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字词书写 1 题,句子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括号内。

    自然万物,不仅孕(____)育了我们的生命,而且给予我们许许多多人生的启示。高尔基从“海燕”身上看到了革命先qū(____)的无畏无惧,郭沫若写“石榴”ōu(____)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宗璞从“紫藤(____)萝瀑布”瀑布中感受到勇气和信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_______________。        (茅盾《白杨礼赞》)

    ②________?_______。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

    ③_______________,泥香带落花。            (葛天民《迎燕》)

    ④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论语》)

    ⑤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_______________。(孔子《论语》)

    ⑥一个有道德的人,_______,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名著《水浒传》选段,完成题目。

    看到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再说A 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A 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①A处的人物是指_______,其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水浒传》中有关A的另外两个故事。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在横线上修改。

    阅读是人类世界特有的文化传播活动。①一个国家国民阅读率的高低,国民阅读力的大小,则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大,影响到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②近年来,全民阅读活动广泛传播,阅读成为许多城市的文化名片。重庆读书月、深圳读书月、厦门书香鹭岛活动月、苏州读书节……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近400多个城市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阅读,在城市文明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请探究高考取消加分的原因。(不少于三点)

    材料一:据《中国青年报》曾刊出的“全国高考加分研究报告”统计,某一年重庆高考加分人数甚至达到考生总数的17.19%,教育部的加分规定只有14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却有近两百种,从“三好学生”到“见义勇为”,从“教育世家”到“三模三电”等,简直五花八门。

    材料二: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在高考时有更多的优势,整天的逼着孩子学习“特长”,这么多年,钱没少花,孩子累的也厉害。据调查,大多数以所谓游泳、足球、排球等“特长”加分的学生,进大学后根本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学生整天做着自己反感的事,苦不堪言。

    材料三:“取消加分是正确的!”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因为现在加分的权力掌握在行政人员手中,缺乏社会监督,加分政策最原始的目的是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诚信的环境及有效的监督,并未真正实现当初设定的目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池鹤(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1.“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两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2.说说“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二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马说》和《千金求千里马》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注释:①安事:要……何用   ②捐:弃  ③ 之:指死马  ④期年:满一年  ⑤诚:真心 

    ⑥致士:纳贤士  ⑦见事:被侍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才美不外见   ③策之不以其道   ④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2.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4.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______”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______,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文段(一)

    《敬业与乐业》选段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论点?
    2.选文开头写作者和某人的对话有什么好处?
    3.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说明。
    4.结合文段内容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梁晓声《看自行车的女人》(有删改),完成下列小题。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显出莫大的无助和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不过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⑥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竟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⑦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

    这年寒冬的一天,北风呼啸着席卷着这北方的城市,纷纷扬扬的大雪在风中肆意飞舞。那个雪后的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竟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⑨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⑩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1.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四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

    ①_____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2.品读第③段和第⑤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析文章第⑧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4.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儿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理想,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请以“珍惜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字数600字;       ④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