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填空题 4 题,实验题 4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1 题
  1. 当某种单色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如果光的强度减弱,频率不变,则

    A.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最低数值时,就没有光电子逸出

    B.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

    C.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

    D.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都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列连续鸣笛的火车高速从铁道上通过,则在铁道边上的人听到的笛声应为

    A.某一不变频率的笛声

    B.车头经过前听到的笛声比声源频率高,车头经过后听到的笛声比声源频率低

    C.车头经过前听到的笛声比声源频率低,车头经过后听到的笛声比声源频率高

    D.频率时高时低周期性变化的笛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以下几个原子核反应中,X代表α粒子的反应式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射线一般伴随着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D.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右图所示的光电管的实验中,发现用一定频率的A单色光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B单色光照射时不发生光电效应,那么

    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B.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

    C.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如增加电源电压,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一定增大

    D.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a流向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2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群氢原子只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 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

    B.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9.80eV

    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11.31eV

    D.这群氢原子只能发出两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设某放射性同位素A的半衰期为T,另一种放射性同位素B的半衰期为T/2。在初始时刻,A的原子核数目为N0,B的原子核数目为4N0,则

    A.经过时间T,A、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N0/2。

    B.经过时间2T,A、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N0/4。

    C.经过时间3T,A、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N0/8。

    D.经过时间4T,A、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N0/1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关于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观察到衍射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2m/s,t=0时刻的波形图如右图所示,P、M为介质中的两个质点,质点P刚好位于波峰。关于这列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刻,质点P的加速度比质点M的加速度大

    B.质点M比质点P先回到平衡位置

    C.t=1.5s时刻,质点P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并且达到最大值

    D.质点M开始振动后的任意2.5s内,通过的路程一定为25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个相同弹簧,设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

    A.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

    B.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

    C.先是弹力做的负功小于重力做的正功,然后是弹力做的负功大于重力做的正功

    D.到最低点时,升降机加速度的值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横截面为半圆环的均匀透明柱体,其内圆半径为r,外圆半径为R,且R=r。现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水平端面A射入透明柱体,只经过三次全反射(都发生在外圆面),最后垂直于水平端面B射出。设透明柱体的折射率为n,光在透明柱体内传播的时间为t,若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A. n可能为1.2                B. n可能为2

    C. t可能为              D. t可能为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设法探寻“反物质”。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设α粒子质量为m,所带电荷量为q,若有反α粒子,它的质量应为____________,电荷量应为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接近收费口的道路上安装了若干条突起于路面且与行驶方向垂直的减速带,相邻减速带间距为10m,当车辆经过减速带时会产生振动。若某汽车的固有频率为1.25Hz,则当该车以_________m/s的速度行驶在此减速区时颠簸得最厉害,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古希腊某地理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6月21日正午时刻,在北半球A城阳光与铅直方向成7.5˚角下射,而在A城正南方,与A城地面距离为L的B城,阳光恰好沿铅直方向下射,如图11所示,射到地球的太阳光可视为平行光,据此他估算出了地球的半径,试写出估算地球半径的表达式R=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1所示。将一块厚为d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的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图2所示。设每张纸片厚度为x,平板玻璃左端离纸片距离为L,现若将频率为的可见光垂直入射到图1装置后,相邻两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界面两直线aa/ 和bb/后,不慎误将玻璃砖向上平移至如图中虚线所示位置,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和“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

    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E.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F.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其中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某同学选取了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述步骤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

    ②如图所示,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点的切线水平.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

    ③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E.

    ④将小球m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分别记下小球m1和小球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D和F.

    ⑤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点B的距离分别为LD、LE、LF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只要满足关系式 (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则说明碰撞中动量是守恒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利用计算机和力传感器可以比较精确地测量作用在挂钩上的力,并能得到挂钩所受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实验过程中挂钩位置可认为不变。某同学利用力传感器和单摆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固定力传感器M,并在挂钩的正下方固定一个小圆环(环中的光滑小孔O刚好够一根细线穿过)。

    ②取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固定一个小铁球,另一端穿过小孔O固定在传感器的挂钩上。

    ③让小铁球处于静止状态,从计算机中得到拉力随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④让小球以较小的角度在竖直平面内的A、B之间摆动,从计算机中得到拉力随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中数据可求得小孔O到小铁球球心的距离为 m。(计算时取g≈π2

    (2)为了验证小球在最高点A和最低点C处的机械能是否相等,则(     )

    A.一定得测出小球的质量m

    B.一定得测出细线离开竖直方向的最大偏角β

    C.一定得知道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

    D.只要知道图中的F0、F1、F2的大小

    (3)若已经用实验测得了第(2)小题中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则为了验证小球在最高点A和最低点C处的机械能是否相等,只需验证等式 是否成立。(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来表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这列波在P连续出现两次波峰的时间间隔是0.4 s,求:

    (1)这列波的波速是多少?

    (2)再经过多少时间质点R才能第一次到达波峰?

    (3)R第一次到达波峰以前的时间里,P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o,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o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求:光线从棱镜射出时,出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来路返回的情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