的努力与贡献也密不可分,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他常常借用古人的话,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发出一些令后人深省的“名言”“名句”。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意: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意:如果)损百姓、以奉(意:奉养、满足)其身,犹(意:好比)割股以啖(dàn喂饱)腹,腹饱而身毙。

    材料三······,自古皆(意:都是)贵(意:以……为高贵、尊贵)中华、贱(意:以……为低贱、落后)夷狄(意:古代对少数民族的总称),朕(zhèn皇帝专有的自称)独爱之如一。

    材料四以铜为鉴(意:镜子),可以正(意:整理)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国家)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个人)得失

    (1)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理念。这一治国理念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治国理念是深受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思想的影响?

    (2)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推行一种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最能体现这种民族政策的重大史实是什么?

    (3)材料四中,唐太宗常以“三面镜子”来自勉。这体现了唐太宗在治理国家时,采取了哪些方面的具体措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6 题
  1.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大运河这一历史工程的赞颂。(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隋文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国力不断增强。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导致政局动荡不安。这也是宋太祖首先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的主要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苦、连年灾荒。黄巢农民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唐朝灭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历史上,岳飞“文臣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和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故事广为流传,深得民心。岳飞与文天祥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民族英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