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6 题,解答题 2 题
中等难度 1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达州市2011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夏夜,我们在公园或在校园的小道上散步时,每走到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 )
    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浓氢氧化钠溶液
    B.浓盐酸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
    B.都是可再生能源
    C.都属于混合物
    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H2气体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CO气体 CO2气体 通过灼热的Fe2O3
    D H2SO4溶液 HCl 加入AgN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倾倒液体
    B.
    闻气体气味
    C.
    读液体体积
    D.
    给液体加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里,铜丝加热变黑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归纳整理中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灭火方法 B食品安全
    森林着火时,采用洒水灭火和隔离带灭火;
    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霉变食品、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海鲜,用含
    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腌制的食品食用后危害人体健康,不能食用.
    C鉴别方法 D实验安全
    用食醋鉴别食盐和纯碱
    用二氧化碳鉴别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溶液.
    点燃可燃性气体,先要验纯;稀释浓硫酸,
    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并搅拌.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这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B.用硫酸铝溶液、铁、铜可以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铜能与氯化银反应,置换出银
    D.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小平故居果山村盛产枇杷,有“枇杷之乡”之美誉.右图是这种枇杷的部分营养成分,请据图回答:
    琵琶的部分营养成分
    (每100g中含)
    糖类          9.3g
    脂肪          0.2g
    蛋白质        0.8g
    钙            17mg
    钾            122mg
    磷            8mg
    (1)图中的钙、钾、磷是指________•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2)图中出现了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__类,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________种.
    (3)糖类、蛋白质、脂肪都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4)枇杷适宜生长在pH为6左右的土壤中.若某土壤的pH为3,经改良后可种植枇杷.下列物质,既可用来改良土壤酸性,又能给土壤施肥的物质是________.
    A.生石灰      B.熟石灰      C.过磷酸钙      D.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①用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②生活中铝制器皿在空气中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薄膜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格:
    (1)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若x等于11,则该微粒表示_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在N、N2、2N2三种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________.
    (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金(Au)是由金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构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由图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_氯化钠溶解度(填“>”、“<”或“=”);从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________(填写编号).
    a.冷却结晶      b.蒸发溶剂         c.过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氢氧化钠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它是目前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精制.以粗盐为原料的“氯碱工业”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④的名称是________.
    (2)操作①②间除杂质时所加的三种试剂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均过量),其顺序要求是:Na2CO3,溶液必须在BaCl2溶液之________(填“前”或“后”)加入,原因是________,有同学提出用________溶液代替BaCl2溶液可达到同样的目的.
    (3)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①常用装置A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此发生装置也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C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可用D、E装置,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进气口是________;
    ③B图是同学们在探究氧气性质实验中改进的实验装置图,B装置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
    ④若用F装置除去氢气中的少量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进气口是________.将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再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气中仍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
    (2)实验室有A、B、C、D四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H2SO4)、饱和石灰水[Ca(OH)2]、氢氧化钠溶液(NaOH)、碳酸钠(Na2CO3,)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pH试纸、稀盐酸、玻璃棒、试管、玻璃管.
    Ⅰ.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分别用玻璃棒蘸取四种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的溶液的pH<7,其余溶液的pH>7 B是________溶液
    ②取三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C、D溶液,分别滴加稀盐酸 A是碳酸钠溶液
    ③取两支试管,各取少量的C、D溶液,用玻璃管分别吹入CO2 C是饱和石灰水
    Ⅱ.小明认为:不用任何试剂,只要几支试管即可完成鉴别实验.他将四瓶试剂重新编号,并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部分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两两混合 A+B B+C C+D A+D
    实验现象 / /
    则小明可以得到的结果为:A是________,D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2 题
  1. 竹炭的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其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试回答:
    (1)竹炭纤维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竹炭纤维中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BaCl2溶液,某同学取出15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2CO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请计算:
    (1)配制26.5%的Na2CO3溶液80g,需要Na2CO3固体______g.
    (2)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