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2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中国古代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最早的一批姓氏包括姬、姜、赢、姒、妊、妘、娮、姚等。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礼制对女性的压迫

    B.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

    C.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

    D.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商周“工商食官”,春秋战国自由商人崛起,秦汉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隋唐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宋元坊市界限的打破与营业时间限制的突破、纸币的产生,明清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

    A.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发展过程极为艰难

    C.发展阶段特征明显        D.抑商政策制约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孟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代学者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写道:“数千年以来使吾人不能从种种在上的威权解放出来而得自由;个性不得伸展,社会亦不得发达,这是我们人生上一个最大的不及西洋之处。”对此观点评述合理的是

    A.梁漱溟猛烈批判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

    B.梁漱溟认识到中西方社会在本质上的差别

    C.梁漱溟认为中国的落后根源于个性被束缚

    D.梁漱溟提出这一观点的背景是新文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

    A.强烈的排满色彩   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C.明显的限袁倾向   D.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党员大会上,要求全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其发言针对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皖南事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可能出现于

    A.土地改革以后

    B.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出现了三个分属不同背景的政治派别:代表平原地带氏族贵族利益的平原派;代表沿海地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海岸派;代表山地贫穷农牧民的山地派。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海岸派利益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划分四个选区

    C.设四百人会议       D.划分公民等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他的名字紧紧与“第一次建立在人权和正义原则基础上的”法国大革命连接在一起;“他是法国大革命的导师”;“他是真理和自由的倡导者,恶劣习俗的讨伐者,人道主义的保卫者和人民神圣权利的复兴者。”在近代西方思想家中能享有如此评价的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通史·西欧》中描述这样一场近代战争:“两个国家间的胜负,以进攻国的优势转变为溃败而告终。战胜国不仅再一次宣告了工业的力量,也开启了新兴大国挑战这个旧的大陆主人的序幕,并为战胜国日后恶行埋下了伏笔。”材料中的这场近代战争应指

    A.英荷战争     B.英法战争      C.普法战争        D.法俄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表为部分年份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情况,以下最能说明这一时期时代主题的是

    年份

    1970年

    1980年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投资额(亿美元)

    400

    520

    3150

    4000

    4300~4400

    8000

    A.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B.世界贫富差距拉大

    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世界贸易日益频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央巡视组巡视地方工作已全面展开。下列古代官职与其职能相似的是

    A.秦御史大夫   B.西汉刺史     C.宋同平章事   D.明布政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某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学者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段祺瑞后半生的主要经历:

    1912年初,领衔北洋将领四十六人通电,迫使清帝退位。后出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

    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时,主张对日本决一死战。

    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后,辞职赴西山养病。袁世凯洪宪帝制时,表示反对。袁世凯死后,继续任总理。成为北洋政府派系内的皖系领袖。

    1917年,与大总统黎元洪之间因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历时十二日后即被段祺瑞誓师镇压。

    1918年徐世昌当选为大总统,段祺瑞宣布下野,在幕后操纵政权。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大总统曹锟,请段祺瑞出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国家元首)。

    1926年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同年4月9日被冯玉祥驱逐下台,退居天津日租界,潜心佛学,自号“正道居士”。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拒绝与日本人往来。

    1935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但没有就职。

    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享年72岁。段临终遗言有“八勿”,即:“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摘编自好搜百科

    (1)段祺瑞与许许多多历史人物一样具有复杂的多面性,请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2)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段祺瑞的临终遗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杜鲁门总统敦促国会通过就业法,明确规定政府要“为那些能够工作、愿意工作和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扩大社会福利保险,制止通货膨胀,实行价格控制,对农民提供津贴。修改反托拉斯立法,控制资产合并,为企业混合合并敞开大门。

    1953—1961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政策代言人拉森宣称:政府主要承担风险大、利润低、规模大,私人或地方无力承包的事业,而地方能承担的“尽可能由地方承担”,“凡是能由私人完成的事情就应该由私人去完成”。推行有条件的社会福利政策,通过有关黑人选举的立法,在司法部内成立公民权利司。

    材料二 1981年里根说:“我打算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与权力,并要求诸位认识到联邦政府的权力与保留给各州和人民的权力之间的区别。大家都必须牢记不是联邦政府创立了各州,而是各州创立了联邦政府。”政府实施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减税计划,使超富裕阶层的所得税平均降低了16%,全国人均免税额减少了6.4%。政府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降低通货膨胀率。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总统提出重振“被遗忘的中产阶级”,让“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实现‘美国梦’”。克林顿削减联邦财政赤字,把增税压力较多地放在富人身上。增加对空间制造技术计划、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应用技术研究资金投入和指导;推动以高速互联网为基础的“超级信息公路”建设。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四届美国政府政策的主要异同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政策调整的基本精神,并分析美国政府在实现“美国梦”中的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战国李悝认为:“籴(买进)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不伤而农益劝”。“善于平籴者,谨视岁有上、中、下熟。……故大熟则上籴三舍一,中熟则籴二,下熟则籴一,使民适足,贾平则止。小饥则发小熟之所敛,中饥则发中熟之所敛,大饥则发大熟之所敛而粜之。”

    材料二 汉《平准书》:“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於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悝平籴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汉建立初期面临的问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