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选择填充题 8 题,信息分析题 2 题,填空题 1 题,探究题 3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梢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 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晒制瓷器     D.冶炼生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填充题 共 8 题
  1. 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刻舟求剑   B. 扬汤止沸   C. 投鞭断流   D. 钻木取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对下列事实微观解释错误的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闻到浓氨水有特殊气味

    分子在不停运动

    B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C

    工业上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

    水蒸发为水蒸气

    分子的体积变大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  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

    A. 全部   B. 除④外

    C. 除⑥⑦外   D. ①②③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试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取用固体粉末

    C.    读液体体积   D.    滴加液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 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 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 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从如图中选取的装置最佳组合是(  )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信息分析题 共 2 题
  1. 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0℃时水结成冰_____

    (2)汽油可以燃烧_____

    (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_____

    (4)酒精易挥发_____

    (5)煤气燃烧_____

    (6)鸡蛋发臭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1)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2)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沾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

    (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_________保持碘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 _____(“会”或“不会” )蓝色。

    (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_______(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4分)下图所示是铁丝(图1)和硫(图2)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的一端要系一根火柴的原因是      ,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的目的是         

    (2)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     火焰;图1和图2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的目的       (“相同”或“不相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3 题
  1. 下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白磷(在空气中40℃以上就开始燃烧),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误差分析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白磷着火后燃烧,活塞先向____ 移动,后向____移动(填写“左”“右”)。最终活塞停在刻度(_____)处

    (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

    (3)如果测得氧气体积分数小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玻璃容器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所需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_____.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一般可以分为: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装入反应器,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该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若选择下图所示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L”或“R”)端通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军同学想要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分解”.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小军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少量氯酸钾于试管中,加热至熔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接近试管底部,发亮复燃

    加热氯酸钾产生氧气,但是反应所需温度_______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分解

    实验二

    取少量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_________

    实验三

    ______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__________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在小军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

    (3)小英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加快其分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

    (4)要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的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____和____不发生改变

    请设计实验验证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写出实验操作及预期的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