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填空题 5 题,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中等难度 1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1 题
  1.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玻璃破碎                 C.钢铁生锈               D.湿衣晾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做法对人类生存环境会造成危害的是

    A.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B.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大力推进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测定溶液pH       C.稀释浓硫酸         D.过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④表示同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C.①③④表示的都是离子               D.③④表示的都是阳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可以减轻“白色污染”

    B.健身器材表面涂刷油漆,可以防止生锈

    C.用乙醇汽油替代含铅汽油作燃料,有利于环境保护

    D.在室内点煤炉,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由于金和铂能溶解于王水中,人们的金铂首饰(黄金)在被首饰加工商加工清洗时,常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加工商用这种方法偷取,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王水”溶解黄金的化学方程式为: Au+HNO3+xHCl=HAuCl4+NO↑+2H2O,其中x的数值和四氯合金酸(HAuCl4)中金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A.2,+3价        B.4,+6价      C.4,+3价     D.4,-3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试剂中,能把Na2CO3溶液、稀盐酸、NaCl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AgNO3溶液           B.CaCl2溶液                       C.石蕊溶液       D.稀硫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不能有效去除杂质的方法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CO(CO2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洗气瓶,再用浓硫酸干燥

    B

    NaCl(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Cu(CuO)

    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

    NaOH(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铁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银、铜和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请你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l60g

    D.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10g 碳酸钙,若使天平最终平衡,向右盘烧杯中加入下列

    A.5.6g铁粉       B. 5.6g氧化钙      C.10.6g碳酸钠          D. 10g 碳酸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4分)按要求从铝、硫酸钠、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气、一氧化碳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1)一种非金属单质:_________    (2)一种金属氧化物:________

    (3)一种难溶的碱:____________   (4)一种可溶的盐: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4分)树脂镜片是一种以树脂为材料的光学镜片。树脂镜片与玻璃镜片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其材料有很多种,其中CR-39【丙烯基二甘醇碳酸酯(C12H18O7)】在镜片中应用广泛,请回答:

    (1)CR-39中共含有________种元素,它属于________ (填“有机物”、“无机物”中之一)。

    (2)CR-39中碳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最简整数比)。

    (3)CR-39完全燃烧的生成物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4分)用作牙膏摩擦剂的轻质碳酸钙,工业上常用石灰石来制备,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1)在“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在“沉淀池”中生石灰与水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之一)

    (3)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反应池”中的混合物,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4)本流程图中________(物质)可以替代“碳酸钠溶液”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节能减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6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目标之一。请回答:

    (1)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是节能减排的措施之一,请举出一种新能源_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写出其中之一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

    (3)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发电形式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数字序号)______。

    ①水力发电  ②风力发电  ③天然气发电④太阳能发电

    (4)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C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_______。试举一例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低碳”的: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6分)利用干燥而纯净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测定水的质量组成,装置如下图:

    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CDE,完全反应后,其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表所列:

    实验前

    实验后

    C(氧化铜+玻璃管)的质量/g

    75.6

    69.2

    O元素的质量6.4g

    D(氯化钙+U型管)的质量/g

    110.8

    118.0

    H2O的质量  7.2g

    试回答: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2)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填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装置E中碱石灰能吸收水蒸气,若不安装E装置,会使结果中氢元素的质量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之一)试简述判断依据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7分)一瓶无色液体A,含有NaCl、NaOH和Na2CO3中的两种;一包白色粉末B,含有CaO、Ca(OH)2和CaCO3中的两种。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A和B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问题。

    (1)固体C难溶于水,是一种常见的补钙产品,则固体C是________,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液体A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溶质为________,白色粉末B中一定含有的一种物质为________。试写出滤液1与液体A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小组同学们分析发现:假设溶液A滴加适量,若滤液2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原无色溶液A中含有的另外一种溶质是________;若滤液2中含有两种溶质,则原无色溶液A中含有的另外一种溶质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7分)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两个小试管中分别注入20g4.9%稀硫酸和20g氯化钡溶液,放于一个大烧杯中称量,如图所示

    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将两只小试管内药品充分混合后,写出观察到的一项实验现象:________ 。

    (2)混合后,反应结束后,整个装置的质量与之前相此较_______(填写下列各项的序号)。 ①没有变化  ②有变化,后者质量变小   ③有变化,后者质量变大  ④不能确定

    (3)若稀硫酸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写出相应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01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