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18 题,填空题 4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8 题
  1. 下列洗涤中发生乳化现象的是(   )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用洗洁精洗净餐具上的油污

    C. 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汁   D. 用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呈碱性   B. 可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测其pH

    C. 该溶液可能是碱溶液   D. 向该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的pH变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实验室欲配制0.9%的生理水100g,下列操作步骤合理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量9g NaCl

    B. 用烧杯量取99.1mL水

    C. 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D. 配好后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A. 碳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高温加热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将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震荡   D.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

    A

    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消肿

    肥皂水呈碱性

    B

    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渍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D

    废旧电池不随意丢弃而要回收利用

    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节约金属资源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慢慢注入浓硫酸里

    B. 蒸发: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当蒸发皿中开始出现固体时停止加热

    C. 形成:将少量酒精、面粉、蔗糖分别加入水中均能形成溶液

    D. 配制: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小亮用固体氯化钠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有关他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制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漏斗、玻璃棒、酒精灯、量筒、胶头滴管

    B. 实验中发现氯化钠已经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可以加入更多的水

    C. 溶解氯化钠固体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D. 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甜面酱   B. 豆奶粉   C. 白砂糖   D. 花生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B. 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

    C. 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D. 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伽利略说:“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践中得来”。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B. 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C. 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D.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三个条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B. 溶解食盐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 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酸雨的酸碱度

    D. 蒸发操作中,当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  )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 )

    A. 溶液甲是饱和溶液

    B. 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C. 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4g

    D. 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X

    稀盐酸

    双氧水

    Y

    铁粉

    氢氧化钠

    氯化钠

    二氧化锰

    硝酸铵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 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 40℃时,将30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 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 t2℃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丙

    C. 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 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25℃时,下列过程的pH变化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

    A. 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

    C. 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

    D. 一定浓度的盐酸加水稀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溶液变红色的是(  )

    A. NaCl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稀盐酸   D. KNO3 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酸性(含硫酸)河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小苏打(NaHCO3)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稀硫酸处理含氢氧化钾的碱性废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元旦联欢会上,雯雯拿出一幅画(如图所示),表演了一个化学魔术.

    (1)她向画中的衣服上喷了一种无色溶液,衣服由紫色变成红色,若衣服上预先涂过石蕊溶液,则喷的无色溶液可能是__.

    (2)她向画中的灯笼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溶液,灯笼由白色变成红色,则该无色溶液及灯笼上预先涂过的试剂分别是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t1℃时,向盛有10mL水的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t1℃时,____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2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两支试管中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t1℃时,试管A上层清液溶质质量分数<试管B中溶质质量分数

    B.保持温度不变,向试管A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若温度升高到t2℃,两支试管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分蒸发)

    D.蒸发一定质量的水,两支试管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甲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甲图中,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

    (2)t2℃时,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4)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生石灰,再加入适量的水,烧杯中的溶液逐渐变浑浊,则X可能为________(填“A”或“B”或“C”)固体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班同学对酸、碱之间的反应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用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硫酸进行实验,并测得实验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2所示,则通过胶头滴管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 ,图中曲线上C点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虽然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不同,但反应的实质相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填序号),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填“10”“50”或“100”)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3)下列会导致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选项(假设每一项其他步骤操作正确)有哪些?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①氯化钠中含有杂质;②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部分溅出;③用刚刚洗过的烧杯配制溶液;④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⑤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部分洒出。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来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量取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mL)。

    (5)①配好的氯化钠溶液,应转移到下列哪种试剂瓶中__________。

    ②请你为配好的氯化钠溶液,书写正确的标签。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将20.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表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散失)

    反应时间(s)

    0

    10

    20

    30

    40

    50

    60

    溶液温度(℃)

    20.5

    20.6

    20.7

    20.8

    20.9

    20.8

    20.7

    (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是_____℃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精确到0.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