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它当然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情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花、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感动不了自己,更感动不了别人。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四句诗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象,却使人深深体会诗人深厚的友情。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

    山水画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达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还是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毛泽东《沁园春》开头两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山水画不强调“光”,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在山水画家看来,早晨八点钟或中午十二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画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一位画家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加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的、真挚的、朴素的感情,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不会有意境的独创性。

    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摘编自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没有意境,山水画只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能表达准确性,却表达不了情感性,难以打动人。

    B.山水画更重要的就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情感,只要有情感,诗画就有了意境,有了灵魂。

    C.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四句诗完全描写自然的意境,却使人深深体会诗人深厚的友情。

    D.古人说“缘物寄情”,就是说要在山水画,在古诗中表现人的感情,让画作古诗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只要对客观事物有深入全面的认识,就能产生思想感情,从而创造出山水画的意境。

    B.只有对客观对象深入全面地认识、观察,画家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就像齐白石画虾。

    C.写景就是为了写情,比如毛泽东《沁园春》开头两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情感。

    D.作家有了深刻的感受才能深刻地认识对象,才能创造意境,才能表现事物的精神实质。

    3.请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画家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没有意匠,意境会落空。一个山水画家的优秀作品,意境和意匠缺一不可。

    B.山水画家只要身临其境,长期观察,就能够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产生强烈的、真挚的、朴素的感情,从而让意境在作品中产生。

    C.画家熟悉客观事物也不一定能画出好画。山水画意境的独创性,要求画家不能简单重复别人,要有自身的深刻感受和表达这种感受的强烈愿望。

    D.要把握事物的精神实质,除了长期观察,还需要注重表现观察结果。画家创作中思想感情的介入要以高于现实的观察为前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半支蜡烛

    那天出差,我来到北方一个陌生的小城市,投宿在一家普通的旅馆。进进出出的,都是陌生面孔。房间内有三个床位。入晚,仍是我一人;我担心着随时可能闯进一个陌生人来。我看着电视,荧屏一闪一闪换着人物,很频繁。我略为轻松了。蓦然,荧屏内热热闹闹的人群没了影儿,室内一片漆黑,像隆重的舞会一下断了电。楼外的灯光也消逝了。整幢楼传出惊愕的呼叫。

    我摸近写字台,拉开抽屉,捏住了空荡荡的抽屉一隅的半截蜡烛。这是我进入这个房间时,无意中发现的秘密。

    半支蜡烛,很细很圆,也很凉,它躺了不知多久,几乎被遗忘了,连服务员清理房间时也忽视了它的存在。我捏着它。我没有火柴,捏着蜡烛,走出房门,能看到长长的走廊尽头一扇窗口外边朦胧的夜色。走廊内一片混乱,开门声、脚步声、召唤声。显然,大家都没料到断电。

    于是,我想,迎面闪过一个身影。我说:有没有火柴?她说没有。她一开口,我才知道是个女性,声音使我想到了山泉。她喊服务员,声音包含着恐慌。我说我有蜡烛。她便朝走廊内毫无目标地喊,谁有火柴打火机,点个亮。她仿佛向人间呼吁。

    我继续试探着朝走廊尽头的窗口方向走。我的眼睛渐渐适应了突然降临的黑暗。数步远,猛然跳出一朵火苗,像茫茫戈壁的暗夜中遥远处闪现出一堆篝火。他说快点快点。一个中年男子粗犷的喉音。

    我赶上前,蜡烛的顶端棉芯接触了打火机的火苗,像恋人美好深情的吻。蜡烛的火苗陶醉般地摇摇晃晃,渐渐明亮起来,欢跃起来。它的光亮映出其他两张绽开了微笑的脸,接着,又惊喜地围过来几张陌生的脸,都笑着。我看着他们并不陌生的陌生的脸,我也笑了。我没急于返回房间。这亮光属于众人,我不能独自享用。

    她说:你倒有经验,出差还备着这玩意儿。

    我说:我在抽屉里发现的——我可没先见之明。现在出差到哪里会没有电灯呢?在城市,蜡烛已成稀罕物了。

    我持着蜡烛,缓缓地走过一扇一扇敞开的门——迎接光明的门,我十分乐意地接受里边的旅客偶尔提出借个光的要求。他们是在寻觅断电的瞬间失却或遗落的物件;找着了那物件,像重逢一样的欢欣,简直显出孩童的纯真。

    我的心房也随着烛光一亮一亮闪动。这个旅馆这座城市不再陌生和恐惧——一个人进入一个陌生地难免生出的感觉。

    经过一扇一扇敞开的门,我到达了房间门口。又是意外,霍然灯火通明,荧屏又出现一个彩色的世界。走廊传来惊喜的声音,接着,传来纷纷“砰砰”关闭房门的响声。我也关上了房门。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传来纷纷‘砰砰’关闭房门的响声。我也关上了房门。”结尾一句表现出“我”对众人的不满与自己内心的失落。

    B.作者通过断电前人与人之间的陌生隔膜和断电后人与人互帮互助的对比,揭示现代都市人群相处冷漠疏离的状况,呼吁人性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信赖与互助。

    B.小说中提到的“光属于众人”是因为蜡烛并不属于“我”,它属于房间里曾经的旅客,也是因为如此,“我”才分享给众人亮光。

    C.文中将蜡烛与打火机的火苗点燃的瞬间比作恋人的吻,既是表明看见光亮瞬间人们的喜悦,也表明人心在此刻的接近。

    E.“我”说的一句话“在城市,蜡烛已成稀罕物了”影射社会现实,道出城市中丝毫不存在人情的状况,反衬了蜡烛光中照映出的真情可贵。

    2.小说的开头反复渲染“陌生”这个字眼,请结合文本简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小说第二自然段,“我没有火柴,捏着蜡烛,走出房门,能看到长长的走廊尽头一扇窗口外边朦胧的夜色。”这个情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全文以蜡烛折射出在寻光过程中人们哪些微妙的心理?你由此获得哪些启示?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商界铁娘子董明珠

    1990 年,一位南京的女士在人到中年之时辞掉固定工作南下深圳闯荡,两年后来到珠海应聘到了一家当时叫海利空调器厂的空调生产企业,成为一名最基层的业务员。从没做过营销工作的她迅速成长为金牌业务员,一个人完成全企业八分之一的销售额,并逐渐被提升为营销部长、总经理、副董事长兼总裁,此人就是董明珠。

    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酷暑当头之时每个人都想获得一个清凉世界,中国的空调产业也随之茁壮成长。1992年,这一个里程碑式的年头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空调行业的发展也迎来了高峰。然而,中国市场已逐渐进入消费主导的过剩时代,制造能力和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如何争取顾客,如何留住顾客的问题令所有企业挠头。价格战,这一伤害所有人的利器首先从家电行业开始被启用,空调当然也不例外。擅于此道的格兰仕电器副总俞尧昌就曾说过:打价格战不是打一天两天能解决问题的,而要五年十年地打下去。于是,一波又一波惨烈的价格战开始轮番上演,每次价格战都是一次残酷的重新洗牌过程。

    1996 年的中国遭遇“冷夏”,华东地区经历了40 多天的梅雨期,气温的持续走低使得空调销售放缓。为了在萎缩的市场中争得份额,大批空调产销厂商开始大幅降价,打着“让利不让市场”的旗号开展价格战。但时任格力电器经营部长的董明珠却坚定异常,提出格力空调一分钱也不降。她的理由是:格力一旦降价,一些大经销商就会抢先出货,用低价冲击市场,这将会动摇小经销商对格力的信心。而且低价倾销使得利润下降,会导致服务上打折扣,也会导致消费者的投诉。

    此言一出人心浮动,但是公司总经理朱江洪有力地支持了董明珠。对于在这场商战中和格力一样承受了巨大压力的格力经销商,格力开创了年终返利的政策以弥补格力经销商的损失。“冷夏”结束之时,格力宣布拿出1个亿的利润补偿经销商,稳住了军心。而危机中运筹帷幄的董明珠,从此开始真正地受到了业内广泛的尊敬和好评。

    17 年来,董明珠带领的格力团队历经商海动荡,在群雄逐鹿、狼烟四起中屡战屡胜,如此的骄人业绩使得董明珠在家电企业云集的浙江慈溪民营企业峰会上自豪声称:“300 家慈溪家电生产企业抵不上一个格力。”此言一出,相信台下的当地企业家脸色不会好看。

    不能输、不认输的董明珠是可怕的。她不按常理出牌的超前思路和另类做法总是让对手们惶恐。从不付款不发货到“淡季返利”、“年终返利”,组建区域性销售公司,与连锁销售巨头叫板,每项创新的营销举措无不使得业界为之哗然。这个与众不同的女人有顽强的斗志和执着的精神,对手和朋友都会不约而同地引用同一句话来评价她:董明珠走过的路上都长不出草来。当然口气有异,或曰其霸道,或曰其不容易。

    董明珠的成功有如现代版的“灰姑娘”,一个家境普通、人生坎坷的女性,依靠自己的努力与勤奋,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中打出自己的广阔天地,成就骄人的事业。她在营销实战中成长和成熟,凭着对中国市场的敏锐捕捉和独特见解,颠覆了家电销售市场中的“潜规则”,建立了一套清晰有效的现代化营销模式。董明珠,成为这个时代的女性企业家标杆。

    董明珠不是处事圆滑、不择手段向上爬的那一类职场高手,在感情上特别的爱恨分明。觉得你是我所喜欢的人,我会对你掏心掏肺,但是一旦看到不喜欢的人就会拒之门外,不会去逢场作戏。她从一个普通业务员迅速成为格力女掌门的传奇对她自己来说“很简单”:做人做事讲诚信,不仅对客户、对消费者,而且对公司和员工,每做一件事都会考虑到别人的利益。

    对于员工,董明珠要求很严格。她在担任经营部长时特地制定了一条“不能在办公场合吃东西”的纪律。因为“如果这个时候一个客户走进来,看到一群正在吃东西的嘻嘻哈哈的女人,他会对这个企业有信心吗?会放心把几百万上千万的货款交给我们吗?”

    董明珠并不缺乏温柔的一面。在公开场合董明珠总是衣着得体,面带笑容,对普通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也非常关注。如果格力的员工生病,董明珠会立刻要求工会组织探望,或是帮助寻医问药,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予帮助。

    董明珠对经销商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她一再申明:经销商有困难我可以帮助,但是你必须要遵守规矩,不守规矩要处罚,甚至于开除出格力的经销网。但是,这个严厉的营销高手又总是受到经销商的欢迎,哪怕她一再坚定地提出苛刻的要求。原因就在于她同样坚定地去关注、爱护别人,帮助别人渡过难关,最后所有的朋友与合作伙伴都会去努力分担她的困难。

    她认为营销的根本就在于诚信,“如果能够做到诚信,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了”。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董明珠在家电营销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她颠覆了家电销售市场中的潜规则,建立了一套清晰有效的现代化营销模式,成为新中国女性企业家标杆。

    B.1996 年中国遭遇“冷夏”,尽管市场萎缩,董明珠坚决反对格力空调降价,此举维护了广大经销商的利益,让她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尊敬与好评。

    C.董明珠是公认的营销高手,她认为企业营销的根本就在于诚信。只要能够做到诚信,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D.董明珠在严格要求员工的同时,也有温柔的一面,她非常关心普通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如果员工生病,会立即探望,或是帮助寻医问药,在物质和精神上都给予帮助。

    E.董明珠在感情上特别爱恨分明,所以为人处世不圆滑。如果觉得你是我所喜欢的人,就会对你掏心掏肺,但是一旦看到不喜欢的人就会拒之门外,不会去逢场作戏。

    2.在商海中屡战屡胜的董明珠具备了哪些现代企业家的特质?请简要概括。

    3.本文的第二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对手和朋友都不约而同地引用同一句话来评价她:“董明珠走过的路上都长不出草来”。有人说她霸气,有人说她不容易。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权皋,字士繇,秦州略阳人,徙润州丹徒,晋安丘公翼十二世孙。父倕与席豫、苏源明以艺文相友,终羽林军参军。

    皋擢进士第,为临清尉,安禄山籍其名,表为蓟尉,署幕府。皋度禄山且叛,以其猜虐不可谏,欲行,虑祸及亲天宝十四载,使献俘京师,还过福昌尉仲谟。谟妻,皋妹也,密约以疾召之,谟来,皋阳喑,直视谟而瞑。谟为尽哀,自含敛之。 吏以 。皋潜候于淇门,奉侍昼夜南奔,客临淮,为驿亭保以诇①北方。既度江而禄山反,天下闻其名,争取以为属。高适表试大理评事、淮南采访判官。

    永王举兵,胁士大夫,皋诡姓名以免。玄宗在蜀闻之,拜监察御史,会母丧,得风痹疾,客洪州,南北梗否,逾年诏命不至。有中人过州,颇求取无厌,南昌令王遘欲按之,谋于皋。皋良久不答,泣曰:“今何由致天子使,而遽欲治之!”掩面去。遘悟,厚谢。浙西节度使颜真卿表为行军司马,召拜起居舍人,固辞。尝曰:“吾洁身乱世,以全吾志,欲持是受名邪?”李季卿为江淮黜陟使,列其高行,以著作郎召,不就。

    自中原乱,士人率度江,李华、柳识、韩洄、王定皆仰皋节,与友善。洄、定常评皋可为宰辅、师保;华亦以为分天下善恶,一人而已。卒,年四十六,洄等制服行哭,诏赠秘书少监。元和中,谥为贞孝。

    (节选自《新唐书》)

    【注】①:诇xiòng,刺探。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皋逸去人/无知者吏/以诏书还皋母/母谓实死恸哭/感行路/故禄山不之/虞归其母。

    B.皋逸去人/无知者吏以诏书还皋母/母谓实死/恸哭感行路/故禄山不之/虞归其母。

    C.皋逸去/人无知者/吏以诏书还皋母/母谓实死/恸哭感行路/故禄山不之虞/归其母。

    D.皋逸去/人无知者/吏以诏书还皋母/母谓实死恸哭/感行路/故禄山不之虞/归其母。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羽林军又称羽林卫,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

    B.进士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其中殿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会元、解元。

    C.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文中的天宝、元和等。

    D.古时驿传有亭,称为驿亭,是驿站设置来供传递文书或来往官员行旅止息的处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禄山让权皋押解俘虏到京城,权皋在回来的路上拜访妹夫仲谟,假装生病而死。仲谟为他竭尽哀痛办丧事,权皋却逃走了。

    B.安禄山谋反之后,天下的老百姓听说后都争取加入他的部队。高适向皇帝上书任用权皋做大理评事、淮南采访判官去平乱。

    C.颜真卿曾经上书给朝廷让他担任行军司马,并且朝廷又想授予他起居舍人的官职,权皋都坚决地推辞掉了。后来朝廷又召他担任著作郎,他也不去就职。

    D.中原战乱后,很多士人都渡过了长江,李华、柳识、韩洄、王定都和权皋关系密切,等到权皋死后,韩洄等都穿上丧服为他送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皋度禄山且叛,以其猜虐不可谏,欲行,虑祸及亲。

    (2)有中人过州,颇求取无厌,南昌令王遘欲按之,谋于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各题。

    汲江煎茶①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②,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注】

    ①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时诗人流放于海南儋州。

    ②雪乳:茶细白,水煎时所呈色象。脚:茶脚。

    1.这首诗描写的是汲江煎茶的日常生活琐事,但“一篇之中句句皆奇”(杨万里语)。请结合颈联赏析其艺术特色。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               ”深情回忆往昔“沙场秋点兵”的雄壮景象。

    (2)庄子的《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并不因全社会的人都称赞而更加奋勉,也并不因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而更为沮丧的句子是:“               。”

    (3)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在浩瀚无穷的自然宇宙中人类生命的有限,人作为个体生命,是多么的渺小的语句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国际旅游岛的深入发展,安土重迁的意识已经逐渐深入岛民的心中,越来越多的本土年轻人非常乐意离开海岛,外出到北上广等地去闯荡一番。

    B.逍遥游的大鹏在九万里高空独来独往,那种俯视人生之态势,莫之夭阏之洒脱,那份孤独与骄傲,确实让儒家所蝇营狗苟的功名利禄大惊失色

    C.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演讲,生动又深刻的阐述了“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丰厚内涵,高瞻远瞩地描绘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丽图景。

    D.在“双创”活动中,我们的青年志愿者暴虎冯河,与不文明、不卫生的商家进行有礼有节的说服教育,经过一年的整治,海口变成了一个文明卫生的漂亮城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党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B.尽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亲情缺失、家庭监管缺位、学校教育偏颇造成的。

    C.豫剧名角王宽为了养育5 个孤儿和患渐冻症的外孙,抓住一切机会拍广告、演电影,因为劳累成疾,心脏病多次复发,医院三次下达“病危通知书”,但是他仍背着家人偷着唱。

    D.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民国时期有教授讲诗,一堂课下来,只一首一首朗诵,顶多在精妙之处停顿,连声感叹“好诗,好诗”。行家眼中,这种做法或者更贴近诗的本质:      。用分析、归纳与综合的理性思维去规训感性、直觉的艺术思维会适得其反。

    A.能触摸情感,感受语言的体温,也就够了,因为诗歌往往只表现情绪,传达感情。

    B.诗歌往往只表现情绪,传达感情,能触摸这种情感,感受语言的体温,也就够了。

    C.表现情绪、传达情感是诗歌创作的目的,能触摸这种情感,感受语言的体温,也就够了。

    D.表现情绪、传达情感是诗歌创作的目的,这种情感能被触摸,语言的体温能够被感受,也就够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

    上下五千年,能立足于书坛的无一不是其个性风格独树一帜使然。盛唐“王书”一统天下,被视为正宗,但    。这一说法,说明其影响之广、特点之巨,但也说明出现之初人们对其评价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狂草书派终于确立了其在书法史上应有的地位,一度褒贬兼有的“张颠、素狂”之说不但没有了贬义,反而成为      的评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风靡全球的《疯狂动物城》于2016 年3月4 日(星期五)中国大陆同步北美上映,以下是其票房数据,票房数据反映了票房规律。请描述票房规律,并根据规律说出:如果您是制片人,将把自己的影片首映安排在星期几。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 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法国当地时间2015 年12月28 日,即世界电影诞生之日,3D 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吸引了来自中法两国的众多影迷,现场座无虚席。影片以缠绵悱恻的爱情,令人叫绝的技艺、身临其境的视听,打动了所有观众。展映结束后,许多观众仍驻留在影院,仔细阅读相关资料。

    此种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作文,不要脱离材料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