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书写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书写 共 1 题
  1. 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第22个“世界读书日”,金华市首届“最美诗词·最暖家书”大赛bān(     )奖晚会点亮金华市少儿图书馆。这是一个书香满溢的曼妙“图书馆之夜”,优美诗词,动听朗诵,温暖家书,倾(A.qīn   B.qīng)情阅读,吸引了众多市民驻(A.zhù  B.zù)足观看。以阅读为基础,“最美诗词·最暖家书”融入了文化自信,释放了城市温情,hóng (     )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真善美”,大赛吸引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引领书香文化,体现文化担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

    (1)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关雎》中以“                    ”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6)《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7)诗人们大都离不开酒,李清照借酒怡情,“常记溪亭日暮,          ”;李白借酒消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之者谁

    B. 执策而临之         策勋十二转

    C. 香远益清          益慕圣贤之道

    D. 杂然相许          吴广以为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他说那泾河龙诬告我许救转杀之事,是朕将前言陈具一遍。……崔判官教朕回阳世,千万作一场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孤魂……(唐太宗)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上长安做会。(《西游记》第十一回)

    文段中推选的“有道高僧”是谁?这位高僧在“水陆大会”后发下什么誓愿?

    (2)我挣脱了跟着我并想留住我的圣·约翰。这轮到我处于支配地位了。我的力量在起作用,在发挥威力了。我告诉他不要再提问题,或是再发议论了。我希望他离开我。我必须而且也宁愿一个人呆着……我从感恩中站起来——下了决心,随后躺了下来,并不觉得害怕,却收到了启发——急切地盼望着白昼的来临。

    白昼来临,拂晓时我便起身了……

    这段文字中“我”下的“决心”具体指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在阳光下看人

    ①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优缺点,固然有其客观标准,但也与观察者看人的角度有一定关系。用灰暗心理看人,从人的短处着眼,所看到的缺点自然多于优点,短处多于长处;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所看到的优点一定多于缺点,长处多于短处,而用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

    ②唐代柳宗元在《梓人传》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名叫杨潜的“二把刀”木匠,连自己的床都修不好,却声称能造屋,且所要工钱是一般工人的三倍。柳宗元听了大笑,觉得这是个贪图钱财、喜欢吹牛的家伙。后来,在一个很大的造屋工地上,柳宗元又看到这位老兄,只见他发号施令,指挥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奋力做事,有条不紊。柳宗元大为惊叹。这个人应当怎么看?如果把他看成一个“棒槌”弃之不用,无疑埋没了一位出色的工程组织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要扬长避短,天下便没有不可用之人。

    ③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方略,其重点应该在扬长。因为人的长处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扬长不仅可以避短、抑短、补短,而且能够强化人的才干和能力,使人的才干和能力不断地成长和发展。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这里需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优势”与“劣势”分明的人。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人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特长具有明显的领域性,一旦离开所适应的领域,这些特长可能变得没有意义。正所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一名职业作家能写出灵动激越的文字,但对图书销售却可能一窍不通。同样,一位营销高手能在图书市场上叱咤风云,但点灯熬夜写出的文字却可能不值几何。用人就要根据人的特长领域区别任用,使其长处得到发展,短处得到 弥补或规避。另一种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人。古人说,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有才干的人往往恃才自傲;有魄力的人容易不守常规;意志坚定的人容易固执己见;为人谦和的人又多胆小怕事……人的优点越突出,缺点往往越明显。用人就要破除“任人唯全”的束缚,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给“虎”一座山,给“鲨”一片洋,让其长处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不能把无伤大雅的毛病看重,无关痛痒的问题看大,无足轻重的缺点看死,更不能削足适履。

    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才能用好更多的人。谁要是指望找到没有缺点的人才任用,那恐怕就得永远孤军奋战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第②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请联系上下文说说本文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4.结合本文所讲道理,谈谈如何看待自己或他人的长处和短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窗前的母亲

    肖复兴

    (1)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2)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3)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着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4)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5)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了我们。那时候,我们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候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是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6)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子一棍子,没枣子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7)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过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8)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那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9)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1.文章第(6)段说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子女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又说那是“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2.揣摩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体味加点词所包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2)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从修辞角度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3.第(9)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4.文章开篇说“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答两点即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诗文阅读

    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

    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古文阅读。

    恶圆

    元子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②,不圆③为卿④,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吾岂次山之友也!”

    元子召季川⑤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⑥,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选自《唐文粹》,有删改)

    【注释】①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②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③圆:圆滑。 ④卿:公卿,泛指高官。 ⑤季川:元结的堂弟。⑥预:参与。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

    (1)乳母为圆转之器。(2)及见之,趋焚之。 (3)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4)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友人公植是一个怎样的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共 1 题
  1. 请你通过具体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展现你自己及同学们参加体育中考的情景。(至少用两种描写方法、100字左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句电影台词:“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这里是全世界。”

    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含有地名、校名、人名等内容的个人信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