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填空题 4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6 题
  1.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 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C.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 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结论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将燃烧的镁条放入CO2中能继续燃烧

    还原性:Mg>C

    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酸性:HCO3―>Al(OH)3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需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非金属性:P>N

    某无色晶体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晶体中一定有NH4+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H=-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

    B.一定条件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a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2akJ/mol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H=-571.6kJ/mol

    D.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114.6kJ/mo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mol·L-1的一元酸HA与b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mol·L-1

    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Fe(SCN)3溶液中存在Fe3++3SCN-Fe(SCN)3,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B.用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来除去氯气中的少量HCl气体杂质

    C.反应CO(g)+NO2(g) 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D.合成氨:N2(g)+3H2(g) 2NH3(g) △H<0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00℃时,将0.1molN2O4置于1L密闭容器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 2NO2(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反应限度的是

    A.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

    B.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C.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D.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8min时表示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B.前20minA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30min时表示增大压强

    D.4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已知甲为恒温恒压容器,乙为恒温恒容容器。初始时,两容器的温度、体积相同,两容器中均充入2molSO2和1molO2,且发生反应为2SO2(g)+O2(g) 2SO3(g);△H<0;当两容器都达到平衡后,为使两者中的SO2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向甲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的氦气    B.向乙容器中再充入2mol的SO3气体

    C.适当降低乙容器的温度         D.增大甲容器的体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 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

    2.4

    3.4

    4.8

    6.8

    9.4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之一是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因该反应熵变(△S)大于0,焓变(△H)大于0,所以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C.根据表中数据,计算1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约为2.0×10-9(mol·L-1)3

    D.达到平衡后,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减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关于“一定”说法正确的句数是

    ①pH=6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②c(H+)>c(OH-)一定是酸性溶液

    ③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④25℃时,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和水电离出的c(OH-)的乘积一定等于10-14

    ⑤如果Na2Y的水溶液显中性,该溶液中一定没有电离平衡

    ⑥0.2mol/L氢硫酸溶液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c(H+)一定增大

    ⑦温度保持不变,向水中加入钠盐对水的电离一定没有影响

    ⑧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若先润湿,则测得溶液的pH一定有影响

    A.0句          B.1句         C.2句        D.3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2的溶液中:K+、Na+、Br-、AlO2-

    B.无色溶液中:H+、K+、MnO4-、C2O42-

    C.c(Fe3+)=0.1mol·L-1的溶液中:K+、H+、SCN-、I-

    D.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13mol·L-1的溶液中:Na+、NH4+、SO42-、HCO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溶液中n(Cl-)=n(CH3COO-)=0.01mol,下列正确的是

    A.两种溶液的pH不相同

    B.它们与NaOH完全中和时,醋酸溶液所消耗的NaOH多

    C.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时,n(Cl-)=n(CH3COO-)

    D.它们分别与足量CaCO3反应时,放出的CO2一样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时,无论是酸往碱中滴还是碱往酸中滴,下列操作都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锥形瓶中溶液用滴定管量取)

    A.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B.滴定过程中不慎有液体溅出

    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      D.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一个密闭容器(W)中,进行如下两个可逆反应:

    ①A(g)+2B(g) 3C(g)+D(s)  △H1>0   ②xM(g)+N(g) 3Q(g)  △H2。反应①中各物质与反应②中各物质均不发生反应。在某容器里只进行反应②,M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对W容器中进行的反应推断合理的是

    A.反应①一定是自发反应,反应②一定是非自发反应

    B.若容器内温度保持不变,则 v正(B): v逆(C)=2:3

    C.若恒压条件下,充入N,则C的物质的量减小

    D.升高温度,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都减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I表示常温下盐酸滴加到0.1mol/L某强碱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

    B.图II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2+O22SO3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体积

    C.图III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ml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D.图IV表示pH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的是盐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某温度(T℃)时,测得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为11,该温度下水的KW=         。该温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其理由是        

    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L与pH=b的H2SO4溶液VbL混合,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溶液的体积比:

    (1)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且a=12,b=2,则Va:Vb=        

    (2)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且a+b=12,则Va:Vb=          

    (3)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且a=12,b=2,Va:V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I.(1)根据如图所示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H2O(g)=CO2(g) + H2(g)   ΔH=41 kJ·mol-1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若当H2O为液态时反应热为ΔH2,则ΔH2>ΔH

    (2)25℃、101 kPa下,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的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已知反应:N2(g) + O2 (g)=2NO(g)   △H1

    2H2(g)+ O2(g)=2H2O(g)   △H2

    N2(g)+3H2(g)=2NH3(g)   △H3

    利用上述三个反应,计算4NH3(g)+5O2(g)=4NO(g)+6H2O(g)  △H4 的反应焓变为       (用含△H1、△H2、△H3的式子表示)。

    (4)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①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已知反应2HI(g) H2(g)+I2(g)  的△H=+11kJ•mol-1,1molH2(g)、1mol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       kJ。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已知:2Al(s)+O2(g)=Al2O3(s)  △H=-1644.3kJ·mol-1

    2Fe(s)+O2(g)=Fe2O3(s)   △H=-815.88kJ·mol-1

    写出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高铁酸钾(K2FeO4)在水中的反应为4FeO42-+10H2O4Fe(OH)3+8OH-+3O2。图1是25℃时K2FeO4在不同pH溶液中浓度的变化情况,图2是K2FeO4在不同温度时溶液浓度的变化情况。

    ①pH=4.74时,反应从开始到800min时平均反应速率v(OH-)=          

    ②图1在800min后,三种溶液中的c(FeO42-)均不再改变。随着pH的变大,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图2在240min后,四种溶液中FeO42-的浓度不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H>0         b.升高温度,该反应pH减小

    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慢     d.加入盐酸,FeO42-的浓度减小

    ④FeO42-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溶液酸碱性如何变化,铁元素都有4种存在形态

    B.向pH=10的这种溶液中加硫酸至pH=2,HFeO4-的分布分数逐渐变大

    C.向pH=6的这种溶液中加K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FeO4-+OH-=FeO42-+H2O

    ⑤高铁酸钾(K2FeO4)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是一种优良的水处理剂。

    已知:4FeO42-+10H2O=4Fe(OH)3+8OH-+3O2,K2FeO4在处理水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3)常温常压下,饱和氯水中氯气总浓度约为0.09mol/L,且存在可逆反应:Cl2 + H2O HCl + HClO,实验测得约有三分之一的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反应Cl2+H2OHCl+HClO的平衡常数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t℃时,将3molA和1molB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min时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温度不变),此时容器内剩余了0.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1。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x=           

    (3)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molC,在t℃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n(B)=        mol。

    (4)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对原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填字母)。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0.4mol     D.均减小0.4mol

    (5)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温度和容积的容器中进行,起始加入3molA和3molB,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a%。其它条件不变时,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填字母)。

    A.2molC               B.1molA、3molB和4molC

    C.1molB和4molC         D.6molA和2molB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醋酸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配制并标定醋酸溶液的浓度

    取冰醋酸配制250 mL 0.2 mol/L醋酸溶液,用0.2 mol/L的醋酸溶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再用NaOH标准溶液对所配醋酸溶液的浓度进行标定。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 mL 0.2 mol/L醋酸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2)为标定某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用0.2000 mol/L  NaOH溶液对20.00 mL醋酸溶液进行滴定(酚酞作指示剂),几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

    实验序号

    1

    2

    3

    4

    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

    20.05

    20.00

    18.80

    19.95

    则该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为         mol/L。(保留小数点后四位)

    (3)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4)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醋酸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液

    B.滴定前盛放醋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量取醋酸体积时,开始俯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仰视读数

    实验二    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

    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结果如下:

    醋酸浓度(mol·L-1)

    0.0010

    0.0100

    0.0200

    0.1000

    pH

    3.88

    3.38

    3.23

    2.88

    (5)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你认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