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字词书写 1 题,语言应用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小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 题
  1. (题文)(2016年中考广西贺州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冢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B. 星期六去呢?还是星期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C. 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

    D.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极端      诞生      选骋      死而后已

    B. 谣言      戈璧      仰慕      层出不穷

    C. 癌症      决胜      胆识      妇儒皆知

    D. 睿智      叱咤      氢弹      锋芒毕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这个北大毕业后在长安街头卖肉谋生的才子,经《华商报》首次报道之后,几乎家喻户晓,掀起了一场关于人才话题的大讨论。

    B. 让习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鲜为人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C. 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因为他始终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性纯洁。

    D. 为期五天的里约残奥会轮椅击剑项目比赛已圆满结束,中国轮椅击剑队以9金4银4铜的傲人成绩创造辉煌,这是一支当之无愧的“梦之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文段,给加点的字注音。

    浩浩乎!平沙无垠,敻(  )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  )兮惨悴,风悲日曛(  )。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  )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仿写句子。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句:选择了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选择了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长征”二号FT2火箭托举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腾空而起,奔向太空。

    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由“长征”二号FT2火箭发射升空。全世界的目光此刻都聚焦在被当地老百姓称为“东风航天城”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课文第五部分“我不能走”,回答问题。

    (1)说说选文中下面两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①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②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2)文段叙述了邓稼先的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3)选文说:“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作者为什么要建议用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①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0月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说,获得诺贝尔奖是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多年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②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

     ③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全世界数十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因疟原虫对氯喹类药物已产生抗药牲,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但一直未能找到有效药物,防治疟疾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要在设备简陋和信息渠道不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 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方)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④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在失败了190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青蒿素。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⑤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

     ⑥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有删改)

    1.本文以“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

    3.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屠呦呦在青蒿素的研发上获得突破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4.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小作文 共 1 题
  1. 写文章时,引用诗句、格言、典故、古代典籍等,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加强真实性,使文章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如文中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一文,表明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突出其工作的艰辛,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突出了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忠诚之心。

    【片段仿写】请你用引用的方法写一段话。(引用古诗文、资料、格言均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